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的历史
根据考古发掘,中山路附近最早的居民出现于西汉。
明代时,今天中山路西门口(古望京门)至东门口(古东渡门)的道路称为大街。
清雍正年间,以贯桥为界改称鼓楼东直街和鼓楼西直街。
光绪年间统称为鼓楼大街。
1925年,鼓楼大街修整,东西段分别改称东大路和西大路。
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中山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中山路曾改名为东方红大街,后复名中山路。
80年代,中山路西延,原西郊路并入中山路。同一时期,江厦桥修建,江东区大河路、东郊路并入中山路。
90年代,中山路进行改造并继续延伸,形成目前双向4车道的规模。
综合整治四抓手
一、优化公共基础设施
道路断面优化和桥梁改造。通过改造,合理调整拉直中山路走线,道路红线全线宽度达42米,双向六车道、全线设置公交专用道,拓宽人行空间,高品质塑造人行道和建筑后退的商业空间。通过拆除重建、加宽等方式对西郊路桥、西门板桥、甬港北路以东1号桥、甬港北路以东2号桥、洞桥、过旧桥、太古桥、七里垫桥、史家桥、魏家桥等10座桥梁进行改造。
突出“公交优先、慢行宜人”,着力强化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系统有机衔接,努力打造“公交+轨道”、“公共自行车+轨道”、“停车+轨道”的绿色交通体系。结合轨道出入口及公交停靠站,合理布局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结合绿化广场配建停车场,拟新建停车场3处。在西门口、阳光广场、樱花公园等开放空间,设置公交首末站或换乘场站,全线设置公交专用道。在轨道交通鼓楼站、福明站等10个沿线地下过道的基础上,计划新建碶闸街地道、文化路人行天桥等过街设施,形成更加完善的行人过街系统。
完善公共配套设施。高标准改造或新建雨污排水等防汛设施,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等公共设施。同时按照地下空间“共建共享”要求,全面整合电力、电信、广电、有线电视、网络、供水、热力等管线。优化沿线的城市公共标识设施。统一整合完善道路导向、交通指示、文明提示等城市标识系统。在街道上统一设立重要文物古迹、文化景点的导引标识,有机串联沿线历史文化景点和遗存。标示设施符合低碳环保要求,同时具有双语功能。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