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1 10:30

中国宁波网官方微信

刘阳制作的宁波名糕点———金团(资料图片)

刘阳制作油酥(资料图片)
近日,首届浙菜民间厨艺大赛走进宁波,宁波古林职高10级烹饪专业学生刘阳晒出自己的拿手菜番茄鱼丝,征服了评委挑剔的味蕾和眼光,获得亚军,并将赴杭州参加全省决赛。出发前,他回到母校分享了他的比赛经历。
刘阳在古林职高曾是风云人物,获得过两块宁波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一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牌。虽然毕业已经一年多,但他对烹饪的热情丝毫未减。
功在平时>>>
花一上午刻一根萝卜
刘阳比赛前一天才报名,赛前花了几个小时构思创意,没有任何练习,现场即兴发挥,短短15分钟,一道咸香可口、摆盘精致的番茄鱼丝就做好了,不仅让10位大众评委赞不绝口,也获得了浙菜大师的专业肯定。
现在回想起来,刘阳觉得过程虽有点“草率”,却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
“烹饪比赛靠的是基本功,是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每个步骤都正常发挥,做出来的菜和自己预想的就八九不离十了。”对此次的新菜品创作,刘阳只在形式搭配上做了改变,而最考验功底的还是每一道基础工序。
别看刘阳现在在灶台前如此游刃有余,2010年刚进入古林职高时,他却连拿菜刀都不太适应。
“学烹饪首先要跟各种厨具打交道,光是大大小小的刀就有十几把,要一一分清它们的功能,还要熟练操作。”高一时,刘阳的专业成绩还处于中下水平,要强的他暗自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开始苦练技能。有时候,为了刻一根萝卜,他会花上一个上午的时间。除了每周4节专业课,每天晚自修后他还会在操作间加强练习,每年他都要换好几把刀具。
“学烹饪真的要耐得住寂寞,才能练好技能。”如今,他最快四五分钟就能刻出一朵牡丹花。
功在平时,厚积薄发,正是在一天天扎实基本功中,刘阳逐渐实现了从“菜鸟”到“能手”的转变。最终在期末技能考试中获得了全班第一。“肯吃苦,经常向我请教,领悟能力比较好。”这是班主任鲍佶杖老师对刘阳的评价。
博采众长>>>
拍了2000多张菜品照片
“宁波人爱吃鱼,所以这次比赛以鱼为主材料。”学烹饪以来,刘阳参加了大大小小的烹饪技能比赛,但他觉得这次有点特别,“现在中国八大菜系正在进行申遗工作,作为烹饪界的一员,通过厨艺竞技,也算是弘扬了咱们宁波美食、浙江美食和浙菜饮食文化。”
2011年,由古林职高牵头,鄞州区烹饪协会、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和宁波33家餐饮企业共同参与,成立了鄞州区烹饪职业教育集团。
依托烹饪职教集团的平台,古林职高开创了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在合作和人才培养上用一体化的思维承担责任,学生到企业实习,提高专业技能。
自此,刘阳开始更深一步的了解宁波的餐饮行业,接触各甬厨名师。与此同时,高二开始,刘阳进入学习热菜阶段,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烹饪特色。
在古林职高期间,凭借扎实的烹饪技能,刘阳曾获得过两块宁波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一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牌。
每次到各地比赛,刘阳有个习惯,就是拍很多菜品的照片,学习不同菜品的优点,和厨师界的朋友一起探讨厨艺。目前,刘阳已经积累了2000多张照片,这些可都是他的宝贝。
“我对烹饪的热爱是从古林职高开始的,我在这里入门,听说今年母校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我想学弟学妹们在这里能更好地体会到烹饪这门艺术的魅力。”从古林职高毕业已经一年多,但刘阳对烹饪的热情丝毫未减。20岁的他如今继续在高专读烹饪,很快就要实习,他表示今后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东南商报 李宁 叶建军)
编辑: 陈晓怡
- 湖北一聋哑妈妈剖宫产女 医生全程文字鼓励
- 小学作业本密信爆窝案 23村干部被查
- 夫妇回家闻到异味 开灯瞬间发生爆炸
- 抢劫被警察制止 男子:没看我在抢银行
- 因为一具无头尸 比利时荷兰要换领土
- 尼泊尔新任总理“打破常规”首访中国 此前先去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