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鄞州姜山的沈母故居成了“营造大亨”沈祝三在家乡绝唱
稿源: 宁波晚报   2016-07-04 07:07:00报料热线:81850000

  老宅天井

  破损的罗马柱

  发现沈祝三

  沈祝三是谁?可能很多宁波人对他并不熟悉。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他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20世纪30年代,作为建筑商,双目失明后的沈祝三,宁愿亏本,依旧倾囊建造武汉大学,其诚信精神让人感动。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现在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保单位。

  两层三进的民国老宅,有罗马柱、百叶窗,曾经还有空中回廊……昨天,我市知名民间文保人士杨古城向记者证实,经近段时间考证,在鄞州姜山镇发现的这幢沈母故居,系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营造大亨”沈祝三在宁波家乡建造的仅存建筑。但可惜的是,这幢建筑迄今还没被列入历史建筑名录进行保护。

  其实,早在2009年,鄞州区文保部门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就已注意到了这幢由沈祝三建造的民国时代的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老宅。但考虑到这幢房子的原貌大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符合历史建筑申报的相关标准,因此当初没有将它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1877年,沈祝三出生在鄞南茅山沈风水村,他幼年丧父,只读了几年私塾就去学木工。后随舅父到上海,从小木匠成长为名扬天下的建筑商。但在家乡宁波,至少在2014年以前,沈祝三的名字还鲜为人知。2014年3月1日,甬剧《筑梦》在宁波大剧院首演。《筑梦》讲的就是沈祝三的故事,这个被称为“民国武汉第二大商人”的宁波人,曾在武汉承建了无数大楼。

  上周末,记者随杨古城前往沈风水村。有村民告诉记者:“沈祝三本人是有名的建筑商,他给母亲造的房子能不好吗?房子第一进原来有9米多高,当年从奉化西坞望过来,一眼就能看到这幢房子。还有,罗马柱和百叶窗,在当年看来可都是稀罕物啊!”现在老宅里仍有好几户人家居住着。尽管这座老宅的风华已经大不如前,但老宅不仅凝聚了沈祝三的一片孝心,也沉淀着沈祝三这位宁波帮人士注重诚信、爱国爱乡的可贵精神。杨古城呼吁,不仅要对建筑本身进行修缮保护,更重要的是,现在应该深入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让宁波帮的精神泽被后世。

  邂逅

  文保志愿者考证沈母故居

  在宁波的乡土,有一群民间文保志愿者,他们自费在乡野进行考察,寻访散落在民间的人文史迹,杨古城就是其中之一。5月29日中午,杨古城等11位文保志愿者来到了姜山镇沈风水村,他们知道这里是沈祝三的故里,且有一幢民国老宅。志愿者们找到了沈母故居,发现这幢老宅的原貌虽然留存不多了,但是依稀可见它当年的规模和结构。杨古城说,当时他惊呆了:“在鄞州,民国时代的房子并不少见,但是整体规模这么大的以前还真没见过。老宅有三进,有罗马柱和百叶窗,还有空中回廊!”

  回家后,78岁的杨古城开始查找地方史料,想知道这个房子的建造年代和沈祝三的文字资料,但在宁波、鄞县以及姜山的新编方志中,均缺少关于沈祝三的介绍。新编《姜山镇志·教育》仅记有沈祝三于1911年在村中建“沈氏私立志成初等小学堂”让子弟读书等事情。

  文保志愿者中的年轻志愿者则在网上查找沈祝三的信息,发现更多的是关于沈祝三在汉口的资料。3天后,文保志愿者们写了一份考查研究报告提交给了鄞州区文管办,提出了一些建议。

  现状

  百年故居已多处受损

  上周末,记者与杨古城再次到沈风水村走访,从沈祝三的孙子和村人处了解了更多情况。

  记者在现场看到,老宅第一进的五间房子,只有中间的一间半房子隐约可见原貌,残存的红砖罗马柱上的浮雕已破损,有的地方还被涂上了黑漆。居住在老宅里的邬女士说:“我舅舅在土改时分得一间,后来在没有粮食吃的时候,舅舅将房顶上的部分砖拆下来,卖了换粮食吃。”邬女士家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搬进老宅的,那时老宅已经很破旧了,她家在老宅的基础上进行了翻新。

  老宅的东边墙壁保存相对完整一些,青砖和红砖间或装饰着门楣,但是墙边的百叶窗早已不能正常关闭了。从东边侧门进入老宅的天井,可以看到第二进的房子,和前面的西式风格不同,后面的房子是中式的木建筑,但是在二楼的走廊上,铸铁装饰件又是西方元素。储水的水缸占据了天井的大部分空地,野草在庭院里蔓延。风吹日晒,木构建上的朱漆大部分已经剥落。

  当天,沈祝三的孙子沈惠尔特意从奉化赶到了老宅。1943年生,从小在老宅里长大的沈惠尔对老宅的原貌记忆犹新。他介绍,老宅约建于1918年,原来有围墙,主体建筑原有三进,第一进是红砖罗马柱西式风格,第二进是木质的中式建筑,第三进是配套的灶头间。主体建筑的前边是花园,后边是雇工的居住间,西边是祠堂和义学校舍,东边是工坊。如今,周边建筑都不复存在了,主体建筑也多处被改建。第一进的空中回廊被改建后已经难以看见原貌,第二进残存的木质回廊部分也不能走人了。

  呼吁

  挖掘和弘扬沈祝三精神

  近日,文保志愿者们专门写了一篇题为《近代名人沈祝三故里亟待抢救尽早保护》的考察报告。该报告中说,沈祝三在汉口的名气很大,但是家乡人对这位著名的建筑商和他的业绩知之不多。1918年,沈祝三带着建筑队,从武汉到宁波,在奉化江的渡口上岸,给不愿去武汉居住的老母亲盖房。因此,孝子沈祝三,在故里有口皆碑。当年,除了为母亲建造老宅,沈祝三还在附近渡口建了大型凉亭,供村民避雨乘凉,还在村里办义学让子弟读书。文保志愿者们建议,当地政府应该尽快对跟沈祝三有关的遗迹、史料等进行梳理,最好筹建陈列室,并为“沈祝三故里”立碑立牌。

  鄞州区文管办负责人说,沈母故居不仅具有建筑价值,更具有人文价值。诚信、务实、慈善、重教、勇于开拓……沈祝三身上体现出来的这些优秀品质,可谓是宁波商帮精神的一个缩影。这些优秀品质,在当今时代更有学习、弘扬的价值。他认为,沈母故居可以作为历史建筑进行申报、保护和利用,并已建议镇里进行申报。

  姜山镇党委委员严频燕也表达了类似的意见。她告诉记者,现在重新审视这幢老宅,人们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更多的是关注建筑背后的人文精神和宁波帮人士的家国情怀。目前,姜山镇已经邀请了区规划和文保部门对沈母故居进行现场查看,规划部门下一步将请专家进一步对该老宅进行评估。她说,保护老宅需要综合考量,姜山镇政府愿意和相关部门一起努力,挖掘和展示沈祝三的事迹,以弘扬宁波帮人士的爱国爱乡、诚信奉献的精神。

  老宅外墙

  沈惠尔在老宅内讲述爷爷的故事。

  口述

  孙子沈惠尔:

  沈家老宅处处彰显爷爷孝心

  沈惠尔说,太祖母有两个儿子,爷爷是老大,老宅大约建于1918年,那时爷爷在武汉经营汉协盛营造厂已经10年了,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想将太祖母接到武汉去。但由于太祖母难舍故土,爷爷就带了图纸和工人,从汉口、福建运来了高大的杉木以及一些进口的建材,在家乡的窑厂里烧制了砖瓦,给太祖母建了这幢大房子。爷爷用最好的建材为太祖母打造了这间大房子:房门上的锁是从英国进口的“司必灵”锁,现在还可以使用;罗马柱上还残存着精美的浮雕;从福建运来的9米多长的杉木柱经历了近百年风雨依然牢固。最难得的是,考虑到江南多雨,因此特意在房子的二楼上建有空中回廊,以连接第一进和第二进,让太祖母在落雨天不走湿路。而他的父亲作为爷爷的长子,被留在了家乡照顾太祖母。

  与老宅相伴了40多年,尽管沈惠尔现在不再居住在老宅里,但他对老宅仍有一种不舍的情怀。他表示,沈母故居如果能被保护,将是一件幸事。

  村史研究者:

   我追寻他的足迹而被感动

  正在为沈风水村做村文化礼堂陈列工作的陈江波,对沈祝三做过专门的研究。他说,在家乡的土地上追寻沈祝三的足迹,不禁深深地被这位“营造大亨”的家国情怀所打动。

  陈江波说,沈祝三不仅创办了汉协盛营造厂,还购买了运输卡车、货船,自办建筑材料厂,不断延伸产业链。他在家乡开办的大成窑厂是武汉阜成砖瓦厂的分部。大成的砖瓦除了供应本地外,还会通过水运运往汉口、福建等地。现在,在沈风水村的西边,有个窑头自然村,就是当年的大成窑厂位置所在。村民习惯上还是把大成叫作阜成,阜成的8公斤砖比当时其他的砖都要重一些,他收集到了几块阜成的砖瓦,到时要放到村文化礼堂里去陈列。

  “你能想象在民国时期,一个小乡村里就有路灯了吗?”陈江波说,“沈风水村在民国时期就有路灯,是当年这里第一个有路灯的村庄。沈祝三与村民沈绶之等人捐资成立了天灯会,在河边、小弄等比较黑暗的地段,浇筑高五尺的灯杆,顶端放置有玻璃护罩的油灯,并统一购买洋油做燃料。天灯配有梯子,有村民专门进行管理和维护。”

  通过走访,陈江波还发现了沈祝三在家乡的更多义举。1911年,在汉口致富后,沈祝三在家乡捐资办了义学。当时在姜山一带仅有两所义学,一所在走马塘,另一所就是沈风水村沈祝三创办的义学。江水通达,连接了汉口和鄞县。在家乡的东江渡口,沈祝三的建筑队建造了水泥埠头,并在附近建造一个大型凉亭,供往来的村民避雨乘凉。至今,村中有老人还记得凉亭当年的样子。此外,对于愿意到汉口去打拼的乡亲,沈祝三总是热情提携,带他们出去闯荡新天地。

  为了丰富村文化礼堂的陈列,陈江波还专门到武汉,去探访了当年汉协盛在武汉的总部,拍摄了部分汉协盛在汉口建造的老建筑图片。

  记者陈爱红/文张海华/摄通讯员陈珂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陈奉凤

鄞州姜山的沈母故居成了“营造大亨”沈祝三在家乡绝唱

稿源: 宁波晚报 2016-07-04 07:07:00

  老宅天井

  破损的罗马柱

  发现沈祝三

  沈祝三是谁?可能很多宁波人对他并不熟悉。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他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20世纪30年代,作为建筑商,双目失明后的沈祝三,宁愿亏本,依旧倾囊建造武汉大学,其诚信精神让人感动。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现在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保单位。

  两层三进的民国老宅,有罗马柱、百叶窗,曾经还有空中回廊……昨天,我市知名民间文保人士杨古城向记者证实,经近段时间考证,在鄞州姜山镇发现的这幢沈母故居,系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营造大亨”沈祝三在宁波家乡建造的仅存建筑。但可惜的是,这幢建筑迄今还没被列入历史建筑名录进行保护。

  其实,早在2009年,鄞州区文保部门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就已注意到了这幢由沈祝三建造的民国时代的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老宅。但考虑到这幢房子的原貌大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符合历史建筑申报的相关标准,因此当初没有将它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1877年,沈祝三出生在鄞南茅山沈风水村,他幼年丧父,只读了几年私塾就去学木工。后随舅父到上海,从小木匠成长为名扬天下的建筑商。但在家乡宁波,至少在2014年以前,沈祝三的名字还鲜为人知。2014年3月1日,甬剧《筑梦》在宁波大剧院首演。《筑梦》讲的就是沈祝三的故事,这个被称为“民国武汉第二大商人”的宁波人,曾在武汉承建了无数大楼。

  上周末,记者随杨古城前往沈风水村。有村民告诉记者:“沈祝三本人是有名的建筑商,他给母亲造的房子能不好吗?房子第一进原来有9米多高,当年从奉化西坞望过来,一眼就能看到这幢房子。还有,罗马柱和百叶窗,在当年看来可都是稀罕物啊!”现在老宅里仍有好几户人家居住着。尽管这座老宅的风华已经大不如前,但老宅不仅凝聚了沈祝三的一片孝心,也沉淀着沈祝三这位宁波帮人士注重诚信、爱国爱乡的可贵精神。杨古城呼吁,不仅要对建筑本身进行修缮保护,更重要的是,现在应该深入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让宁波帮的精神泽被后世。

  邂逅

  文保志愿者考证沈母故居

  在宁波的乡土,有一群民间文保志愿者,他们自费在乡野进行考察,寻访散落在民间的人文史迹,杨古城就是其中之一。5月29日中午,杨古城等11位文保志愿者来到了姜山镇沈风水村,他们知道这里是沈祝三的故里,且有一幢民国老宅。志愿者们找到了沈母故居,发现这幢老宅的原貌虽然留存不多了,但是依稀可见它当年的规模和结构。杨古城说,当时他惊呆了:“在鄞州,民国时代的房子并不少见,但是整体规模这么大的以前还真没见过。老宅有三进,有罗马柱和百叶窗,还有空中回廊!”

  回家后,78岁的杨古城开始查找地方史料,想知道这个房子的建造年代和沈祝三的文字资料,但在宁波、鄞县以及姜山的新编方志中,均缺少关于沈祝三的介绍。新编《姜山镇志·教育》仅记有沈祝三于1911年在村中建“沈氏私立志成初等小学堂”让子弟读书等事情。

  文保志愿者中的年轻志愿者则在网上查找沈祝三的信息,发现更多的是关于沈祝三在汉口的资料。3天后,文保志愿者们写了一份考查研究报告提交给了鄞州区文管办,提出了一些建议。

  现状

  百年故居已多处受损

  上周末,记者与杨古城再次到沈风水村走访,从沈祝三的孙子和村人处了解了更多情况。

  记者在现场看到,老宅第一进的五间房子,只有中间的一间半房子隐约可见原貌,残存的红砖罗马柱上的浮雕已破损,有的地方还被涂上了黑漆。居住在老宅里的邬女士说:“我舅舅在土改时分得一间,后来在没有粮食吃的时候,舅舅将房顶上的部分砖拆下来,卖了换粮食吃。”邬女士家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搬进老宅的,那时老宅已经很破旧了,她家在老宅的基础上进行了翻新。

  老宅的东边墙壁保存相对完整一些,青砖和红砖间或装饰着门楣,但是墙边的百叶窗早已不能正常关闭了。从东边侧门进入老宅的天井,可以看到第二进的房子,和前面的西式风格不同,后面的房子是中式的木建筑,但是在二楼的走廊上,铸铁装饰件又是西方元素。储水的水缸占据了天井的大部分空地,野草在庭院里蔓延。风吹日晒,木构建上的朱漆大部分已经剥落。

  当天,沈祝三的孙子沈惠尔特意从奉化赶到了老宅。1943年生,从小在老宅里长大的沈惠尔对老宅的原貌记忆犹新。他介绍,老宅约建于1918年,原来有围墙,主体建筑原有三进,第一进是红砖罗马柱西式风格,第二进是木质的中式建筑,第三进是配套的灶头间。主体建筑的前边是花园,后边是雇工的居住间,西边是祠堂和义学校舍,东边是工坊。如今,周边建筑都不复存在了,主体建筑也多处被改建。第一进的空中回廊被改建后已经难以看见原貌,第二进残存的木质回廊部分也不能走人了。

  呼吁

  挖掘和弘扬沈祝三精神

  近日,文保志愿者们专门写了一篇题为《近代名人沈祝三故里亟待抢救尽早保护》的考察报告。该报告中说,沈祝三在汉口的名气很大,但是家乡人对这位著名的建筑商和他的业绩知之不多。1918年,沈祝三带着建筑队,从武汉到宁波,在奉化江的渡口上岸,给不愿去武汉居住的老母亲盖房。因此,孝子沈祝三,在故里有口皆碑。当年,除了为母亲建造老宅,沈祝三还在附近渡口建了大型凉亭,供村民避雨乘凉,还在村里办义学让子弟读书。文保志愿者们建议,当地政府应该尽快对跟沈祝三有关的遗迹、史料等进行梳理,最好筹建陈列室,并为“沈祝三故里”立碑立牌。

  鄞州区文管办负责人说,沈母故居不仅具有建筑价值,更具有人文价值。诚信、务实、慈善、重教、勇于开拓……沈祝三身上体现出来的这些优秀品质,可谓是宁波商帮精神的一个缩影。这些优秀品质,在当今时代更有学习、弘扬的价值。他认为,沈母故居可以作为历史建筑进行申报、保护和利用,并已建议镇里进行申报。

  姜山镇党委委员严频燕也表达了类似的意见。她告诉记者,现在重新审视这幢老宅,人们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更多的是关注建筑背后的人文精神和宁波帮人士的家国情怀。目前,姜山镇已经邀请了区规划和文保部门对沈母故居进行现场查看,规划部门下一步将请专家进一步对该老宅进行评估。她说,保护老宅需要综合考量,姜山镇政府愿意和相关部门一起努力,挖掘和展示沈祝三的事迹,以弘扬宁波帮人士的爱国爱乡、诚信奉献的精神。

  老宅外墙

  沈惠尔在老宅内讲述爷爷的故事。

  口述

  孙子沈惠尔:

  沈家老宅处处彰显爷爷孝心

  沈惠尔说,太祖母有两个儿子,爷爷是老大,老宅大约建于1918年,那时爷爷在武汉经营汉协盛营造厂已经10年了,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想将太祖母接到武汉去。但由于太祖母难舍故土,爷爷就带了图纸和工人,从汉口、福建运来了高大的杉木以及一些进口的建材,在家乡的窑厂里烧制了砖瓦,给太祖母建了这幢大房子。爷爷用最好的建材为太祖母打造了这间大房子:房门上的锁是从英国进口的“司必灵”锁,现在还可以使用;罗马柱上还残存着精美的浮雕;从福建运来的9米多长的杉木柱经历了近百年风雨依然牢固。最难得的是,考虑到江南多雨,因此特意在房子的二楼上建有空中回廊,以连接第一进和第二进,让太祖母在落雨天不走湿路。而他的父亲作为爷爷的长子,被留在了家乡照顾太祖母。

  与老宅相伴了40多年,尽管沈惠尔现在不再居住在老宅里,但他对老宅仍有一种不舍的情怀。他表示,沈母故居如果能被保护,将是一件幸事。

  村史研究者:

   我追寻他的足迹而被感动

  正在为沈风水村做村文化礼堂陈列工作的陈江波,对沈祝三做过专门的研究。他说,在家乡的土地上追寻沈祝三的足迹,不禁深深地被这位“营造大亨”的家国情怀所打动。

  陈江波说,沈祝三不仅创办了汉协盛营造厂,还购买了运输卡车、货船,自办建筑材料厂,不断延伸产业链。他在家乡开办的大成窑厂是武汉阜成砖瓦厂的分部。大成的砖瓦除了供应本地外,还会通过水运运往汉口、福建等地。现在,在沈风水村的西边,有个窑头自然村,就是当年的大成窑厂位置所在。村民习惯上还是把大成叫作阜成,阜成的8公斤砖比当时其他的砖都要重一些,他收集到了几块阜成的砖瓦,到时要放到村文化礼堂里去陈列。

  “你能想象在民国时期,一个小乡村里就有路灯了吗?”陈江波说,“沈风水村在民国时期就有路灯,是当年这里第一个有路灯的村庄。沈祝三与村民沈绶之等人捐资成立了天灯会,在河边、小弄等比较黑暗的地段,浇筑高五尺的灯杆,顶端放置有玻璃护罩的油灯,并统一购买洋油做燃料。天灯配有梯子,有村民专门进行管理和维护。”

  通过走访,陈江波还发现了沈祝三在家乡的更多义举。1911年,在汉口致富后,沈祝三在家乡捐资办了义学。当时在姜山一带仅有两所义学,一所在走马塘,另一所就是沈风水村沈祝三创办的义学。江水通达,连接了汉口和鄞县。在家乡的东江渡口,沈祝三的建筑队建造了水泥埠头,并在附近建造一个大型凉亭,供往来的村民避雨乘凉。至今,村中有老人还记得凉亭当年的样子。此外,对于愿意到汉口去打拼的乡亲,沈祝三总是热情提携,带他们出去闯荡新天地。

  为了丰富村文化礼堂的陈列,陈江波还专门到武汉,去探访了当年汉协盛在武汉的总部,拍摄了部分汉协盛在汉口建造的老建筑图片。

  记者陈爱红/文张海华/摄通讯员陈珂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