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突发·现场 正文
跟死亡打交道的三兄弟 其人其言其事让人动容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3-07 07:11:38 报料热线:81850000

年会上,刘永明、张孝杰、汤建华(从左至右)在一起。  记者 许天长 摄

  生命关怀社

  一年间成员翻倍

  已到3月初,他们才腾出时间来好好聚在一起,开起了一场迟到的年会。昨天,海曙区北斗心灵生命关怀社的70多名志愿者们聚在了一起。对于经常与死亡、与送别打交道的他们而言,这场年会开得别样温情。

  作为2014年5月11日才成立的“次新”社会组织,这是北斗心灵生命关怀社的第二次年会。相比去年那一场,今年现场可谓济济一堂,格外热闹。

  “去年3月,成员是41人。一年过去了,现在是74人,还有几位正在落实志愿者申请程序,人数差不多翻了一倍。”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项月华见证了这个民间社会组织的培育和诞生,对它的每一步发展历程如数家珍。

  队伍扩容,关怀社下设了四个小组。说起团队人员的增进,第二小组的组长汤建华特别有感触。他的小组一共12人,除了两位已经退休,其他都是在职人员。“一年多前,我们的成员多数都是社区里的五六十岁退休、近退休人士;现在可不一样了,新增加的成员里,不少都是年轻的在职人员,只要工作调剂得过来,都会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志愿活动。”

  新加入生命关怀社的都是些什么人?有外企白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医护工作者,甚至,还有几位大学在校生。据介绍,70多人中,最小的才19岁,是一名在宁波读大学的90后广东妹子。志愿者们都对她刮目相看,年龄小小的她,去看望老人、陪伴聊天,做得勤勉又积极。

  1 张孝杰:跟死亡打交道,不容易

  瘦削的身材、黑色夹克、花白头发,71岁的张孝杰看上去精神干练。家住南门街道迎春社区的他,是北斗心灵生命关怀社第一组的组长。

  “自关怀社成立以来,经我手送走的老人,已经有30多位了。每一位,都像是老朋友,回想起来都很不舍。”事实上,张孝杰开始走上临终关怀志愿者之路却远在50年前。自21岁那年亲手料理了师傅的身后事之后,就常有人因为临终陪伴、操办后事的事求助于张孝杰,而他也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统统有求必应,分文不收。

  老孙是一名62岁的肝癌患者,因为生病,家里的钱都花光了,房子也没了,与妻子离婚,儿子也不再往来。老孙最后的愿望是再与他们见一见。“怎么办?人家都说,去找张师傅。”如此口碑传递,让张孝杰接下了这个案子。

  见到张孝杰,老孙好像要把一世的眼泪都喷涌出来。“莫哭,莫哭,敬老院我帮你联系好了,咱有地方可以去。”张孝杰坐在老孙的对面,拉着他的手,紧紧盖上被子,当自己兄弟一样地安慰。

  走出病房,张孝杰给老孙的儿子打了个电话。“我说,没父亲给你生命,就没有你今天了。就算过去再有什么恩怨,以后父亲不在,你想后悔也没机会了。现在赶快来,老人也没什么牵挂,就是很想你。”连姑姑都劝不动的这个倔强孩子,最终还是来送别了父亲。遗愿得了,老孙安然离世。

  “跟死亡打交道,太不容易了。”40多年来的临终关怀经历,张孝杰见惯了死亡和别离,却仍是那么容易动情。记者采访间隙,他不时地抹眼泪,仿佛那送别的每一位都是自己亲人。“生命的长短,无法预计。但我相信,能够安心离开,是许多人对人生的最后期待。”

 [1] [2] 下一页

编辑: 郭静

跟死亡打交道的三兄弟 其人其言其事让人动容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3-07 07:11:38

年会上,刘永明、张孝杰、汤建华(从左至右)在一起。  记者 许天长 摄

  生命关怀社

  一年间成员翻倍

  已到3月初,他们才腾出时间来好好聚在一起,开起了一场迟到的年会。昨天,海曙区北斗心灵生命关怀社的70多名志愿者们聚在了一起。对于经常与死亡、与送别打交道的他们而言,这场年会开得别样温情。

  作为2014年5月11日才成立的“次新”社会组织,这是北斗心灵生命关怀社的第二次年会。相比去年那一场,今年现场可谓济济一堂,格外热闹。

  “去年3月,成员是41人。一年过去了,现在是74人,还有几位正在落实志愿者申请程序,人数差不多翻了一倍。”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项月华见证了这个民间社会组织的培育和诞生,对它的每一步发展历程如数家珍。

  队伍扩容,关怀社下设了四个小组。说起团队人员的增进,第二小组的组长汤建华特别有感触。他的小组一共12人,除了两位已经退休,其他都是在职人员。“一年多前,我们的成员多数都是社区里的五六十岁退休、近退休人士;现在可不一样了,新增加的成员里,不少都是年轻的在职人员,只要工作调剂得过来,都会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志愿活动。”

  新加入生命关怀社的都是些什么人?有外企白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医护工作者,甚至,还有几位大学在校生。据介绍,70多人中,最小的才19岁,是一名在宁波读大学的90后广东妹子。志愿者们都对她刮目相看,年龄小小的她,去看望老人、陪伴聊天,做得勤勉又积极。

  1 张孝杰:跟死亡打交道,不容易

  瘦削的身材、黑色夹克、花白头发,71岁的张孝杰看上去精神干练。家住南门街道迎春社区的他,是北斗心灵生命关怀社第一组的组长。

  “自关怀社成立以来,经我手送走的老人,已经有30多位了。每一位,都像是老朋友,回想起来都很不舍。”事实上,张孝杰开始走上临终关怀志愿者之路却远在50年前。自21岁那年亲手料理了师傅的身后事之后,就常有人因为临终陪伴、操办后事的事求助于张孝杰,而他也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统统有求必应,分文不收。

  老孙是一名62岁的肝癌患者,因为生病,家里的钱都花光了,房子也没了,与妻子离婚,儿子也不再往来。老孙最后的愿望是再与他们见一见。“怎么办?人家都说,去找张师傅。”如此口碑传递,让张孝杰接下了这个案子。

  见到张孝杰,老孙好像要把一世的眼泪都喷涌出来。“莫哭,莫哭,敬老院我帮你联系好了,咱有地方可以去。”张孝杰坐在老孙的对面,拉着他的手,紧紧盖上被子,当自己兄弟一样地安慰。

  走出病房,张孝杰给老孙的儿子打了个电话。“我说,没父亲给你生命,就没有你今天了。就算过去再有什么恩怨,以后父亲不在,你想后悔也没机会了。现在赶快来,老人也没什么牵挂,就是很想你。”连姑姑都劝不动的这个倔强孩子,最终还是来送别了父亲。遗愿得了,老孙安然离世。

  “跟死亡打交道,太不容易了。”40多年来的临终关怀经历,张孝杰见惯了死亡和别离,却仍是那么容易动情。记者采访间隙,他不时地抹眼泪,仿佛那送别的每一位都是自己亲人。“生命的长短,无法预计。但我相信,能够安心离开,是许多人对人生的最后期待。”

 [1] [2] 下一页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