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8 08:07
图为贺友直去年4月在为家乡美术爱好者义务讲课。 (周燕波 陈红 摄) |
记者 周燕波 通讯员 陈红
3月16日晚,著名宁波籍连环画家贺友直在上海病逝。消息传来,贺老家乡———北仑新碶的亲友深感痛惜。17日一大早,北仑贺友直艺术馆馆长贺惠忠与新碶街道的代表驱车赴沪前去吊唁。当天晚上他回到宁波,当记者联系上他,刚提起贺老去世话题时,贺惠忠禁不住连声叹息:“贺老走得太快了,真是太可惜了!”他告诉记者,本来下月初贺老捐给浙江美术馆的50多件作品就要在艺术馆展出了,贺老早就答应到时一定过来参加开幕式。“本想着再过两三周又能碰面了,不料得到的竟是他去世的噩耗,唉!”贺惠忠沉痛地说。随后,他向记者回忆了贺老与家乡感情深厚的许多事例。
晚年在家乡买房居住
贺惠忠是贺老的本家晚辈,多年来跟贺老一家保持来往。他告诉记者,贺老虽然长年在上海生活,但他跟家乡的联系从没中断过。
因为在他心目中,北仑新碶的老家就是他的根脉之地。一开始,贺老回老家寄居在亲戚家里,后来贺老的老宅要拆迁了,他托贺惠忠张罗买房的事。贺惠忠曾向他推荐几个品质相对较好的小区,都被他否决了,执意要买那个在老宅拆迁地上建造的房子。其实那个小区档次并不高,在新碶当地属于很普通的一个小区,但贺老就看中“老宅原址”这点。最终贺老买下了一套70平方米左右的单元房。
2001年,当一切手续办妥,贺惠忠把房产证、钥匙交给他时,老人显得很激动:“我贺友直终于也有新房住了!”房子不算大,但贺老显得相当满足:“蛮好!比我上海住的那套房子强多了!”也许在贺老的心里,房子的新与旧、大与小其实都无关紧要,最主要的就是在这里他似乎能依稀看到老屋的影子,闻到自己儿时岁月的气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自从2001年买了房子后,贺老回宁波的次数就更频繁了,每年清明节趁返乡祭祖扫墓之际,他携夫人在这里居住一段时间,短则半月,长则一两个月。走在新碶街头,贺老碰到熟人,总爱用家乡话跟人家打招呼、聊天,还得意地“炫耀”:“我是正宗北仑新碶头人哦!”他夫人谢慧剑说:“在上海,他身体感到不舒服时就想着回北仑,说来也奇怪,回老家住上几天,人就舒服了。”
贺惠忠说:“贺老的心里一直有种‘叶落归根’的故土观念。最近一段时间跟他闲聊时,他好几次提到‘离世’的话题,也流露过自己百年之后安息故乡的念头。”
回报家乡无私慷慨
贺老十分关心、支持家乡的文化事业建设。2002年4月,贺老向北仑区博物馆、图书馆捐赠了一批作品。当听说新碶街道正在抢救日益消亡的民间文化时,当时已年届九旬的他拿起画笔,根据儿时记忆,于2003年底创作完成《新碶老街风情录》,并将原稿悉数捐赠给北仑博物馆。以后,他又陆续向北仑区档案馆、图书馆、学校等单位捐献画作、证书、资料等。2010年,位于新碶街道西塘河路的贺友直艺术馆落成开放,贺老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又为艺术馆捐献了一批画作、书籍、证件、照片、资料等。去世当天,他还在跟宁波美术馆的人商量捐献作品、展览的事宜。
每次回家乡时,贺老还不忘给家乡的美术爱好者义务授课。他讲的课深入浅出,风趣幽默,课堂上不时响起笑声、掌声。听众每次都是意犹未尽。去年4月9日,他又一次趁清明返乡扫墓之际,来到贺友直艺术馆为家乡的美术爱好者举办义务讲座。据说这已是他连续第四次为乡亲们义务讲课。当时记者前去采访,发现九十高龄的他竟然站着一口气讲了足足两小时。
新碶街道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贺老多次在家乡讲课,却从不收一分钱,不吃一顿饭。有一次,街道提出送点纪念品给他以表心意,他却一口拒绝:“不行!你们要送我东西的话,我就不来了。”
去年11月宁波举行读书周活动,贺老应邀来到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做讲座。据贺惠忠说,其实去年下半年开始贺老的身体状况已不太好,医院也去了好多次。当时家人担心他来宁波出席活动是否吃得消。但贺老表示,其他地方的活动可以推,自己家乡的文化活动一定要支持的。当时在“天一讲堂”做讲座时,人们看到贺老侃侃而谈,机智幽默的风格仍然不变,精神、气色似乎还不错,但活动结束回上海后不久,他因劳累过度又病倒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缓过来。
贺老对金钱名利看得很淡、很轻,生活十分简朴、低调。他在上海居住的那套老房子仅有40平方米,多少人劝他换一套新房子,住得宽敞些。但贺老不为所动,一直坚守在那个被他戏称为“一室四厅”(兼具客厅、餐厅、画室、卧室四大功能)的蜗居里。然而,贺老对乡亲们却出手大方、慷慨。2011年,贺友直获得“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称号,上海市政府奖励他10万元奖金。拿到这笔奖金后,他托贺惠忠把钱捐给自己的母校———新碶小学的贫寒学子,还特意嘱托一定要把钱落实到具体的捐助学生身上。“当时我还劝他自己也留一点,好好改善一下生活。然而他却坚持要全部捐出。”贺惠忠回忆道。贺老当时说:“我90岁的人了,钱对我来说没啥意义,对有需要的人来说那才有意义。”2011年秋天,贺老回北仑新碶参加了捐赠仪式,看到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领到钱后,他笑得比得奖时还开心。
编辑: 杜寅
- 医院边治疗边加价 患者钱不够被迫写欠条
- 落马官员庭审自辩:女儿特立独行坑了爹
- 官员严重违纪被通报:拿了害怕退了不甘
- 记者卧底号贩:排队一宿赚百元(图)
- "百色性侵案"受害女学生曾欲买刀复仇
- 韩媒称朝鲜发射1枚弹道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