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3 09:03


这是刚出土的擂鼓瓮金锤吗? (网友“又是五色鸟”摄)

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重现宁海?
见习记者潘璐璐
近日,网友“又是五色鸟”在宁海本地论坛发帖:擂鼓瓮金锤惊现宁海街头。这个闪亮亮的标题激起了记者的好奇心,擂鼓瓮金锤是个什么家伙?宁海也有出土文物了吗?
好家伙,看图目测,两个金属制品浑然是巨大的陀螺,上面还刻着螺旋花纹。看这锈迹斑斑,粘满泥土的样子,颇有出土文物的风范。果不其然,网友们一看到这图就脑洞大开,说什么的都有。
网友“又是五色鸟”说:这个“擂鼓瓮金锤”是在乐购超市前拍到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将照片发到网上,调侃一下。他留言,难道说经过1400多年后,隋唐“四猛四绝十三杰”、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重现宁海?大家以后在街上看到生得嘴尖缩腮,一头黄毛束在中间,戴一顶乌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十二岁的小孩,要小心了!
网友“老豆”戏说,难道发现古墓了?稍微靠谱点的网友则猜测是钻山洞的钻头。那么,这巨型陀螺的真实用途到底是什么?小记翻阅各大搜索网站,终于找到了形似的哥们。
原来,这家伙就是个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铁钻头,专门用于非开挖工程。在我县不少工程中,非开挖技术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一种铺设管道的施工手段。如网友所见的中山路电缆铺设,西子国际、宁东开发区等多项工程都运用了非开挖技术,用于铺设污水管、电缆管、水管等。
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记者来到工程现场,见到了正在施工的技术人员李师傅,他告诉记者,网友拍摄的“金刚锤”,就是中山路电缆铺设工程所运用的非开挖技术的钻头,这项工程中运用了直径300厘米到900厘米的多个钻头,网友所拍摄的钻头直径为700厘米。
“非开挖技术即不开挖地面进行施工,如针对繁忙的中山路施工,我们从地下开挖就不影响交通,不破坏路面,更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李师傅介绍,非开挖技术能穿越公路、铁路、河流,甚至能在建筑物底下5米深处穿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施工方法。记者在现场看到,铺设管道的上部土层至少保留了1米的厚度,能保持原有的承重力。路面也没有出现塌陷、开裂等状况,行人及车辆在路面通过不受施工影响。
除了减少对城市生活的影响,非开挖技术还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在通道打通后,管道由钻头牵引铺设。根据钻头上的信号系统,工人只需在路面上操作就能指引钻头的前进方向,无需下到通道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因此,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施工安全,非开挖技术都值得推广。
编辑: 孙研

- 太原机场航班滑行中退回 乘客:有人要免费升舱
- 改名复古 有地方争当“西门庆故里”
- 外卖送餐员行业调查:月薪4000元
- 男子故意制造"电梯惊魂" 骗女孩手机
- 男子酒后摔破头 将血抹在引擎盖碰瓷
- IS宣称对夜总会枪击案负责 美官方称仍需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