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庞赟 记者 李竹青
用筷子吃饭,稳稳当当地行走,恢复了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毛女士(化名)别提多开心了。
大概一个月前,她跌了一跤,并不重,脖子有轻微外伤,但这一跤,差点要了她的性命:自从摔过之后,胸闷、脖子疼、走路没人扶着就摔跤、吃饭也要有人喂。
到宁大附属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把她和家人都吓懵了:先天性颈椎齿状突畸形继发骨节显著脱位,通俗点说就是,第1节和第2节颈椎的“轴”在娘胎里就没有连好,脊髓受到压迫,而压迫部位挨着呼吸和心跳的神经中枢,如果再稍有磕碰,就有生命危险,必须手术治疗。
而这场手术,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针尖上跳舞”。
摔了一跤饭都不会吃了
原来是颈椎的“轴”断了
毛女士今年50多岁,宁波人,有糖尿病等常见病,但治疗得当,并无大碍,但没想到,一个多月前不小心摔了一跤,改变了她的生活。
那天她走路时不小心跌倒了,脖子被碰了一下,明明摔的不重,但随后表现的症状把家人吓坏了:胸闷、四肢麻木无力、脖子疼、走路没人扶着就摔跤、吃饭也要有人喂……
毛女士感觉,自己完全控制不了肢体,踩在地上腿就软,像踩棉花;头也总是摇摇晃晃。
是不是伤到什么神经了?家人带她到宁大附属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高位颈脊髓病。这是一种罕见病,并不是摔出来的,而是先天性颈椎齿状突畸形导致的。
宁大附属医院脊柱外一科卢斌主任医师说,毛女士的第1节和第2节颈椎齿状突不连续,属于先天发育的问题。
他形象地解释,人的第1节颈椎是环形椎,第2节相当于“轴”,环形椎可以绕着它旋转,但毛女士颈椎的这根“轴”是断开的,更危险的是,颈椎不稳定,断口处的脊髓会受到压迫,而这个压迫部位,刚好挨着掌控呼吸和心跳的神经中枢,一个不正确的体位都可能导致神经受损从而丧命。
手术难度太高
医生说是“在针尖上跳舞”
毛女士得的这种病,比较少见,早期因活动量小常是不发病的,但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自我修复功能变差,神经受到过多的刺激,会出现脊髓受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颈部疼痛、项肌无力不能支撑头部、四肢瘫痪、行走不稳、手指笨拙,严重者四肢痉挛性瘫痪,呼吸困难或呼吸麻痹甚至突然死亡。
治疗这病的唯一方法就是手术,特别是毛女士的情况,不手术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医生们仔细为她检查后发现,这场手术,可谓超高难度,简直是在“针尖上跳舞”。
手术的危险警钟在麻醉后气管插管时就敲响了。通常情况下,为了气管插管顺利,需要患者脖子后仰,否则容易插进食道,但毛女士的脖子是万万仰伸不得的。怎么办?医护人员搬来喉镜为她做了插管。
这场手术必须全麻,麻醉后肌肉放松,气管插管后,毛女士仰卧在手术台上,但手术是需要她俯卧,翻身成了关键的一步。
6个医护人员打起精神,开始了关键一步:配合。扶身子的,托脖子的,固定头部的,卢斌说,以前手术时也做过类似的配合,大家有默契,稳定住头颈部的180度翻身很成功,手术第一关顺利通过。
3毫米粗骨头上打进4毫米螺钉
手术完成后医生浑身酸痛
手术正式开始。
这场手术需要在毛女士的第1节颈椎和第2节颈椎各打进两枚螺钉,主刀的是脊柱外一科主任蒋国强主任医师。
可毛女士骨骼发育得又细又硬,只有3毫米左右,可螺钉的螺帽直径都有4毫米。
打钉前,先要在骨头上打个洞,再将洞扩大,最后拧入螺钉。打钉部位的内侧是脊髓,下面是枕大神经和脆弱易破的静脉丛,上方和外侧是颈椎动脉,稍微滑一下,手术可能就会失败,导致患者大出血或者死亡。
手术医生微皱着眉,眼睛一眨不眨,连站姿都半天不换一下,好像全身只有手臂和手在连续稳健地活动,几十分钟后,第1节颈椎的螺钉顺利打进。接下来,是第2节颈椎打钉,毛女士的椎动脉位置较高,钉子完全打入,动脉可能会被戳破,打入一半,却怕不牢固,又怕手术效果不理想。
按照术前设计的方案,蒋主任没有采用传统的打钉方式,把从侧方固定,改为后方固定,螺钉被打在了椎板上。
两个多小时,螺钉植入完毕,顺利复位。手术虽然“步步惊心”,但没有任何意外发生,这时,几位医护人员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这才发现,手术时间并不太长,但个个浑身酸痛;手术室里并不太热,但每个人早已汗流浃背了。
医护人员高兴的是,手术后,毛女士走路立马正常了,前几天CT复查,每一枚螺钉部位都和术前计划精密吻合,她身体恢复得也很不错。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