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法
家长监督孩子做作业
能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家长的抱怨归抱怨。但是,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现在的作业和当年的确有了很多变化,比如说像机械性抄写类的作业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让家长一起朗读课文、检查作业的做法,不少老师认为,之所以让家长参与检查监督作业,一是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帮助孩子培养写作业的习惯,二是给家长提供一个和孩子一起学习的亲子交流互动时间。
江东中心小学有近20年教学经验的沈莉伊老师说:“我是老师,也是家长。我的感受是,家长陪同做作业绝对利大于弊。”
她说,现在很多家长都觉得很忙,可能会没有时间,“但是作为过来人,我觉得家长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随时检查、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自律能力比较差,有了父母的参与、指导、约束,就更能够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专家建议
老师要把握好度
别让作业变成家长负担
孩子写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参与陪伴,做完作业还要家长检查,这是不是一种责任的转移?老师这么做,对吗?
教育专家、宁波市创新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徐晓虹说,除了学校,孩子习惯的养成,与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惰性难免,责任心自觉性难免缺少,家长有责任和义务督促、指导、帮助孩子的学习。有了家长的签字,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家长的认可。如果家长有不情愿的想法,会对孩子有消极的暗示,孩子会认为家长对老师有不满,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
“但是我始终觉得,教育应该因人而异。是否需要陪伴孩子学习,其实看小朋友本身。‘一刀切’,不仅会剥夺部分孩子的自主学习机会,特别是对于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很强的学生,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完全可以放手。”徐晓虹建议,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则会成为家长的负担。而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需要陪伴他们,但是不要代替他们做事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