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0 07:57
洪茜茜绘
洪茜茜绘
“手快有,手慢无!”在亲朋好友的微信群里发个红包,大伙抢着玩,这原本是一个活跃气氛、增进感情的游戏活动。然而,原本是移动社交和娱乐相结合产物的“抢红包”,经由一些人不断创新玩法,几乎让其滑向了新型“网瘾”和网络犯罪的深渊:抢红包“神器”、红包赌博、红包诈骗等。这些变味“游戏”的出现,要么在打法律的擦边球,要么在背后埋着“坑”,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
如何让变味的微信“红包游戏”回归正途?除了警方要严厉打击其延伸出来的各种新型网络犯罪外,还需要加强科普,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拒绝参与此类违法活动。
警惕抢红包“神器”
日前,有网友在本地一论坛上发帖,讲述了他跟“抢红包机器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前不久他加入了一个兴趣爱好微信群,里面全国各地的人都有,人气很旺。然而,他注意到这个群里大家抢红包的速度快得令人费解,经常一个分为10份的红包基本上3秒钟就被抢完。
起初大家也没在意,直到有一天群里有人发错了红包,请求两名抢到者归还,可没人回应。之后群主出面帮忙讨要,但当事人仍无回复。后来有人做了试验,发现这两名网友每次都能抢到红包,可是从未发过言,由此判断对方很有可能使用了抢红包“神器”。
随着微信红包越来越火,抢红包软件开始大行其道。尤其是在今年春节期间,各大手机厂商及硬件厂商为了方便手机用户抢红包,纷纷在系统层面发力,推出各类抢红包软件。在淘宝网上,一些卖家还公开销售特制版软件,自称可以自动规避最小红包,大大提高手气。
抢红包软件确实有可能让你“领先一步”,但其中的风险成本不可小觑。去年10月初,鄞州邱隘就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件。来甬打工的贵州人小陈因为手气差,群里抢到的红包总是最小的,因而不时被群友取笑。10月6日晚,他听说网上有售抢红包软件,于是他便上网搜索,并相中了一款能自动抢红包并且抢大红包的“高科技”软件。然而,对方以各种理由要求先交钱,最后小陈总共被骗4300元。
其实,所谓的“神器”都是忽悠人的,抢到的红包金额是随机的,软件几乎控制不了。另外,有些“神器”植入了流氓软件、后门程序或者盗号木马,用于盗取当事人的网银及个人信息。记者就在淘宝网上搜索一下,有买家在售后评价中留言:软件不仅不能用,安装后微信号及微信零钱全部被盗。
“最重要的,用了外挂软件,感觉红包就变味了。之前大家抢红包,无非是乐呵乐呵,增进一下感情,现在用专门软件抢红包,感觉就是为了钱,而且就一点小钱,何必呢?”市民张先生吐槽说。他说出了不少市民的心声,认为抢红包软件的出现破坏了游戏规则,使得原本的娱乐活动也变味了,再加上背后暗藏的风险,不得不令人警惕。
赌博、诈骗侵入红包
如今,微信犯罪已从最原始的“摇一摇”诈骗“升级”成更多种形式、更为复杂的新型网络犯罪,微信红包同样没能幸免。
除了上述所说的“抢红包软件”成诈骗工具之外,还有各种“问题红包”。前段时间,网友“小熊熊”向鄞州警方报案,称他价值数万元的手游账户被盗。此前他曾在百度贴吧上看到有人在发“红包”做推广,称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能获得可观的游戏币。扫了二维码,不仅没有获得所谓的游戏币,几天后他发现游戏也登录不了了,这才意识到可能被人种下了“木马”。
民警说,在日常办案中发现市民常会被“坑”的“问题红包”有四类:第一类,领取时要求输入个人信息的,这种“红包”目的不纯,不是为了诈骗,就是为了广告推销;第二类,领取前要分享链接,或者要求邀请好友之类的,这极有可能是商家的“吸粉”策略,并且所谓的“红包”不兑现的可能性极大;第三类,高额“红包”,由于单个微信红包最高限额为200元,如果收到类似于“666”“888”之类的红包,基本可以确定是假的;第四类,木马“红包”,简介很诱人,点开链接却发现一片空白,甚至手机出现延迟、卡机等状况,此时可能遭遇了木马程序盗取用户信息。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