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慈孝文化润泽下的和美乡镇——宁海岔路镇打造“慈孝之乡”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5-28 07:11:32   稿源: 宁波日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慈孝文化润泽下的和美乡镇

在慈孝走廊,老师为学生讲解“新二十四孝”。(王朝武 摄)

慈孝文化润泽下的和美乡镇

严颖颖在慈孝馆向学生讲解“孝的传承”。(王朝武 摄)

慈孝文化润泽下的和美乡镇

下畈村一对幸福的金婚老人。(周燕波 摄)

慈孝文化润泽下的和美乡镇

葛存子一家人。(周衍平 摄)

周燕波 王朝武/文

宁海岔路镇位于宁海县西南部山区,400多年前,徐霞客经过此地时曾这样文字记述:“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好山好水好风光,然而岔路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还想把这里打造成现代“世外桃源”。

前不久,笔者走进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试图去追寻岔路播撒慈孝文化种子的路径。慈孝馆、慈孝亭、慈孝园、慈孝廊、慈孝墙……还有立于田头村尾的村训、家训的告示栏等,浓厚的慈孝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岔路人传承慈孝文化朴素而又深沉的文化自觉意识。

追寻岔路慈孝文化的传承根脉

慈孝文化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孔子就倡导“百善孝为先”。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孝,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在我们岔路,关于慈孝的风俗挺多的,而且代代相传,至今还在民间盛行。”在岔路镇干坑村的乾溪山庄里,当地民间文保员周衍平娓娓而谈,讲述岔路一带关于慈孝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引领我们一起探寻岔路传承、建设慈孝文化的民间根脉。 

最出名的是慈孝面。宁海岔路垂面以软滑爽直、细腻味鲜、入口即化而闻名四方,是岔路人走亲访友时的常备礼品之一。垂面在当地还被叫作“慈孝面”,至今仍流传着一种风俗:新娘子嫁到婆家,第二天早上要亲自烧一碗垂面送给公婆吃,以示孝敬。

孝娘糕与孝娘桶同样体现了慈孝文化。在前童、岔路一带,流传着每逢三月三,出嫁的女儿要送炒粉糕给娘家的习俗,以示女儿对娘亲的思念、尽孝之心。原来,先前农村生产落后,民间有“三月芜荒”之说,即在春季三月时家里就面临断炊之危。已出嫁的女儿生怕娘亲挨饿,省下自己吃的,用炒糯米粉、红糖、生姜粉等做成炒粉糕,装在陪嫁过来的朱红飞金的提桶里,送到娘家。那个装炒粉糕的提桶叫“炒粉桶”,又俗称“孝娘桶”,也是当年“十里红妆”中少不了的婚嫁器皿。

在岔路的婚嫁习俗中,“肚痛担(包)”和“公婆被”,也与慈孝有关。新郎前去丈母娘家接新娘时,要挑一担礼物,一屉一屉的篮匾里装满果茶烟酒糖等各色礼品,俗称“肚痛担”;或者塞给丈母娘一个红包,俗称“肚痛包”,意即感恩丈母娘养育女儿的艰辛付出;新娘要在陪嫁的被褥中抽出一条被子送公婆,以示对公婆的孝敬,这被子俗称为“公婆被”、“孝敬被”。

以前岔路还有一种颇有特色的风俗叫“哭嫁”,即女儿出嫁当天,母亲带着哭腔告诫女儿嫁入夫家要恪守做儿媳、妻子之道。此外,新娘子过门第二天,要给夫家所有长辈一一跪拜敬茶……

“在岔路,像这样体现慈孝民风的习俗在日常生活、人情来往中还有很多。所以我们岔路人给外界的印象是特别注重慈孝礼节。”周衍平说。

除了民间传说、习俗外,另一个可以佐证岔路历来重视慈孝文化的则是:岔路各村的村训族规中均提到了“孝悌”。如《湖头村古训》第十一条:“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悌。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战战复兢兢,造次必于是。”《上畈村葛氏训族》第十九条:“聚族莫先于孝悌,不孝不悌,不得会拜祖庙。”《白溪村古训》中提到:“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在漫长的岁月中,正是这些浸透着慈孝内涵的民间习俗、村训族规,代代相传,慢慢沉淀,凝聚成一种深入乡民骨髓的文化基因,使得如今的岔路在打造“慈孝之乡”时有一种水到渠成的顺畅和默契。

慈孝文化传承的“岔路样本”

正是意识到民间慈孝文化传承深厚的根基,两年前岔路镇决定由妇联牵头,以挖掘、传承慈孝文化为抓手,启动“慈孝育德”的综合工程。

文化的启迪、传承和影响,需要找到与之相匹配、契合的载体,方能营造出更好的整体氛围。岔路首先从打造硬件入手,两年来该镇共投入专项资金100余万元,在下畈村建起了占地17亩的慈孝园。公园内绿草如茵,树木成林。石椅、石块上刻着关于慈孝的圣句格言。公园一侧建起慈孝长廊,长廊的横梁上印着“新二十四孝”的图文故事。村民在此休闲健身的同时,还能随时呼吸到慈孝文化的气息。

在湖头村的慈孝馆里,用实物、

图文等形式展示了关于慈孝文化的解读及镇里开展慈孝活动的成果。此外,岔路还有慈孝广场、慈孝墙、慈孝桥、慈孝亭……总之,在岔路镇,随处可见各种带着慈孝文化印记的载体,它们构织成一张张内容丰富、鲜活的慈孝文化辐射网络。

文化传承的希望在于孩子,故岔路的慈孝教育从娃娃抓起。“慈孝文化进校园”活动这两年在岔路镇开展得如火如荼,如去年举行了“校园十佳慈孝小明星”评比、“慈孝共签名”、“六一”慈孝主题书画大赛等活动。岔路镇中心小学还成立了一个“爱心成长室”,把评选出来的全镇慈孝家庭的事例、典型人物的图像挂上学校的宣传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敬重、感恩长辈的道理。

今年清明前夕,岔路镇中心小学组织学生春游。“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在慈孝园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抑扬顿挫地背诵《弟子规》。之后,老师还特意带孩子去湖头村的慈孝广场里,聆听慈孝宣讲员讲述“慈孝面”的传说、慈孝家庭的事迹;领着孩子们参观“慈孝廊”,耐心地向他们讲解廊梁上展示的“新二十四孝”的故事。最后,老师还领着孩子们走访村里的一户户金婚家庭,听走过漫长岁月的金婚老人讲述慈孝代代相传、家和人美的人生故事。

“通过慈孝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我感觉学生们身上的任性、娇气少了,对父母的体谅、关心多了。”岔路镇中心小学的娄老师说。

“正家风,首在行孝道。”孝是家风的核心内容。从去年起,岔路镇妇联还注重把慈孝文化与家风建设结合起来,以“家风、家训”、“节俭养德”等主题教育活动来提升全镇妇女的素养。岔路镇妇联编写了《慈孝·家风》读本,发放给每户村民家庭,促进全镇营造“讲慈孝话,行慈孝事,做慈孝人”的和谐氛围。此外,通过深入挖掘各村家训、家规、家谱里与慈孝相关的内容,把慈孝文化与家风建设结合起来,并纳入到村规民约之中。如湖头村把古训印在墙上,制成一面宣传文化墙,下畈村建起了“祖训墙”。去年5月,岔路镇还开展了“秀秀合家欢———寻找最美家庭”随手拍活动,向全镇人民征集反映和美家庭生活的照片,选出的优秀作品在湖头慈孝广场集中展览。这些照片以“长慈幼孝”为主题,展现了“孙女给奶奶梳头”、“儿子给妈妈洗脚”等一个个充满天伦之乐的温馨画面,传递着浓厚、深情的慈孝气息。

 [1] [2] 下一页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