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邵家丘村。(记者陈章升摄)
黄宝康与村里敬老院老人拉家常、品月饼。(记者陈章升摄)
“道德立村,志存高远。”
在余姚临山镇邵家丘村村口马头墙上,书有这么几个鲜红的大字。
走进邵家丘村,水清岸绿,笑意写在村民的脸上。这个毗邻上虞的余姚“边远”村庄,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矛盾复杂村:集体经济欠账多、上访户多、打群架的多,人心不齐。
道德立村,让邵家丘脱胎换骨。11年间,邵家丘村不仅评上了省文明村、省卫生村、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还是最早推行“道德银行”的村庄,诚信友善蔚然成风。
说起邵家丘村“凤凰涅槃”的故事,村民心中的故事主角是他们的“宝康书记”———今年52岁、担任村支书11年的黄宝康。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宝康书记严以律己,想的是全村的发展,没有私利,我佩服他。”
———村道改造工程承包人陈渭江
2004年,刚由邵家丘、沈家丘、哑潭三村合并而成的邵家丘村面临党支部换届选举,“村支书”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此时,正当壮年的黄宝康和妻子办着一家纸塑彩印厂,效益不错。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被镇里“看中”了。理由很多,其中重要一条是黄宝康人品好,在村里威望高,担任合并前的邵家丘村党支书时,他曾个人出资5万元并发动乡邻募捐70多万元,硬化了村里的道路,赢得村民交口称赞。
镇领导的四次上门,终于让黄宝康松了口,“那我就干一届吧!”2004年11月20日,黄宝康全票当选合并后的邵家丘村党支部书记。
然而面临的困难远比黄宝康预想的多。镇村干部去哑潭丈量土地、种树,有的村民夺过干部手中的皮尺弃于地,将树苗拔掉。
上任后的半年间,黄宝康和村干部走访了哑潭302户农家,摸清了村情民意,也感动了曾扬言造路拆屋要赔偿的11户农家。
改变村容村貌是新班子的头等大事。哑潭没有一条水泥路,村集体经济底子薄,黄宝康带头捐了2万元,又一一拜访村里办企业的村民,精诚所至,第一笔造路资金落实了。一年多后,哑潭告别了没有水泥路和路灯的历史。
改造邵家丘村三队江800米河道,成了黄宝康面临的又一道考题。这段河道改造涉及70户人家,可没想到挖掘机、抽水机刚进现场,就造成7户农家的墙体开裂,其中包括黄宝康的亲家和村委会主任姜海军的姐姐家。
就在一些村民等着“看好戏”时,连日在现场督工、晒得黝黑的黄宝康赶到亲家家里,推心置腹地说:“村集体经济的窘况你是知道的,你的损失我来赔偿。”姜海军也说服了姐姐,一场危机化解了。
黄宝康还曾面临一次“人身威胁”。2010年,村民陈渭江中标村四塘江边1公里长的村道改造工程,由于路面的特殊性,浇灌的水泥厚度在12厘米至17厘米之间。黄宝康发现后,执意让他按合同全部加厚3厘米。
三伏天,黄宝康陪着陈渭江在施工现场一锄一锄地挖地,苦口婆心做说服工作。两人汗流浃背,各不相让,陈渭江一把扔掉铁锹,赤膊躺在地上犯起了浑,见黄宝康不为所动,又一骨碌爬起放出了狠话:重浇,要么追加资金,要么把你推到河里淹死!平时笑眯眯的黄宝康没有丝毫退让:“追加资金,绝不可能,你可以把我推到河里试试!”工程最终返工重新浇灌。
陈渭江如今对黄宝康充满敬意:“虽然工程没赚到钱,但宝康书记想的是全村的发展,没有私利,我佩服他。”
邵家丘村村民看得到,11年间,邵家丘村新修了30公里道路和8公里河道,至今,村里的水泥路,没有一处裂缝和坑坑洼洼。这些年,村里总计投入30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黄宝康不吃工程队一餐饭、不拿一包烟,相反,他自家掏出了100多万元贴补村里。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