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宁波冬天的回忆 坐火柜的滋味你还能回忆起来吗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11-13 08:05:41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0
报料热线:81850000、87000000  【 】 【打印

坐火柜的滋味你还能回忆起来吗?

坐火柜

北方的农村,家家户户有“炕”。冬天,人们在炕床上盘腿而坐,既暖和又舒适。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在宁波靠近海边的山村里,也曾流行过一种类似于北方炕床的取暖家具,叫“火柜”。日前,宁波摄影爱好者郑敬华向我们展示了一张有着近30年历史的老照片,让我们重温这种颇有宁波地域特色的取暖器物———火柜。

今年75岁的郑敬华上世纪60年代初在鄞县粮食局大嵩粮管所工作,在瞻岐生活、工作了25年。1987年8月,他因工作调动才离开瞻岐。据他回忆,这张照片就是在1987年1月春节前拍的,这也是他们全家最后一次在瞻岐乡下的家里过年。

据郑敬华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宁海、鄞州一带靠海边的山村里,火柜比较盛行。因为这些沿海山村一到冬天,特别寒冷阴湿。当时的瞻岐农村,有六七成人家里设有火柜。火柜的外形像一张床,长约2.2米,宽约1.5米。柜边高约0.3米,柜的盖板就相当于“床板”,可灵活移动。火柜的床板下面其实是空的,床板离地面有五六十公分的高度,类似于农村灶间的“火缸”。冬天,家里烧过饭后,就从“火缸”里盛一些还有火星苗子的草木灰或炭火,倒入火柜舱体内,上面再铺些木屑、谷壳、龙糠等燃料,保持下面草灰炭火余热不散,火柜通常能保持八九个小时的热度。另外,火柜上还放上一条高约0.3米,宽约0.2米的矮凳,俗称火柜凳。

每当冬季临近,孩子在火柜矮凳上做作业,大人下棋、打牌;女人们则坐在火柜上打毛衣、纳鞋底。家里如果有客人来,主人会忙不迭地热情招呼客人:“快来坐火柜头!”大家坐在火柜里边喝茶,边拉家常,场面十分温馨。

虽然在瞻岐生活的25年很艰苦,但是想到不久就要离开这个自己一手搭建起来的家,郑敬华心里又充满了不舍和眷恋。当时,家里新添置了一架国产华夏821胶片相机。于是,他想拍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留作纪念,以便在以后的岁月里,可以重温这个呆了25年的老家的气息。拍什么呢?他想到了拍一张全家人坐在火柜上闲聊的照片。他让妻子和女儿坐在火柜的一头,儿子和自己坐火柜的另一头。因为当时家里没有其他人可以给他们拍照,他只好用相机的自拍功能进行拍摄。他调好三角架,按下相机的自拍快门后,赶紧爬上火柜坐好。“喀嚓”一声,一张一家四口坐在火柜上其乐融融的“全家福”诞生了。

他介绍,上世纪60年代末他结婚时,家里没有条件做火柜。两个孩子出生后,一到冬天常被冻得鼻涕直流,瑟瑟发抖。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家里盖了新房子后,才添置了火柜,结束了冬天受严寒煎熬的日子。当时造这样一个火柜花了100元钱,这对每月工资收入只有几十元的他家来说,也算是一件奢侈品了。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电热毯、取暖器、空调等取暖器具进入家庭,火柜渐渐地被闲置了。据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火柜已不大能看到了。所以,当他说起当年在乡下坐火柜的情景时,一些年轻后辈都显得很陌生,不知火柜为何物。“现在我家里每间房里装了冷暖空调,再也不用受严寒的折磨了。但是回忆起三四十年前在乡下坐火柜的情景,我依然觉得很温暖、美好。”老郑感慨道。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