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法
家长为什么打孩子?
嘴巴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要动手
昨天,记者和海曙区社区学院、国际二级心理咨询师童燕娜分享了这组调查数据。
对于数据,她并不吃惊。她说:农村家庭打孩子的要比城市家庭多。打不打孩子,和家长的能力有关,如果一个家长嘴皮子很厉害,嘴巴就可以说通孩子,那么就根本不会动武。所以我认为,这和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关,还有很多孩子的家长,会有一个观念,认为孩子属于我的私有物品,我可以随意处置。
家长为什么会打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暴力?
童燕娜说:第一,孩子可能很无辜,这个家长内心愤怒,情绪紧张,他本身需要发泄,这个时候孩子成了他最好的泄愤对象。
第二,打孩子的前几秒,是家长的支配欲、控制欲向孩子伸展的过程,家长的权威受到挑战就会愤怒。比如家长命令孩子把杯子放桌子上,但是孩子却放在凳子上。听起来是小事情,但是很多这样的小事情,就会让孩子莫名其妙被打。
第三,家长有意识要对孩子进行惩罚,比如成绩没有达到说好的90分,就是一顿毒打。
童燕娜说: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很乖,只要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可以随意地批评和指责打骂。往往那些挨打以后却没有脾气的孩子更加令人心焦,因为这些孩子可能会把自己的愤怒隐蔽在心灵深处,发泄到其他方面。比如,一个孩子受批评以后,出了门就去踢椅子踢石头,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出去。另一个孩子受批评以后,陷入了抑郁中,做什么时候都提不起劲,自怨自艾:“我怎么那么没用,我就是一个没用的孩子,做题做不好,功课学不好,什么用处都没有。”
孩子犯错该如何教育?
处罚后要及时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
孩子挨打以后会有负面影响吗?首先,孩子会焦虑,咬手指坐立不安,严重的会出现眨眼睛等抽动症。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心理问题有滞后性,孩子早期挨打,注意力和成绩问题可能会在几年后出现。
第二、年幼的孩子挨打以后,如果孩子被迫承认自己错了,或有缺点需要改正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一种类似分裂般的痛苦。过于严肃和正确的父母是儿童早期出现神经症情绪的重要原因。两岁或者两岁以前的孩子经常挨打,以后出现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第三、女孩子如果经常被父母打,特别是被父亲打,成年后容易出现婚恋问题。比如说无法和男人亲密接触,或者是遇到男人以后就随便把身体交给男人,不会保护自己。
如果父母希望对孩子的行为给予纠正,最好的办法是强化,当孩子不那么逃避责任的时候就该及时给予表扬,照亮孩子行为中的这一部分。如果孩子犯错,家长最好的应对是装,装着看不见。或者,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错误的后果。比如:孩子把书本落在课堂里,那么让孩子自己去取。打球打碎了玻璃窗,就让孩子自己拿出压岁钱来赔偿。这么做,既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行为的边界,不能在社会中为所欲为,又让孩子学习到自己在面对犯错时候良好的应对方法。以后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些经验能够帮助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最后,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批评和惩罚以后,父母最好能够表达出对孩子的爱。如果孩子内心有愤怒,家人应该宽容,引导孩子把愤怒的情绪用嘴说出来。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