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正文

受"总理之问"触动 邱智铭董明珠相约造"最好的笔"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11-23 08:19:45   稿源: 中国宁波网
0
报料热线:81850000、87000000  【 】 【打印

  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仍然对这样一个插曲念念不忘———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今年的达沃斯论坛期间,尝试书写了产自德国的好笔,不禁感叹道:“中国何时才能制造出像德国一样的好笔?”6月份,总理来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考察,并再次发问中国制造:“中国能否造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

  总理之问,令邱智铭对贝发这个庞大的制笔王国再度陷入深思。在国际竞争愈来愈激烈,国内内需下降的大环境下,制造业是时候来一个华丽的蝶变,在逆境中去抢滩一片大好市场。

  在昨晚央视播出的《对话》节目中,邱智铭提到制笔过程中,国内缺乏高端制造设备这一现状。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当即许下一个承诺:“一年之后,这种设备我负责交给你。”这令邱智铭兴奋不已,他当即表示:“只要能造出好设备,我们就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笔。”

  制造设备“喉咙卡在别人手上”

  记者在制笔仓库中看到了一台硕大的机器,这台专门用来制造笔头的机器不那么新,却在一直隆隆运作着,是这个仓库中的“老功臣”。

  邱智铭指着机器介绍说:“这是我们上世纪90年代从瑞士进口的机器,它的特点是智能化、多工位,每分钟能生产280个笔头。每台价格在40万欧元左右,目前国内也研究出了这种机器,但还没有大批量生产。”

  即便当时花了大价钱从国外引进了先进设备,却也一度遭遇笔头线材上的痛点。

  对于一支笔来说,长时间的磨损造成笔头变形,容易使滚珠滑落,从而带来漏墨的书写体验,而这样的体验无疑是致命的。因此,制造笔头的线材要求极高,需要它具备易切削、耐磨损、精密度高等特点。

  邱智铭说:“在得知德国与日本有这种线材之后,我们便兴冲冲去订购,却不料吃了个闭门羹。最后,我们不得不通过从印度采购,再辗转到国内的方式来获取线材。”

  依赖了许多年,邱智铭意识到这种方式并不牢靠———价格高、交易期时间长、材料还不一定是高质量的。用邱智铭的原话来说:“就像是喉咙卡在别人的手上。”

  其实,在制造业的许多领域中,材料、技术、设备都是最大的痛点所在。邱智铭在做客央视《对话》节目中就发现,其他的产业领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他看来,国内加快研发速度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量产,才能大大改善制造业的现状。

  一场“赌约”掀开跨界合作之梦

  在昨晚央视播出的《对话》节目中,邱智铭提到制笔过程中,国内还缺少高端的制造设备。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当即许下一个承诺:“一年之后,这种设备我负责交给你!”这令邱智铭兴奋不已,他当即表示:“只要能造出好设备,我们就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笔!”

  在采访过程中,他笑着说:“我一定会好好监督董明珠完成这个赌约的,并且马上跟进之后的合作,这种跨界的合作给制造业带来了希望。”

  所谓的跨界,就是不同产业协同合作,专注于机械的企业就专心研发机械手臂,专注材料的企业就专心开发新材料,大家各司其职又互相合作去打造出一款完美的产品。

  邱智铭说,不要看一支小小的笔,它可是要经过几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会接触到不同领域的技术与产品,这也就体现了协同合作的意义。

 [1] [2] 下一页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