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乐翠娣(右二)教居民剪纸。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 记者陈青 通讯员徐巧妮)“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优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薪火相传’。”记者昨日自北仑区文化馆获悉,水浒名拳、唱新闻、蛟川走书、梅山舞狮、新碶民间剪纸、虎头鞋制作、白峰漆塑等7位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日在北仑当地报纸、网络等媒体刊登启事,向社会开门收徒,让传统民间文化“薪火相传”。
目前,北仑区共有唱新闻、造趺、水浒名拳、蛟川走书等46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项目被列为区级以上非遗保护名录,其中6个项目被列入省级名录,19个项目被列入市级名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当下不少 “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传承人青黄不接等问题,有些项目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失传,这也日益成为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一大瓶颈。
75岁高龄的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虎头鞋制作代表性传承人乐翠娣,是北仑为数不多的女红技艺传承人。她七八岁开始学女红,擅长制作“九针孔”、“满底鞋”等各式各样的虎头鞋,近些年因身体和年龄原因,外出诸多不便。她表示,愿意公开收徒弟,就是怕这门手艺不能好好传承下去。同样年逾七旬的“白峰漆塑”传承人唐美定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扶持下开设了培训班,学徒有20多人,但参加培训的大多为老人。他表示:“有了文化部门搭建平台,我一定会倾己之所长,尽己之所能,把我喜爱的技艺传下去。”
近年来,北仑区文化部门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和各类民间文艺展演等活动,但基本限于普及和传播。“不少人来我这里学习,都是两三堂课或者一两天就结束了,要想真正学到技艺的精髓,没个三四年时间跟在师傅身边恐怕无法掌握。”“新碶民间剪纸”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张其培不缺徒弟,但缺的是有长性、有悟性的徒弟,他认为,要把手艺传承下去,唯有收徒授业,实现“衣钵相传、师徒相继”。
“水浒名拳”传承人傅信阳、“唱新闻”传承人应振爱、“蛟川走书”传承人乐静、“梅山舞狮”传承人沈海迪、“新碶民间剪纸”传承人张其培、“虎头鞋制作技艺”传承人乐翠娣、“白峰漆塑”传承人唐美定等7位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向社会公开收徒传艺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传承人开门向社会公开收徒,带徒授艺,是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此举能够有效缓解民间传统技艺后继乏人的难题,让年轻人在技艺手法和心得感悟等方面得到民间艺人的真传,使他们更好地担负起传承、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北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胜蛟表示。
据了解,此次公开收徒活动将于2015年5月31日结束。有兴趣的市民可登录北仑文化网或微信公众号“文化北仑”,根据个人爱好自主选择报名。报名截止后,北仑区文化馆、北仑区非遗保护中心将协同传承人根据报名情况组织面试,择优录取。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