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出国就医图的啥 费钱又费力真能出效果吗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1-20 08:58:26 报料热线:81850000

  什么病才需要出国看?怎么找医生?中外医疗孰优孰劣?

  16岁的李佳刚刚在美国做了手术。因为恶性肿瘤,她失去了左手小指和无名指。而出国之前,咨询宁波、杭州和上海的医生时,得到的治疗方案是截肢。

  “截得越多,复发概率越小,所以到底是前臂还是整个手臂,你们自己决定吧。”听了医生的话,李佳父母决定出国。

  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前段时间,演员李冰冰在澳大利亚连续高烧16天无法确诊,回国输抗生素加退烧药后终于“得救”,此事再次引发跨国就医的讨论。

  国外就医真的是最后一根稻草吗?国外的医生真比国内的靠谱吗?跨越了巨额的费用、语言的障碍、全然陌生的环境等一系列鸿沟后,打赢这场孤注一掷战争的把握有多大?记者采访了多位有海外工作经验的医生和有跨国就医经历的患者,听听他们的感受和说法。

  洋医生水平更高?

  高一女生李佳在人生最好的年纪里被命运撞了一下腰。

  她的父母怎么也没想到,女儿手背上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出来的黄豆样的东西会是恶性肿瘤。当医生告诉他们是横纹肌肉瘤这个之前闻所未闻的名词时,这对人到中年的夫妇一下子蒙了。

  比较了长三角的几家大医院后,李佳父母决定在杭州接受治疗。化疗药副作用很大,孩子吃什么吐什么,花季少女,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李爸爸说,他们找的是浙江省权威医生,得到的答案是要手术。因为癌细胞已经有部分转移,建议截肢。

  “可以截到这里。”医生指着自己的手腕比画,“也可以是这里或者这里。”他又指着肘关节和上臂,“手术风险和复发风险都说过了,你们自己决定吧!”

  这么残忍的决定要家属自己来做,李爸爸半天没转过弯来。

  李佳的父母无法接受,才想到去国外“碰碰运气”。

  长久以来,医疗原是一件本地化的事情。随着全球化和人们财富的积累,医疗服务变得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开始出国碰运气。

  63岁的张丽不久前刚从美国看完病回来。11年前,张丽身患乳腺癌,在宁波一家大医院手术放疗后痊愈。3年前,她在一次爬楼梯时突感胸闷气急,担心自己的乳腺癌再次复发,去鄞州人民医院复查,发现其右肺出现了新的病灶。

  当时,鄞州人民医院放化疗中心主任徐正阳的建议是不要进行手术,而是用氟维司琼针进行内分泌治疗。但张丽觉得,这个病灶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为此茶饭不思。她又找了原来为自己做手术的医生,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后来去上海看专家门诊,治疗方案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最终,儿子为她联系了美国顶尖的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看到这里就到头了,如果美国的医生也这样说,我就死心了。”

  在多数人的心里,国外意味着更先进的技术,更高的医疗水平。比如旅居美国10余年的宁波人Daniel,如今已在上海工作的他常常两头跑,对中美就医的区别深有体会。

  Daniel说,他母亲退休前是宁波一家综合性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从小他就对宁波的医疗环境很熟悉。“哪怕是个小病,在国内,都要找熟人,找专家,在国外就不用这么麻烦。”Daniel举了个例子:去年他先后两次陪妈妈在膝盖上打封闭,第一次是在宁波的一家综合性医院,找了妈妈的一位老熟人,打封闭最怕经验不足,找不准注射点,已经是主任医师的老熟人自然要亲自上阵,打完后他说了一句“应该没问题吧”;第二次是在美国的一家公立医院,一个很年轻的医生拿了个透视仪,仪器立即帮他找准了注射点,5分钟解决问题,干脆利落。

  最让Daniel印象深刻的是国外医生对待抗生素的慎重,他有两次特别深刻的体会。

  一次是他朋友的经历。朋友接到儿子幼儿园老师的电话,告知孩子感冒发烧了,已请医生看过,没什么大碍。傍晚去接孩子,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零下5℃的室外温度,幼儿园竟然把窗户全部打开,而孩子就穿着薄薄的运动裤在运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跑步、跳绳等游戏,目的是让孩子通过运动出汗,还嘱咐家长让孩子多喝水,无需吃药。

  另一次是他90多岁的爷爷生病住院,经诊断是重症肺炎。住院的前6天,护士没有给老人使用任何药物,仅仅是留院观察,给予周到的照顾。等待的过程让他越来越不安,护士却告诉他没有问题,耐心等待即可。第7天,医生终于拿着抗生素给老人服下,2天后老人就出院了。“在和医护人员交流后我才知道,前7天医生其实是在根据爷爷体内的细菌,进行细菌培养,寻找最有针对性的窄谱抗生素,而不像国内医院那样,一得病就上广谱抗生素,这个药不行就试那个药,直到起效果为止。”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 孙研

出国就医图的啥 费钱又费力真能出效果吗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1-20 08:58:26

  什么病才需要出国看?怎么找医生?中外医疗孰优孰劣?

  16岁的李佳刚刚在美国做了手术。因为恶性肿瘤,她失去了左手小指和无名指。而出国之前,咨询宁波、杭州和上海的医生时,得到的治疗方案是截肢。

  “截得越多,复发概率越小,所以到底是前臂还是整个手臂,你们自己决定吧。”听了医生的话,李佳父母决定出国。

  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前段时间,演员李冰冰在澳大利亚连续高烧16天无法确诊,回国输抗生素加退烧药后终于“得救”,此事再次引发跨国就医的讨论。

  国外就医真的是最后一根稻草吗?国外的医生真比国内的靠谱吗?跨越了巨额的费用、语言的障碍、全然陌生的环境等一系列鸿沟后,打赢这场孤注一掷战争的把握有多大?记者采访了多位有海外工作经验的医生和有跨国就医经历的患者,听听他们的感受和说法。

  洋医生水平更高?

  高一女生李佳在人生最好的年纪里被命运撞了一下腰。

  她的父母怎么也没想到,女儿手背上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出来的黄豆样的东西会是恶性肿瘤。当医生告诉他们是横纹肌肉瘤这个之前闻所未闻的名词时,这对人到中年的夫妇一下子蒙了。

  比较了长三角的几家大医院后,李佳父母决定在杭州接受治疗。化疗药副作用很大,孩子吃什么吐什么,花季少女,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李爸爸说,他们找的是浙江省权威医生,得到的答案是要手术。因为癌细胞已经有部分转移,建议截肢。

  “可以截到这里。”医生指着自己的手腕比画,“也可以是这里或者这里。”他又指着肘关节和上臂,“手术风险和复发风险都说过了,你们自己决定吧!”

  这么残忍的决定要家属自己来做,李爸爸半天没转过弯来。

  李佳的父母无法接受,才想到去国外“碰碰运气”。

  长久以来,医疗原是一件本地化的事情。随着全球化和人们财富的积累,医疗服务变得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开始出国碰运气。

  63岁的张丽不久前刚从美国看完病回来。11年前,张丽身患乳腺癌,在宁波一家大医院手术放疗后痊愈。3年前,她在一次爬楼梯时突感胸闷气急,担心自己的乳腺癌再次复发,去鄞州人民医院复查,发现其右肺出现了新的病灶。

  当时,鄞州人民医院放化疗中心主任徐正阳的建议是不要进行手术,而是用氟维司琼针进行内分泌治疗。但张丽觉得,这个病灶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为此茶饭不思。她又找了原来为自己做手术的医生,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后来去上海看专家门诊,治疗方案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最终,儿子为她联系了美国顶尖的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看到这里就到头了,如果美国的医生也这样说,我就死心了。”

  在多数人的心里,国外意味着更先进的技术,更高的医疗水平。比如旅居美国10余年的宁波人Daniel,如今已在上海工作的他常常两头跑,对中美就医的区别深有体会。

  Daniel说,他母亲退休前是宁波一家综合性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从小他就对宁波的医疗环境很熟悉。“哪怕是个小病,在国内,都要找熟人,找专家,在国外就不用这么麻烦。”Daniel举了个例子:去年他先后两次陪妈妈在膝盖上打封闭,第一次是在宁波的一家综合性医院,找了妈妈的一位老熟人,打封闭最怕经验不足,找不准注射点,已经是主任医师的老熟人自然要亲自上阵,打完后他说了一句“应该没问题吧”;第二次是在美国的一家公立医院,一个很年轻的医生拿了个透视仪,仪器立即帮他找准了注射点,5分钟解决问题,干脆利落。

  最让Daniel印象深刻的是国外医生对待抗生素的慎重,他有两次特别深刻的体会。

  一次是他朋友的经历。朋友接到儿子幼儿园老师的电话,告知孩子感冒发烧了,已请医生看过,没什么大碍。傍晚去接孩子,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零下5℃的室外温度,幼儿园竟然把窗户全部打开,而孩子就穿着薄薄的运动裤在运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跑步、跳绳等游戏,目的是让孩子通过运动出汗,还嘱咐家长让孩子多喝水,无需吃药。

  另一次是他90多岁的爷爷生病住院,经诊断是重症肺炎。住院的前6天,护士没有给老人使用任何药物,仅仅是留院观察,给予周到的照顾。等待的过程让他越来越不安,护士却告诉他没有问题,耐心等待即可。第7天,医生终于拿着抗生素给老人服下,2天后老人就出院了。“在和医护人员交流后我才知道,前7天医生其实是在根据爷爷体内的细菌,进行细菌培养,寻找最有针对性的窄谱抗生素,而不像国内医院那样,一得病就上广谱抗生素,这个药不行就试那个药,直到起效果为止。”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