所谓的“学困生”、“学困班”,在他的教导下,很多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带过10届学生,从“80后”到“00后”,他和学生的年龄差越来越大,可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近,他就是宁波北仑区三山学校的方世华副校长,1996年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扎实肯干,任劳任怨,诲人不倦,先后获得省“春蚕奖”、市“青年师德楷模”提名奖等。
知心交流
拉近师生距离
1996年8月,方世华被分配到宁波北仑区三山学校,从此,一张床,一张写字台,一把椅子,一盏台灯,他以校为家,在30几平的宿舍里一住就是10多年。
面对一群“叛逆的青春”,一开始,方世华并没有“死盯”学生的成绩做工作,而是从每一个学生出发,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哪个学生家境比较困难,他就送去学习用品,哪个学生家长外出打工,他就经常陪留守学生聊天。他还利用寒暑假期,骑车去家访。就这样,久而久之,方世华和学生、家长们打成了一片,他渐渐发现,学生会主动找他问问题、划重点,会找他谈谈心、解解愁。
正如方世华所说,“只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周围环境,才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进行教育。”
这种“亦师亦友”的教育方式,逐渐拉近了方世华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方世华结婚那一年,他所带的一个班级,学生们自发为他准备了一份简单的小礼物,集体送上“新婚快乐”的祝福,学生们的感恩心至今让方世华感动不已。
因材施教
坚持学生为本
在20多年的教学历程中,方世华一直坚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在学习方面,针对学生间的成绩差距较大的问题,方世华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作业,设计不同的考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此外,在学生及其家长同意的前提下,方世华经常在宿舍为学困生进行义务补课,结束后不论远近,都亲自把学生安全送到家。
除了学业,方世华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一次,他得知一名男生由于父母疏于管教,开始沾染吸烟等不良习气。他并没有开展“大道理”式的批评教育,而是大胆地让这位学生成为班长并故意让他找出吸烟的同学,结果,那名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即进行了改正。像这样,方世华会根据学生的性格、特长进行班干部培养,或鼓励学生,或启发学生,来达成更多的教育目的。
正是凭借这种教育方式,在担任班主任的几年中,面对其他老师都感到棘手和头疼的“学困生”、“学困班”,方世华耐心教导,细心管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塑造他们的良好性格,学生的各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和改善,其中,方世华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初二的学生,原本处于中下游的学生,但通过努力最终考上了北仑中学。
特色德育
形成校园文化
2002年9月至2007年7月,方世华被提拔为学校中层,分管团队工作。他勇于创新,把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得风风火火,以“法律小使者”、“道德小使者”、“清风小使者”评选为载体,开展了“模拟法庭”、“讲清官故事”等廉政宣传活动,形成了以“廉政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为主的德育特色。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其中,石“说”廉洁、书“写”廉洁、茶“蕴”廉洁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廉洁教育品牌。
“学校德育工作主要围绕法律,道德和廉洁三个核心词,一是为了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为目的;二是帮助学生提高公德意识,公民意识,树立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念;三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廉洁文化,从小培养廉洁自爱的高尚情操。”方世华说。
目前,方世华分管学校初中部的教育教学,尽管已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但他始终默默奉献在教育一线,为人师表,继续弘扬着“春蚕”、“红烛”的奉献精神。吴 彦 闻晓明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