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9 08:21
图为莲桥第街区10年前老墙门的生活场景。(王根甫 摄)
记者 周燕波
这张老墙门照片拍于2006年春节前夕,地点就在去年修建一新之后开放的莲桥第街区。照片中这个院子就是屠呦呦早年居住过的老宅所在处,也就是她的舅舅———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的姚庆三的故居所在地。
宁波的老墙门,就像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和上海的石库门,充满着活色生香的人间烟火味,是观察宁波市井生活的一扇重要窗口。斑驳的石灰墙,青白色的石板路,吱嘎作响的地板楼梯,一丈见方的小天井里,角落里堆着瓶瓶罐罐,空地上横七竖八地拉满晾衣绳,上面晒满如万国旗般的各式衣裳、床单。做饭时分,院子里飘出每家不同风味的饭菜香气……这是上年纪的宁波人对老墙门生活最鲜明的记忆。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宁波的老墙门越来越少,于是许多上了年纪的宁波人又开始怀念起老墙门内那种既嘈杂又充满着温情的居家生活。
这张照片反映的就是一个老墙门的一角场景。照片拍摄者是宁波的业余文保员王根甫。今年66岁的王根甫告诉记者,宁波的老墙门普遍是“一门多户”的格局,也就是说一走进墙门,里面有好几户人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有点类似于北京的大杂院。上世纪50年代初,也就是在王根甫三四岁时,他家搬到南大路(解放南路)15号,就在延庆寺的对面,所以他从小就对那一带非常熟悉,也充满了感情。他说,原来的南大路一边是路,另一边是河,在上世纪60年代城市改造时把河填埋了,把马路拓宽了,成了现在街道的模样。也许是受河道填埋的影响,南大路路口形成一个三角地带。在三角地带附近的开明街口以前还有一条塔前街,塔前街与开明街路口就有一座老宅,也就是屠呦呦早年的居住之处———姚宅。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宁波掀起又一轮城市建设热潮,很多在老墙门内“蜗居”的居民陆续搬迁出来,告别了“大杂院”里局促而又嘈杂的生活。王根甫介绍,那一年春节前,他路过那儿,瞥见院子里晒满了衣裳,屋檐下还挂着不少年货,鱼、肉、鸡等,一幅丰衣足食的过年景象。“这个场景让我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闻到一种久违了的过年味道,想这里过不了多久也要拆建了,这种充满浓浓年味气息的场景以后很难看到了,于是就进去拍了一组照片当作留念。”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这里的老房子已经显出荒芜、破败的气息。晾晒的衣服、拖把及其他杂物让这个院落看上去显得有点凌乱,但屋檐下挂着的腊肠、酱肉、鱼鲞等年货又衬出一种过年特有的丰盛气息。上一代宁波人都有这样的过年记忆:一进入腊月,老墙门内家家户户的主妇都要忙碌起来,准备过年前的各道“流程”,首先洗晒、掸尘是免不了的,以求干干净净迎新年,然后搡年糕、晒糯米粉、晒鳗鲞、腌酱肉、杀鸡宰鸭、炒花生瓜子……忙得不亦乐乎。
王根甫说,照片拍完后没多久,这一带的旧宅老屋也动工拆建了,后来这里成了修复一新的莲桥第商业文化街区。更让人注目的就是开明街26号的一处民国初期的宅院,因屠呦呦儿时居住过一时成了人们争相观看的“名胜”。“屠呦呦故居如今焕然一新,里面庭院清幽典雅,散发出民国老式建筑的特别韵味。回过头来再看这张照片,真有一种天壤之别、日月换天的感觉。”王根甫感慨道。
编辑: 杜寅
- 男子劫持女护士十分钟被劝服
- ApplePay上线 绑卡遇塞车成功靠攻略
- 15岁姑娘得“感冒”心脏一晚停跳4次
- 小伙做梦吃猪蹄 把手啃得鲜血淋漓
- 点赞! 快递小哥徒手爬楼火场救人
- 纽约布鲁克林欲建纽约最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