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慈溪龙山镇方家河头村:六桂流芳兰屿香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9-13 07:12:35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第二支来源于“六桂堂”。

六桂堂,三个字芳馨典雅,其实,它说的是方氏一门六子登科,故称“六桂”。旧有“六桂家声,方氏之冠”的说法。

这六个儿子的父亲,名叫方廷范,是安徽歙县人。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他考中进士,先后担任过浙江、福建等地的县令,被封金紫光禄大夫,当时老百姓都尊称他为“长官”。

方廷范生了七个儿子,除了最小的儿子外,其他六个都是当官的,他们的后裔,以“六桂堂”的堂号为荣。

在六桂堂方氏的后裔中,有一个名叫方轸的人。他是著名的忠臣,曾任鄞县县令。

然而,他的晚年似乎过得并不如意。史书记载,方轸贫病交加,没有回故乡,留居在明州,他的子孙迁居到河头村内。

村中方氏宗祠的大门上还有一副对联:

六桂流芳名世第,九华山著义门家。

第三支迁入的是方孝孺后裔。

方孝孺,宁海人,是明代大臣和著名学者,以忠诚耿直而闻于世。

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争夺皇位的战争,方孝孺写了不少讨伐檄文。

朱棣夺得皇位后,命方孝孺起草诏书,他却写了四个字“燕贼篡位”。

朱棣一气之下,下令诛九族,还加上一族,连方孝孺的学生朋友也因此受牵连,这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诛十族”。

当年,方孝孺的不少后裔逃出,辗转到冷僻的河头村。如今,村中祠堂依然有方孝孺像,这是他们世代景仰的祖先。

小小的村落,竟然云集了三个方氏望族的子孙,真是令人惊叹。

2 青龙黄龙,双龙护村

村史令人肃然起敬,村落的布局和设计,也是大有来头。

河头村原本三面环山,北面为岙口,这样就会使得西北风灌入村中,而村里的溪水外流。

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的布局与藏风纳水的好山水也是背道而驰的。

有一个人为河头村改变了模样。

村里的老人说,这个人是明代初年的信国公汤和。

1368年,汤和奉旨到浙东修筑卫所,看到河头村的脉络,直摇头。

于是,他梳理了村中两座重要的山———青龙山、黄龙山,作为龙脉山,两山相交,将古村环抱。

然后,他派人在青龙山的头部凿了两口井,作为青龙的双眼。

又在北面岙口凿了两口井,名为天井,意为黄龙的眼睛,寓意是黄龙的头伏在此处。

这个时候,岙口就像是黄龙的脖颈。但是岙口会有西北方倒灌,怎么办呢?

汤和命人在岙口的长廊种上一排柏树,抵御西北风来袭。

在汤和的整合下,河头村旱年不涸,洪年不涝,成了风调雨顺的风水宝地。

清代诗人叶元壁曾到河头村游历,留下一首《游青龙山归至龙眼井》:

陂陀匝高下,兴来随意行。

古树根蟠屈,阶级天然成。

屏障忽开划,觌面湖光迎。

前峰兀而峙,雨悬烟螺青。

幽踪日相寄,奥域多未经。

乃知探奇处,攀即无定行。

果足畅神舍,终能开仙扃。

联雁从中来,书契传分明。

侧立看山势,蜿蜒欲上升。

风藓动鳞甲,人籁吹竽笙。

归路过深井,电目垂垂灵。

一笑白云起,片片头上生。

3 兰屿曾是临时行宫

古村有一条溪流,名叫香溪。因为山上多是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潺潺的溪水带着花瓣的香气,顺水而下,似乎溪水也沾染上花香。香溪之名,由此而来。

从一条沿溪的小天井盘桓上山,在村落的南端,有一个竹风松影、流水曲觞的地方。

这个地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兰屿。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这里曾是秦始皇的临时行宫。

当年秦始皇到浙东后,登上达蓬山,巡至灵绪山,见此地风景如画,便以身边的妃子兰屿之名命名。

如此说来,兰屿其实是一个女子的名字。如今空无人烟的山野,已经很难想象,当年曾有一代帝王,带着心爱的女子,迎着风,闻着花香,伫立于此。

兰屿的最顶端,还有一个兰屿书院。这是村里的进士方启焜、乡绅方发雄等人创办的。

书院一进五间,曾是文人雅集、吟诗作乐的地方,也是花香伴着书香,沁人心脾的地方。

然而如今,岁月斑驳,年久失修,书院的断壁残垣中,青藤缠绕,与这村落一样,树老叶新,古朴沧桑。

■专家点评

杨古城(文保专家,古村研究者):

中国古村落几乎都与山水自然相依而存,无不有各自的故事。方家河头村位于镇海区、江北区、慈溪市交界的接点上,又是一座“双遗产”古村,即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都十分丰富。古村落不仅保存了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化风貌,古迹、古民居、古道、古井、故事、古生态,且又在村落边缘改建新建了新民居,还对于保护下来的生态景观和文化遗产给予合理修缮和利用。古村因发展文化旅游和健身旅游,也使“双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发展和弘扬。东南商报 记者 陈也喆 通讯员 杨古城/文

记 者 崔 引/摄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