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现在我的眼睛和脑袋变得很敏感,看到机件加工厂会想有没有皂化液产生;看到烟囱会想有没有发黑气体排出;看到食品厂会想生产废水去哪儿了……”说这番话的,不是专业环境执法人员,而是宁波奉化人谢孟畅,人称“老谢”。
7年来,因为自带DV屡次取证曝光排污事件,不少奉化市民认识了“老谢”;越来越多的企业知道,有位神出鬼没的环境监督志愿者———“老谢”。
蹲点“堵不住的排污口”,结缘环保
60多岁的老谢,身高1.85米。脸上架着一副眼镜,斯文且精神。
“我最早在工艺美术出口企业里待了10年,后来到政府部门工作了10年,再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广告公司。”自我介绍时,老谢语速快、中气足。2007年,他报名成为电视媒体通讯员,并向社会公布了联系方式,征集环境违法线索。
2009年4月16日,有人打电话给老谢:“奉化萧王庙街道的剡江有人排污!”剡江是流经奉化市的一条主要河道,两岸有大量的农田和居民生活区。
老谢当即赶到现场却什么也没发现。当地的人说“有可能剡江涨潮时将污水盖住了,看不到”。为了摸清江水涨潮的时间,他连续几个星期蹲点剡江。终于发现,河道两岸的大埠工业园区有不少工厂违规偷排,并用摄像机拍了下来。
此后的一年里,经常有人给他打电话反映环境违法的问题。老谢就此“盯”住这个区块,拍摄了大量违法排污镜头。
一年后的5月份,老谢与一家电视媒体合作再次来到村民当时举报的那个排污口进行暗拍,并在该媒体进行了曝光。“当时只见黑色的污水奔涌出来,排污口周围泛起了浓浓的白色泡沫。”老谢回忆。
事后,剡溪两岸的排污企业得到了整治,涉事企业被关停,众多企业法定代表人以及排污操作员受到行政拘留处罚。
首次体会到了舆论监督的力量后,老谢义无反顾地守护起家乡的青山绿水。
每月三分之一时间调查走访,用镜头“取证”
“当你看到树皮因为强酸水大块大块腐蚀脱落;养了3年的甲鱼,因为引入超标河水,不断挣扎最终死亡,养殖户坐地痛哭……你怎么会袖手旁观?”在老谢随身携带的小DV里,有很多环境违法证据。
小DV机、试纸、强光手电是老谢随身携带的“三宝”。2010年5月4日下午,他接到西坞街道一甲鱼养殖户电话:“河水放进来一个小时,甲鱼死了一大半,大的五六斤,小的也有二三斤。养了3年、投资50多万元的甲鱼都泡汤了。”养殖户欲哭无泪。
赶到现场,老谢给110打了电话,同时致电环保部门建议过来抽取水样检测。为了查找原因,他悄悄来到河塘附近的工业企业旁,并将可疑目标锁定在河上游的一家企业。
当晚,那家企业的排污口开始有乌黑的水排放出来。见状,他赶快用摄像机拍了下来。第二天,他就将水样交给了环保部门进行检测。同年9月份,他又发现了这家企业的违法排污问题,后来这家企业受到了行政处罚。
“一般是别人打电话,我先去踩点、蹲点,通过镜头记录下来,再向环保部门提供线索。”老谢说他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调查非法排污上。
他坦言,这个过程中,有时会面临危险,特别是不少企业养了狼狗、藏獒;有时会遭遇很大阻挠,因此不得不“想方设法”取证,或错时摸黑进行,或乔装打扮“侦查”。
去年夏天,老谢与环保部门执法人员一起进行突查时,发现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旁的沟渠有污水排出,企业的工作人员拒绝开门接受检查,等到老板赶来打开门时,排污开关早已关闭。
当晚9时,老谢又来到了该企业外面的沟渠旁,用随身携带的试纸一测水样呈“强碱性”,当即打电话给环保部门,随后环保人员撬开企业窨井盖,发现了污染源。最终该企业被处以18万元的行政处罚。
一年提供40多条环境违法线索
对于自己的执著和坚持,老谢说:“其实大家对于企业偷排十分痛恨,我只不过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关注,那就是镜头,用事实来说话。”
作为一名普通人,老谢坚持曝光违法排污的行为,赢得了家人的支持和社会上不少人的点赞。但也有人说,“放着广告公司老板不好好当,不栽花,专门栽刺为了啥”。
曾经,老谢也感到了各方压力。如今他的行为得到了更多老百姓的肯定,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
2010年开始,因为“甲鱼”事件,奉化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每年9月设为环保宣传月,并开始将西坞街道工业污水逐步纳入管道。
去年3月,奉化市环保局在全市率先成立环境监督志愿者队伍,人员组成来自社会各界,包括老谢在内有20多人。去年,经这批监督员提供,环保部门查获了70多起环境违法案子,其中老谢参与的就有40起。
为了表彰并鼓励老谢的行为,奉化环保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其1万多元的线索奖励,老谢婉言谢绝。他说:“你们有你们的规定,我有我的纪律!”宁波日报记者 冯瑄 通讯员 陈晓众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