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象山鸡鸣村全村努力拯救濒危剧种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24 09:40:22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宁波晚报记者 张寅 通讯员 郑丽敏

台上演戏的是村民,台下看戏的也是村民,每一句台词,村民几乎都会哼,一招一式,村民也都能看懂,台上演得起劲,台下看得入神。近日,在象山鸡鸣村文化礼堂,浙江省古老的汉族戏曲声腔———新昌调腔重放光彩。鸡鸣村党支部书记林永奖激动地说:“为了让新昌调腔重上舞台,全村人都在努力。”

象山石浦镇鸡鸣村有一个新昌调腔分支之一“三坑班”,由民国时期的艺人张小根和方小根创立。张小根和方小根家学渊源,掌握的演唱剧目有18种。民国后期,因为战乱,两人流落到石浦镇鸡鸣村。他俩联合村里同好林寅木,并邀请宁海平调班竺财兴师傅组织了鸡鸣三坑班剧团。1955年,张小根和方小根赴宁波小孟宝京剧团进修,把演出剧本增加到20多种,不仅传承了《九江口》《双玉配》等传统剧目,而且融合了一些甬剧。当时,三坑班剧团在鸡鸣村培养了很多演出骨干,耳濡目染,村里几乎人人都能唱上一曲,演上一段。

然而,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当时历史的原因,三坑班逐渐销声匿迹。去年底,随着鸡鸣村文化礼堂的建成,三坑班的辉煌历史被挖掘出来,沉寂了多年的“老演员”终于按捺不住了。他们说:“要是不想法拯救,随着老演员一个个老去,这个剧种就要消亡了。”老生林仁正、林根土,小生林永宝、郑林根,花旦林才香,长衫花脸林仁和,短衫花脸林永兴,净角林阿木等纷纷表示:把师傅口传的剧本整理成文字,再寻找一批热爱戏曲的年轻人,培养接班人。

凭着记忆,村里的老演员们一个个手写的剧本艰难诞生了。接下来是招募演员,成立戏班子。多年前上过台的老演员们自动回归,村里的媳妇、小伙积极参与。经过一番挑选,18位演员到位,加上其他人员,一个由34人组成的新剧团诞生了。

84岁的林仁正、78岁的林永宝和林仁和、76岁的林阿木、74岁的林才香,不顾高龄体弱,传帮带弟子,并亲自上台演戏。在石浦城里开店的黄莲娣一到学戏、演戏时间,就马上赶到村里。她说:“就算关了店门,也要过来学戏,我们要拯救这个剧种。”黄赛飞原本是一名公司职员,由于公司不允许员工经常请假,为了演戏,她索性辞职回家来。史卫亚是戏里的主角,她的角色人家很难代替,为了演戏,她与丈夫两地分居。

鸡鸣村党支部书记林永奖告诉记者,自三坑班组建新剧团以来,已经在本村及周边村庄演出了18场大戏。自家人在台上演戏,村民们看得特别认真,每场戏演出结束,观众们不会马上散去,有一些老观众还围在年轻演员身边,告诉他们哪里演得到位,哪里演得不到位,期待他们在下一场戏中改进。经过全村人的努力,新昌调腔重新走上了舞台。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