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文化宁波:文化学视野下的地域传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1-16 17:37:25 报料热线:81850000

  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植根于特定的地域,由共享的历史、语言、社会制度、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而形成;同时又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存在着文化的混杂性。黄文杰的《文·化宁波——宁波文化的空间变迁与历史表征》以开阔的视野空间,占据丰厚的历史材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向我们展示了在各种历史机遇交汇下的宁波文化内涵生长的过程。

  在文化学的视野中,诸多看似纷乘的变化,有着内在可循的规律。从河姆渡新石器文化到越文化的成熟,到汉唐以来移民的不断迁入,及至宋代走向中华文化的典范显现;而宋元时期,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互相交融的文化样式形成,东海文化圈的共融共通,明清心学体系的建成与播化,发展出中国新的价值体系;近代的西学东浙,宁波帮推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及至当代北仑港崛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宁波一跃而为世界级港口。就宁波文明的发展而言,即为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虽历经艰难曲折,起伏跌宕,但其主线始终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从蛮荒走向文明,从内陆走向海洋;愈往后,吞吐世界的浑厚气象愈加突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大自然对宁波的厚爱,四明山与甬江构建的自然形胜,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滋养,北纬三十度的雨热条件促成文明的早发,农耕文明的成熟;东海的洋流交汇与甬江的潮起潮落成就了三江口的帆船时代;而众多的岛屿与深水良港成就了北仑港的集装箱时代。

  而这种文化脉流的展示,又紧依地域土地,从河姆渡到东钱湖、上林湖,从小溪到三江口,从双屿港到鸣鹤,还跳出宁波区域,到整个江南,到北京,到上海,到太平洋东岸。通过文化热点在空间转移的线索,使复杂的宁波文化现象变得清晰易见,既让我们从宏阔的角度来把握宁波文化格局与精神气度的形成,同时也能以俯瞰的高度,洞察各种文化事件、文化细节之间的关系,感受到文化之网内蕴的深沉力量,一直以来推动着生长在其中人们向前跨步。以明代中叶为分野,是黄文杰基于文化发展的特质转型作出的一个判断:明中叶是世界全球化的开始,世界文化格局改变之始,而明代中叶也是宁波近世意义系统与价值观完善的开始,所以将明代中叶作为宁波文化史古典文明与全球化文明的分檗。而这一地域文化的分檗同时也是中华文明转型的开始。

  人的活动有两个尺度,一个是实践对象的物种尺度,一个是人的内在尺度。而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说,主要体现在人内在尺度的成长,即人的自觉意识在历史运动中的实现与展开。诚如黄文杰所说,文化并非自动而直白地提供而呈现在个人面前,而是需要人自己的观察、思考和体验,使事物由“遮蔽”状态转变为“敞开”状态。当我们“心不在焉”,或者精神、意识、心灵觉悟修行程度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即使他天天身处其中,也不会明白其中的奥妙与迷人之处,也无法理解文化对于自己所具有的内在意义:它将与我们的心灵毫不相干,所谓“心外无物”。相同的地域,使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了可能,但这是建立于人的文化自觉之上。

  再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的冲突、交流和融合不断加强。如何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地域文化,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以借鉴和吸收先进的异文化,促进跨文化对话与交流,促进宁波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任务。与此同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宁波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变,由此引发地域文化的内生性变化,以及地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变化,这同样需要文化自觉。

  这也许就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它以一种自觉的态度,基于问题意识论的实践维度和基于创造转化论的发展维度,认识、审视、分析宁波文化,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建树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态度与立场、胸襟与气度,在新的时代情境和历史条件下实现地域文化的繁荣发展,进而促进宁波经济社会与宁波人的全面发展。新的文“化”宁波,即从每个人的文化自觉开始。作者 史明

编辑: 郭静

文化宁波:文化学视野下的地域传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1-16 17:37:25

  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植根于特定的地域,由共享的历史、语言、社会制度、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而形成;同时又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存在着文化的混杂性。黄文杰的《文·化宁波——宁波文化的空间变迁与历史表征》以开阔的视野空间,占据丰厚的历史材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向我们展示了在各种历史机遇交汇下的宁波文化内涵生长的过程。

  在文化学的视野中,诸多看似纷乘的变化,有着内在可循的规律。从河姆渡新石器文化到越文化的成熟,到汉唐以来移民的不断迁入,及至宋代走向中华文化的典范显现;而宋元时期,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互相交融的文化样式形成,东海文化圈的共融共通,明清心学体系的建成与播化,发展出中国新的价值体系;近代的西学东浙,宁波帮推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及至当代北仑港崛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宁波一跃而为世界级港口。就宁波文明的发展而言,即为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虽历经艰难曲折,起伏跌宕,但其主线始终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从蛮荒走向文明,从内陆走向海洋;愈往后,吞吐世界的浑厚气象愈加突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大自然对宁波的厚爱,四明山与甬江构建的自然形胜,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滋养,北纬三十度的雨热条件促成文明的早发,农耕文明的成熟;东海的洋流交汇与甬江的潮起潮落成就了三江口的帆船时代;而众多的岛屿与深水良港成就了北仑港的集装箱时代。

  而这种文化脉流的展示,又紧依地域土地,从河姆渡到东钱湖、上林湖,从小溪到三江口,从双屿港到鸣鹤,还跳出宁波区域,到整个江南,到北京,到上海,到太平洋东岸。通过文化热点在空间转移的线索,使复杂的宁波文化现象变得清晰易见,既让我们从宏阔的角度来把握宁波文化格局与精神气度的形成,同时也能以俯瞰的高度,洞察各种文化事件、文化细节之间的关系,感受到文化之网内蕴的深沉力量,一直以来推动着生长在其中人们向前跨步。以明代中叶为分野,是黄文杰基于文化发展的特质转型作出的一个判断:明中叶是世界全球化的开始,世界文化格局改变之始,而明代中叶也是宁波近世意义系统与价值观完善的开始,所以将明代中叶作为宁波文化史古典文明与全球化文明的分檗。而这一地域文化的分檗同时也是中华文明转型的开始。

  人的活动有两个尺度,一个是实践对象的物种尺度,一个是人的内在尺度。而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说,主要体现在人内在尺度的成长,即人的自觉意识在历史运动中的实现与展开。诚如黄文杰所说,文化并非自动而直白地提供而呈现在个人面前,而是需要人自己的观察、思考和体验,使事物由“遮蔽”状态转变为“敞开”状态。当我们“心不在焉”,或者精神、意识、心灵觉悟修行程度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即使他天天身处其中,也不会明白其中的奥妙与迷人之处,也无法理解文化对于自己所具有的内在意义:它将与我们的心灵毫不相干,所谓“心外无物”。相同的地域,使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了可能,但这是建立于人的文化自觉之上。

  再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的冲突、交流和融合不断加强。如何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地域文化,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以借鉴和吸收先进的异文化,促进跨文化对话与交流,促进宁波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任务。与此同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宁波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变,由此引发地域文化的内生性变化,以及地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变化,这同样需要文化自觉。

  这也许就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它以一种自觉的态度,基于问题意识论的实践维度和基于创造转化论的发展维度,认识、审视、分析宁波文化,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建树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态度与立场、胸襟与气度,在新的时代情境和历史条件下实现地域文化的繁荣发展,进而促进宁波经济社会与宁波人的全面发展。新的文“化”宁波,即从每个人的文化自觉开始。作者 史明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