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6 09:58
因为防范意识较低,对新技术又不了解,老年人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主要目标之一。犯罪分子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时,使用包括亲情陷阱、迷信陷阱、小便宜陷阱等各种手段,花样繁多,层出不穷。本期《警周刊》总结了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四大类常见犯罪方式,并支招破解。
神算和神医
案例:2014年6月4日上午,奉化市尚田镇,一名自称“神算”的男子逮着农耕回来的张大爷就说他家里即将出事,加上“突然出现”的一位女子配合,一个劲说“神算”救了她一家的事迹,张大爷信以为真,最后被“神算”以替家里子女消灾名义,骗走现金5620元。发觉被骗后,张大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骗局分析:历年来,类似的“神算”“神医”“高僧”总会不断出现,逢人就能掐指一算知道常人家里的大小事情,像是孩子最近是不是有点不顺心、家里是不是有什么难处等万试万灵的名目,一些淳朴的老人因为辨识不清真实情况,往往深受其害。
警方经过分析研判后发现,该类案件,犯罪分子多为3~5人,其中与受害人接触的一般是女性嫌疑人,常见的有一托、二托、三托。一托、二托搭上受害人后,带受害人一起找神医,行走过程中,通过攀谈了解受害人家庭信息,跟听的嫌疑人将受害人家庭信息传递给在约好地点等候的三托。见面后,三托指出受害人亲属近期有灾,并称能帮其消灾,但需要现金、贵重物品,消灾后即返还受害人。待受害人将现金、贵重物品拿来后,三托又让受害人去买消灾用的红裤头等物,借机脱身逃离。
警方提醒:一名诈骗分子通过聊天的方式套取受害人家庭情况等信息后传递给团伙其他人,因此当骗子能“神奇”地讲出受害人姓名、年龄等,这其实并不奇怪。防范此类犯罪,要多学习防骗知识,破除迷信思想,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
假币换真币
案例:2015年3月12日,两名男子冒充民政局干部以办低保为名,到宁海县力洋镇的胡某家中,将其家中3200元现金拿出来拍照,后掉包成3300元假币;2014年6月2日,慈溪市浒山镇的孙某向警方报案,一名男子骑摩托车以换零钱为名,将其身上550元现金拿来换取,后掉包成假币550元假币……
骗局分析:城镇地区嫌疑人主要选择街边商店、小超市,通过购买烟酒的方式,先给真钱,再通过更换要购买的商品等方式,付给店主假币后快速离开现场。农村地区,嫌疑人专门物色一些独居老年人,身穿制服,头戴安全帽,冒充电信、电力公司人员或冒充民政局干部以检查低保为名取得老人信任后,利用老年人防备意识薄弱的特点,用假币掉包对方真币或乘机盗窃。此外,犯罪分子还经常以喝喜酒没整钱,用零钱换整钱的方式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利用事主的惯性思维进行诈骗,老年人在家中要收好财物,不要放在明处。社区内部加强联系,邻里之间互相守望,一人独处家中时要提高防范意识,可疑人员在自家活动时尽量不要脱离视线。钱币离开视线后,要重新核对、验钞。
推销骗局
案例:2015年7月26日,一伙自称来自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院、老龄会等单位组成的医疗队到奉化市莼湖镇各村落给群众量血压、咨询病情,说是军医大学的毕业生收集病例写毕业论文。
活动中,一女士冒充上海中医院的退休教授,向大家介绍某医疗工厂生产的某胶囊能治心胸血管疾病,以及三高人群能消除人体内各种血管中的垃圾,动员广大居民购买,当场就有数十名群众就从银行取款后进行购买。
事后有受害人发现被骗,联系其他一起购买过的人到公安机关报案,但此时这伙人早已逃之夭夭。
骗局分析:推销者常用的手段是利用赠送低价礼品的方式销售一些“三无”产品如小家电、厨卫等生活用品,或者以免费体检看病的方式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药品。为增加欺骗性,还会根据情况选择有档次的地方作场所,并安排一些人当托,吸引群众跟风购买。
警方提醒:这种针对老年人的骗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据具体案例情况的不同,不一定全部能够定性为诈骗。针对这种骗局的防范也很简单,不要贪图小礼品或者盲目跟风而购买一些本不需要的物品,购买商品要检查合格证、售后三包等手续。
中奖诈骗
案例:2015年9月1日,张女士向余姚警方报案称,其母亲在打扫门前卫生时,发现一信用卡袋,打开卡袋后,发现里面有四张刮刮卡和一张某有限公司出库单,然后其父母将4张刮刮卡刮开,发现其中一张竟然中得奖金26万元(支票)。
张女士的母亲就按照刮刮卡上的电话打过去,被对方以交公证费、交税费、交担保费以及沾点喜气要求包红包等理由分四次通过银行汇款诈骗现金55100元。
骗局分析:犯罪嫌疑人通过投放纸质信函、刮刮卡或者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大量群发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码中奖等信息,要求中奖人打“兑奖热线”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为借口,诈骗钱财。
警方提醒:这类手段破绽很多,如信函、卡片的印刷质量低下,网站地址、热线电话等稍经核查便可知不是官方网站、电话。诈骗时使用的交纳税费等借口也是没有实际依据的。收到这类信息要坚持不贪小便宜,提高警惕,即可识破骗局。
东南商报记者张贻富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