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孩子在学校被人打了 要教他打回去吗?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6-13 07:17:00报料热线:81850000

  超半数接受调查的读者表示

  防止校园欺凌需要一套能落到实处的制度

  宁波晚报公众微信号的问卷调查,共有413人填写了问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浮出水面进入公众视野的校园欺凌事件仅仅是极少数,更多的伤害在风平浪静的外表下被隐瞒、被掩饰、被遗忘,但痛苦却一直留在当事人心里,甚至影响到其成年。

  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五成读者表示身边发生过校园欺凌

  问卷的第一项,“在您(或您的孩子)身边是否发生过校园欺凌?”有超过5成的读者选择了“发生过”,近15%的读者选择“多次发生”或“经常发生”,仅有8%的读者选择了“从来没有”。

  什么是“校园欺凌”,每个人的定义可能都不一样。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认为,“校园欺凌”不是一个法律上的用语,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法律罪名。一般指肢体和心理及精神上的侵害,主要发生于在校学生之间的行为。

  “你认为以下哪些可以成为校园欺凌?”在400多人参与的调查中,“给别人起侮辱性的外号、造谣污蔑、讽刺、挖苦”,“向别人要钱、收保护费”、“威胁、恐吓、尾随一个人”,“让别人做苦力活、跑腿、做作业”,“鼓励、排挤某个同学,集体不跟TA玩”,“直接动手打人、群殴”等选项都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

  “未必真的要被打伤送医院才算被欺凌,很多都是心理上的,比如被孤立、被威胁、恐吓,或者被强迫做事情。这些事情老师和家长并不知道,被欺凌的人自己也忍过去了,伤害却一直影响到其成年。”宁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心理咨询科负责人张子霁告诉记者。

  他遇到最严重的患者张平(化名)因为校园欺凌在退学两年后患上了轻度抑郁症,需要药物治疗。

  张平是初三那年突然不愿去上学的,觉得读书没意思。张子霁跟他沟通了很久才发现真正的原因———他因为长得矮小,经常被班上一些男生欺负,因为性格内向,成绩也不是很好,所以老师也不怎么关注他,所有的委屈无人可诉。

  张子霁建议,当孩子突然出现厌学情绪、睡眠出现障碍、或者上厕所习惯改变时,家长要留心是不是在校受到了欺负。

  暴力倾向大多来源于家庭

  到底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根据读者们填写的问卷,欺凌者中脾气暴躁蛮横的学生和拉帮结派的学生最多,各占了三成以上。而身体瘦弱和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最容易被欺负。

  “帮派”现象其实在校园里并不鲜见,有的简单一些,只是班级里的“小团体”。微博红人王悦微老师曾处理过这样一个事件,当事者是两个女孩,一个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都很出挑,另一个则成绩比较差,默默无闻,很老实。成绩好的学生,常常逼迫这个成绩差的女生买东西给她吃,还差遣她去做各种事情。如果对方拒绝,她就以开除出小团体来威胁。

  在成人眼里,那也不过是孩子之间的玩闹。被欺负的那个女孩因为成绩不够好,连受了委屈也要被批评,而且是来自亲人的批评,孩子心灰意冷,一直暗暗忍受。所以,这些小矛盾小纠纷,慢慢成为孩子们校园生活中的一种潜在规则。

  张子霁告诉记者,最容易成为受欺凌者的,是班级里“被拒绝的学生”,他们往往不被关注,缺乏必要的社交能力,或内心有些自卑。

  “暴力倾向大多来源于家庭,孩子会模仿,一有不顺心的事就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另外,他们往往得不到环境的认可,所以通过欺负别人找到一种优越感和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张子霁说,很多欺凌者内心深处也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他们好像控制不了自己。

  张子霁认为,欺凌者缺少的是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有的还缺少同理心。他们不是纯粹的恶人,人性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如果恶得不到抑制,就会慢慢吞噬别人的恐惧长大,不动声色地掩盖了善良。“如果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没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己情绪的宣泄,最终会选择暴力这种方式。”

  能不能防范于未然?

  到底如何才能有效防止校园欺凌的产生?有半数以上的读者选择了“按照相关法规,教育部门要建立预警、发现、报告和惩戒校园欺凌的体系”。他们认为,一种落到实处的制度,比单纯加强教育和管理行之有效。

  “很多家长都教孩子打回去,可有的时候打回去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把事情闹大。”这名读者说,学校有没有反欺凌的氛围很重要,如果老师没有及时为受害者主持公道,以暴制暴就会成为解决欺凌的方法,校园欺凌便难以休止。

  王悦微老师说,小学生有天然的向师性。在小学阶段,很多孩子之间的纠纷不难处理,只要老师多些耐心,多花点精力。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往往对孩子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但在读者留言中,也有老师表达无奈:对于中学生来说,老师能做的大多只是口头教育,要求向被害人赔礼道歉,既不能劝退也不能开除学生,因此也没有有效的威慑力。

  与校园欺凌的严重程度相比,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理过轻。不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反家庭暴力法》,都旨在解决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施加暴力的问题,对于未成年人之间实施的暴力、侮辱行为却都没有涉及。

  目前,关于要不要为此专门立法,业内还有争论。有专家认为,“防治欺凌事件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预防在先、防欺凌于未然’。在应对校园欺凌方面,家长、老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公安部门、医疗部门及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区等,应该形成合力。”

  □宁波晚报记者胡珊 樊卓婧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 孙研

孩子在学校被人打了 要教他打回去吗?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6-13 07:17:00

  超半数接受调查的读者表示

  防止校园欺凌需要一套能落到实处的制度

  宁波晚报公众微信号的问卷调查,共有413人填写了问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浮出水面进入公众视野的校园欺凌事件仅仅是极少数,更多的伤害在风平浪静的外表下被隐瞒、被掩饰、被遗忘,但痛苦却一直留在当事人心里,甚至影响到其成年。

  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五成读者表示身边发生过校园欺凌

  问卷的第一项,“在您(或您的孩子)身边是否发生过校园欺凌?”有超过5成的读者选择了“发生过”,近15%的读者选择“多次发生”或“经常发生”,仅有8%的读者选择了“从来没有”。

  什么是“校园欺凌”,每个人的定义可能都不一样。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认为,“校园欺凌”不是一个法律上的用语,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法律罪名。一般指肢体和心理及精神上的侵害,主要发生于在校学生之间的行为。

  “你认为以下哪些可以成为校园欺凌?”在400多人参与的调查中,“给别人起侮辱性的外号、造谣污蔑、讽刺、挖苦”,“向别人要钱、收保护费”、“威胁、恐吓、尾随一个人”,“让别人做苦力活、跑腿、做作业”,“鼓励、排挤某个同学,集体不跟TA玩”,“直接动手打人、群殴”等选项都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

  “未必真的要被打伤送医院才算被欺凌,很多都是心理上的,比如被孤立、被威胁、恐吓,或者被强迫做事情。这些事情老师和家长并不知道,被欺凌的人自己也忍过去了,伤害却一直影响到其成年。”宁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心理咨询科负责人张子霁告诉记者。

  他遇到最严重的患者张平(化名)因为校园欺凌在退学两年后患上了轻度抑郁症,需要药物治疗。

  张平是初三那年突然不愿去上学的,觉得读书没意思。张子霁跟他沟通了很久才发现真正的原因———他因为长得矮小,经常被班上一些男生欺负,因为性格内向,成绩也不是很好,所以老师也不怎么关注他,所有的委屈无人可诉。

  张子霁建议,当孩子突然出现厌学情绪、睡眠出现障碍、或者上厕所习惯改变时,家长要留心是不是在校受到了欺负。

  暴力倾向大多来源于家庭

  到底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根据读者们填写的问卷,欺凌者中脾气暴躁蛮横的学生和拉帮结派的学生最多,各占了三成以上。而身体瘦弱和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最容易被欺负。

  “帮派”现象其实在校园里并不鲜见,有的简单一些,只是班级里的“小团体”。微博红人王悦微老师曾处理过这样一个事件,当事者是两个女孩,一个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都很出挑,另一个则成绩比较差,默默无闻,很老实。成绩好的学生,常常逼迫这个成绩差的女生买东西给她吃,还差遣她去做各种事情。如果对方拒绝,她就以开除出小团体来威胁。

  在成人眼里,那也不过是孩子之间的玩闹。被欺负的那个女孩因为成绩不够好,连受了委屈也要被批评,而且是来自亲人的批评,孩子心灰意冷,一直暗暗忍受。所以,这些小矛盾小纠纷,慢慢成为孩子们校园生活中的一种潜在规则。

  张子霁告诉记者,最容易成为受欺凌者的,是班级里“被拒绝的学生”,他们往往不被关注,缺乏必要的社交能力,或内心有些自卑。

  “暴力倾向大多来源于家庭,孩子会模仿,一有不顺心的事就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另外,他们往往得不到环境的认可,所以通过欺负别人找到一种优越感和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张子霁说,很多欺凌者内心深处也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他们好像控制不了自己。

  张子霁认为,欺凌者缺少的是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有的还缺少同理心。他们不是纯粹的恶人,人性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如果恶得不到抑制,就会慢慢吞噬别人的恐惧长大,不动声色地掩盖了善良。“如果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没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己情绪的宣泄,最终会选择暴力这种方式。”

  能不能防范于未然?

  到底如何才能有效防止校园欺凌的产生?有半数以上的读者选择了“按照相关法规,教育部门要建立预警、发现、报告和惩戒校园欺凌的体系”。他们认为,一种落到实处的制度,比单纯加强教育和管理行之有效。

  “很多家长都教孩子打回去,可有的时候打回去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把事情闹大。”这名读者说,学校有没有反欺凌的氛围很重要,如果老师没有及时为受害者主持公道,以暴制暴就会成为解决欺凌的方法,校园欺凌便难以休止。

  王悦微老师说,小学生有天然的向师性。在小学阶段,很多孩子之间的纠纷不难处理,只要老师多些耐心,多花点精力。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往往对孩子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但在读者留言中,也有老师表达无奈:对于中学生来说,老师能做的大多只是口头教育,要求向被害人赔礼道歉,既不能劝退也不能开除学生,因此也没有有效的威慑力。

  与校园欺凌的严重程度相比,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理过轻。不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反家庭暴力法》,都旨在解决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施加暴力的问题,对于未成年人之间实施的暴力、侮辱行为却都没有涉及。

  目前,关于要不要为此专门立法,业内还有争论。有专家认为,“防治欺凌事件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预防在先、防欺凌于未然’。在应对校园欺凌方面,家长、老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公安部门、医疗部门及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区等,应该形成合力。”

  □宁波晚报记者胡珊 樊卓婧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