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观海卫一座石桥最近成朋友圈里的网红 为什么?
稿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6-03-10 06:57:11 报料热线:81850000

  观海卫镇宓家埭小学的门口,有一座石桥。最近,它成了观海卫人朋友圈里的网红。

  为什么?因为这座桥上,有块特殊的基石——有人无意中发现,这是块道光年间的墓志。

  墓志的内容本身并没有太特别之处,但写墓志的人,有点牛——沈琛其,宁波帮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光绪版《慈溪县志》有他的列传。

  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独自拿出上万两银子,疏通三北主要港口古窑浦。

  石桥基石中发现的墓志

  撰写者是当地著名乡贤

  这块道光年间的墓志石块,在石桥桥墩西边最下面的基石上。

  基石的位置接近河面,附近也没有站立的地方,无法靠近。隔着河,记者能隐约看到一些斑驳的字迹。

  墓志长约130厘米,宽40厘米,高约30厘米,下方还雕饰了两朵如意云纹。虽然历经沧桑,字迹仍清晰可辨。

  墓志篇幅不长,记录的是墓主人的生平——墓主人叫王介眉,嘉庆壬申年出生,道光己酉年过世,年仅38岁,居住在慈北地区。

  从墓志看,他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事迹,只提到年轻的墓主人为人不设城府,待人友善。

  根据落款的时间来看,墓志写于道光三十年,即1850年,距今已有160多年。

  慈溪文管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没有查到墓主人的相关资料,但落款中的撰写人“沈琛其”,名字如雷贯耳——在观海卫一带,都听过他的名字。

  他是当地热心公益事业的乡贤,慷慨解难,兴修水利,平抑米价,帮扶济困,历来为人称颂。

  他出自大夫第家族

  是宁波帮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目前,观海卫的沈氏家族正在编修族谱,族人沈春达告诉记者,沈琛其属于师桥沈氏伦四房,这是一支比较特殊的房派,出了很多大人物。咸丰元年,他也是家族族谱的保管人之一。

  如今在沈师桥古镇的唐角斗、旧塘下、高店跟,还矗立着三幢规模较大的豪宅,分别称为“大夫第”、“金鸡门头”和“河下大屋”。

  这三幢建筑约建于清乾嘉年间,为当时三兄弟分别所建,乡民俗称“大夫第三兄弟”,分别代表清代三北一带的三个大家族:鸣鹤叶家、师桥沈家和掌起陈家,这三大家族分別以国药、银号、烟业起家,成为近代驰名的著名宁波帮大家族。

  而沈琛其,就是“大夫第”家族的一分子,族人称他为“亚溪公”。

  根据现有史料资料考证,“大夫第”家族是以布业和药业起家的,至第二代成为官宦之家,开做官又经商的红顶商人之路,在清乾隆年间创设银号(钱庄),可以说是宁波帮最早的银号(钱庄)创始家族,历第三代、第四代而至第五代,持续经营长达100余年,称得上是宁波帮早期的重要代表家族之一。

  传到沈琛其这一辈时,大夫第家族发展可谓达到了鼎峰,家族在上海、宁波等地均开办有钱庄等产业,拥有土地达万余亩,其中在上海浦东一带有良田6000余亩,是当地规模较大的地主,为此家族专门在浦东九浦开了一家南货店,主要为收地租而设。

  当时的沈琛其威望高到何种地步?有说法,他与浙江巡抚是兄弟,宁波府知府上任也要先拜访他。当时最轰动的一件事:当时宁波修志缺钱,沈琛其一人出钱资助。现在天一阁里存放的雍正版《宁波府志》介祉堂刻本,就是当年他出资修的,里面还有他写的序言。

  这么有名的乡绅,为什么会为年轻的墓主人撰写墓志?很可惜,因为民国修的一本沈氏族谱的失踪,沈琛其的过往,也都成了谜。

  他独自出资挖掘出的古窑浦

  如今成了著名的水蜜桃产地

  关于沈琛其的故事,有各种传说,其中一个还与古窑浦有关——光绪版《慈溪县志》有沈琛其的列传,其中提到了沈琛其出上万两银子独掘古窑浦的故事。

  现在的古窑浦村是以水蜜桃出名的——早在清光绪《慈溪县志》中就有记载: “桃有六月桃、七月桃,产北乡沙地曰海桃,七月熟,味最佳。”这北乡沙地,说的就是古窑浦一带。

  但在历史上,它却是以烧造陶瓷器皿而得名。

  古窑浦,原是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海退成陆过程中,沼泽海涂经山溪冲击,潮水泓落,天长日久自然形成的流沟。

  说是流沟,更像一条河,源头在掌起镇洪魏村南的白沙山,白沙山山高林密,郁郁苍苍,峰峦聚处,有甘溪顺流而下,穿村进入上快船江。自上快船江起,该溪流曲曲折折经三江舍(现古窑浦村)再向东北数里由五洞闸出海,长15.6公里,宽24米。因该水所过之戴家横泾桥旁,古有烧造陶瓷器皿的瓷窑,故称此为古窑浦。

  据1984年文物普查考证,此窑址时代为北宋晚期,当地村民称“20多年前这一带还有流散的青瓷碎片,掘河江时粘结的一叠叠碗常有掘起”。

  古窑浦在宋代,是三北青瓷与卤盐的主要航道。明嘉靖年间,上闸内的港口又成为观海卫的一个水军基地,在抗击倭寇、保卫海疆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清政府有限制地开放海禁,古窑港又成为三北地区唯一一个海关分口,为古老而封闭的三北大地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推动了当地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乾隆十六年(1751),当地筑利济塘,道光十五年(1835),建利济闸的同时,沈琛其捐款掘古窑浦,疏潦水入东海,由此古窑港口外延10余里。

  到了清咸丰十年(1860),有个叫虞三江的人逃荒于此,在古窑浦入海口开荒种地,在浦东搭草舍供长工休息,并在河边塘角广载桃树,人称“三江舍”或“桃园”。

  此后,有掌起、洋山、淹浦一带的农民逐年迁来赶海垦荒,人烟日盛,形成村落。因地处海滨,故又称为“海地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吴锦堂浚修二湖、四浦,古窑浦即是其中之一,“古窑浦”遂替代“三江舍”、 “海地舍”成为村名,并沿用至今。记者邹洪珊

编辑: 郭静

观海卫一座石桥最近成朋友圈里的网红 为什么?

稿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6-03-10 06:57:11

  观海卫镇宓家埭小学的门口,有一座石桥。最近,它成了观海卫人朋友圈里的网红。

  为什么?因为这座桥上,有块特殊的基石——有人无意中发现,这是块道光年间的墓志。

  墓志的内容本身并没有太特别之处,但写墓志的人,有点牛——沈琛其,宁波帮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光绪版《慈溪县志》有他的列传。

  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独自拿出上万两银子,疏通三北主要港口古窑浦。

  石桥基石中发现的墓志

  撰写者是当地著名乡贤

  这块道光年间的墓志石块,在石桥桥墩西边最下面的基石上。

  基石的位置接近河面,附近也没有站立的地方,无法靠近。隔着河,记者能隐约看到一些斑驳的字迹。

  墓志长约130厘米,宽40厘米,高约30厘米,下方还雕饰了两朵如意云纹。虽然历经沧桑,字迹仍清晰可辨。

  墓志篇幅不长,记录的是墓主人的生平——墓主人叫王介眉,嘉庆壬申年出生,道光己酉年过世,年仅38岁,居住在慈北地区。

  从墓志看,他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事迹,只提到年轻的墓主人为人不设城府,待人友善。

  根据落款的时间来看,墓志写于道光三十年,即1850年,距今已有160多年。

  慈溪文管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没有查到墓主人的相关资料,但落款中的撰写人“沈琛其”,名字如雷贯耳——在观海卫一带,都听过他的名字。

  他是当地热心公益事业的乡贤,慷慨解难,兴修水利,平抑米价,帮扶济困,历来为人称颂。

  他出自大夫第家族

  是宁波帮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目前,观海卫的沈氏家族正在编修族谱,族人沈春达告诉记者,沈琛其属于师桥沈氏伦四房,这是一支比较特殊的房派,出了很多大人物。咸丰元年,他也是家族族谱的保管人之一。

  如今在沈师桥古镇的唐角斗、旧塘下、高店跟,还矗立着三幢规模较大的豪宅,分别称为“大夫第”、“金鸡门头”和“河下大屋”。

  这三幢建筑约建于清乾嘉年间,为当时三兄弟分别所建,乡民俗称“大夫第三兄弟”,分别代表清代三北一带的三个大家族:鸣鹤叶家、师桥沈家和掌起陈家,这三大家族分別以国药、银号、烟业起家,成为近代驰名的著名宁波帮大家族。

  而沈琛其,就是“大夫第”家族的一分子,族人称他为“亚溪公”。

  根据现有史料资料考证,“大夫第”家族是以布业和药业起家的,至第二代成为官宦之家,开做官又经商的红顶商人之路,在清乾隆年间创设银号(钱庄),可以说是宁波帮最早的银号(钱庄)创始家族,历第三代、第四代而至第五代,持续经营长达100余年,称得上是宁波帮早期的重要代表家族之一。

  传到沈琛其这一辈时,大夫第家族发展可谓达到了鼎峰,家族在上海、宁波等地均开办有钱庄等产业,拥有土地达万余亩,其中在上海浦东一带有良田6000余亩,是当地规模较大的地主,为此家族专门在浦东九浦开了一家南货店,主要为收地租而设。

  当时的沈琛其威望高到何种地步?有说法,他与浙江巡抚是兄弟,宁波府知府上任也要先拜访他。当时最轰动的一件事:当时宁波修志缺钱,沈琛其一人出钱资助。现在天一阁里存放的雍正版《宁波府志》介祉堂刻本,就是当年他出资修的,里面还有他写的序言。

  这么有名的乡绅,为什么会为年轻的墓主人撰写墓志?很可惜,因为民国修的一本沈氏族谱的失踪,沈琛其的过往,也都成了谜。

  他独自出资挖掘出的古窑浦

  如今成了著名的水蜜桃产地

  关于沈琛其的故事,有各种传说,其中一个还与古窑浦有关——光绪版《慈溪县志》有沈琛其的列传,其中提到了沈琛其出上万两银子独掘古窑浦的故事。

  现在的古窑浦村是以水蜜桃出名的——早在清光绪《慈溪县志》中就有记载: “桃有六月桃、七月桃,产北乡沙地曰海桃,七月熟,味最佳。”这北乡沙地,说的就是古窑浦一带。

  但在历史上,它却是以烧造陶瓷器皿而得名。

  古窑浦,原是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海退成陆过程中,沼泽海涂经山溪冲击,潮水泓落,天长日久自然形成的流沟。

  说是流沟,更像一条河,源头在掌起镇洪魏村南的白沙山,白沙山山高林密,郁郁苍苍,峰峦聚处,有甘溪顺流而下,穿村进入上快船江。自上快船江起,该溪流曲曲折折经三江舍(现古窑浦村)再向东北数里由五洞闸出海,长15.6公里,宽24米。因该水所过之戴家横泾桥旁,古有烧造陶瓷器皿的瓷窑,故称此为古窑浦。

  据1984年文物普查考证,此窑址时代为北宋晚期,当地村民称“20多年前这一带还有流散的青瓷碎片,掘河江时粘结的一叠叠碗常有掘起”。

  古窑浦在宋代,是三北青瓷与卤盐的主要航道。明嘉靖年间,上闸内的港口又成为观海卫的一个水军基地,在抗击倭寇、保卫海疆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清政府有限制地开放海禁,古窑港又成为三北地区唯一一个海关分口,为古老而封闭的三北大地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推动了当地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乾隆十六年(1751),当地筑利济塘,道光十五年(1835),建利济闸的同时,沈琛其捐款掘古窑浦,疏潦水入东海,由此古窑港口外延10余里。

  到了清咸丰十年(1860),有个叫虞三江的人逃荒于此,在古窑浦入海口开荒种地,在浦东搭草舍供长工休息,并在河边塘角广载桃树,人称“三江舍”或“桃园”。

  此后,有掌起、洋山、淹浦一带的农民逐年迁来赶海垦荒,人烟日盛,形成村落。因地处海滨,故又称为“海地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吴锦堂浚修二湖、四浦,古窑浦即是其中之一,“古窑浦”遂替代“三江舍”、 “海地舍”成为村名,并沿用至今。记者邹洪珊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