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宁波帮代表人物应昌期先生的围棋人生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2016-07-24 09:14:38报料热线:81850000
应昌期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应昌期生前最喜欢的一幅照片

  “围棋人生——应昌期诞辰一百周年特别展”正在宁波帮博物馆举行,展览从应昌期年少时的围棋复兴梦说起,展现了他将围棋作为终身事业,大力推广围棋的执着信念。作为宁波帮的代表人物之一,应昌期不仅成功地创办了企业,并捐资助学造福桑梓,更是全力把围棋推向世界,发明了“计点制”比赛规则,投巨资创办了“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其义举被后人铭记。

  记者 陈晓旻 

  少年立志 复兴围棋

  “我一生三分从事实业,七分致力围棋。”这是应昌期先生对自己的评价。

  应昌期先生的儿子、台湾应氏集团总裁、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应明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围棋是父亲从小酷爱的活动,并在以后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父亲认为,围棋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可是日本人居然以围棋故乡自居,岂不欺人太甚!于是他立下宏愿:尽毕生之力,振兴围棋事业,弘扬民族文化。”

  应先生与围棋的不解之缘,要从他的少年时代说起。

  应昌期,1917年出生于慈城。他的围棋生涯从5岁那年在父亲任职的中城小学开始。“围棋没什么好学的,我一生一世都没学过。小时候就是见老师在树下对棋,觉得蛮有意思,多看看慢慢就学会了,完全是无师自通嘛。”

  就是这个自称没学过围棋的人,却在12岁那年一举拿下慈溪县围棋比赛冠军,成了名闻乡里的少年天才。

  1932年春天,因家境困顿,16岁的应昌期被迫从慈湖商校辍学,只身远走上海谋生。他先是在统源银行做练习生,凭着勤奋与悟性,很快便升级为正式行员。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应昌期白天上班,晚上潜心练习围棋。

  每逢休息日,他经常步行至虹口日本人开的专业出售棋书和棋具的书店浏览,又常去日本人的棋院看棋。日本人下棋时安静肃穆的氛围以及精湛的棋艺,无不使应昌期感到中国围棋的没落。此时的他萌生一个强烈的念头:我将来别的可以不干,但围棋改革的大事一定要做。

  应昌期开始为实现自己的围棋复兴梦而行动,他写信给上海《新闻报》,建议举办棋赛和开设围棋专栏,《新闻报》主笔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很快在报上开辟围棋专栏,一时成为上海滩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年创业 美梦成真

  后来,应昌期考入福建省银行,1946年由福建转至台湾,供职台湾银行18年。47岁那年,他辞去银行职务,开始投身实业,以其“点铁成金”的经营能力,先后创办利华羊毛、国泰化工、益华沙拉油、国华海洋企业及国际票券公司等。

  应昌期并不满足于在台湾本土的发展,他还将目光瞄向海外市场。1973年,利华澳洲公司成立。后又收购一家澳洲的老牌公司,成立“吉期”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信心倍增的他又将目标锁定在美洲。1983年,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印科公司”成立,主要由其子应明皓主事,公司在美国取得的成功成为应昌期一生中最得意的一笔。

  事业成功的应昌期并没有忘记年少时立下的誓言,他在自述中写道:“我不要名,也不要利,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做有益于发展围棋的每一件事,这是我的梦,我的一生没有虚度。”为了实现这个梦,他开始倾尽全力发展祖国的围棋事业,振兴中国围棋。

  1983年,他捐资1亿元新台币在台北创建了“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 

  1984年,他创办了首届世界青少年围棋赛,此后该项赛事每年在世界各大都市举行。应昌期还在中国内地赞助了许多比赛,并赠送了大量的棋具。

  1985年,应昌期和他的基金会首先设立“世界电脑围棋赛”,邀请世界各地顶尖的电脑围棋高手角逐。

  1990年,出资举办欧洲“应氏杯”围棋赛。次年,又举办了美洲“应氏杯”围棋赛。

  1999年,应昌期和他的基金会捐资1.6亿元人民币、在上海建立的“应昌期围棋学校”竣工,并举行开学典礼。

  当然,在应昌期所做的一切中,最值得称道的,当属已连续举办八届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了。1988年,第一届“应氏杯”正式开赛,冠军奖金高达40万美元,是迄今为止所有围棋赛中的最高奖金额,比赛每4年举行一次。应昌期曾毫不掩饰地表示,创办这个比赛就是为了让中国棋手能拿一个世界冠军。可惜的是,在他有生之年,都未能见到这一幕。直到2005年3月6日,中国棋手常昊以3:1击败韩国崔哲瀚,夺得“应氏杯”冠军,这才算是了却了先生的遗愿。

  应昌期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发明了“计点制”围棋规则。自1973年到1996年,他潜心钻研,倾注极大心血于《应氏棋规》一书。应氏棋规精妙绝伦,内容丰富,可用四字歌诀概括:手分虚实,气尽提取,变穷打劫,子空皆第,除穷任择,气定死活,劫分争搅,填满计点。迄今为止“计点制填满法”达到了“绝无判例”“几无和棋”的目标。

  造福桑梓 传承创新

  应明皓说,父亲最佩服诺贝尔,认为“钱的最佳用法就是生前和死后都在用,并且能够用在自己愿意用的事情上”。父亲对钱的看法是,用不掉就不是你的,赚到的钱就是要回报给社会。应明皓说他和父亲的感情特别深,父亲去世前曾对他说,一定要把应氏杯办下去。

  “我们只要还有财力、能力,就一定要支持围棋,这是先父的遗训,我一直都记着。我也可以说,只要有应明皓在,应氏杯就一定要继续下去。”只要一提起父亲,应明皓的神情立即肃然庄重。

  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近20年来,应明皓对应氏杯尽心尽力,事必躬亲。每届应氏杯共要花费160万美元,全部由应昌期围棋基金会出资。当年应昌期先生斥资1亿元新台币建立基金会,应氏杯花销如此庞大,仅仅靠基金会的利息承担得起吗?应明皓回答说,肯定是不够的,为了维持应氏杯的正常进行,需要尽量去多挣钱。

  1988年9月3日,第一届“应氏杯”在北京的初赛刚一结束,应昌期就赶回阔别了43年的故乡———慈城。在参观完母校中城小学之后,就提出捐资140万美元重建事宜。中城小学落成后,又捐资450万元人民币在旁边建造了一座“倡碁幼儿园”,“倡碁”即“倡棋”,意在倡盛围棋。而后为重建慈湖中学,他又先后捐资8000多万元。

  其间,应昌期还在家乡投巨资办实业,创建了利华羊毛工业公司、现代建材公司等。应明皓说:“父亲叮嘱我们,在家乡办实业的赢利,决不带走,要全部用于当地办实事。”1997年3月,已身患重病的应昌期仍惦念家乡的建设,决定再捐资150万美元重建保黎医院。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他仍时时刻刻惦念重建医院的规划与实施,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用最佳方案。

  “遗憾的是,父亲于1997年8月27日离世,没有赶上新保黎医院的落成典礼。”

  应明皓说,父亲对家乡的热爱也深深地影响着他,自己除了在家乡继续投资和捐资助学之外,还子承父业,创建了世界大学生围棋联合会和世界大学生围棋锦标赛,积极支持在美国名校推广围棋。如果说“应氏杯”赛开启了围棋走向世界的新纪元,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努力,职业围棋世界大赛越办越多,中国围棋在世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围棋已成为当今世界极有影响力的智力运动。

编辑: 陈晓怡

宁波帮代表人物应昌期先生的围棋人生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2016-07-24 09:14:38

应昌期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应昌期生前最喜欢的一幅照片

  “围棋人生——应昌期诞辰一百周年特别展”正在宁波帮博物馆举行,展览从应昌期年少时的围棋复兴梦说起,展现了他将围棋作为终身事业,大力推广围棋的执着信念。作为宁波帮的代表人物之一,应昌期不仅成功地创办了企业,并捐资助学造福桑梓,更是全力把围棋推向世界,发明了“计点制”比赛规则,投巨资创办了“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其义举被后人铭记。

  记者 陈晓旻 

  少年立志 复兴围棋

  “我一生三分从事实业,七分致力围棋。”这是应昌期先生对自己的评价。

  应昌期先生的儿子、台湾应氏集团总裁、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应明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围棋是父亲从小酷爱的活动,并在以后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父亲认为,围棋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可是日本人居然以围棋故乡自居,岂不欺人太甚!于是他立下宏愿:尽毕生之力,振兴围棋事业,弘扬民族文化。”

  应先生与围棋的不解之缘,要从他的少年时代说起。

  应昌期,1917年出生于慈城。他的围棋生涯从5岁那年在父亲任职的中城小学开始。“围棋没什么好学的,我一生一世都没学过。小时候就是见老师在树下对棋,觉得蛮有意思,多看看慢慢就学会了,完全是无师自通嘛。”

  就是这个自称没学过围棋的人,却在12岁那年一举拿下慈溪县围棋比赛冠军,成了名闻乡里的少年天才。

  1932年春天,因家境困顿,16岁的应昌期被迫从慈湖商校辍学,只身远走上海谋生。他先是在统源银行做练习生,凭着勤奋与悟性,很快便升级为正式行员。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应昌期白天上班,晚上潜心练习围棋。

  每逢休息日,他经常步行至虹口日本人开的专业出售棋书和棋具的书店浏览,又常去日本人的棋院看棋。日本人下棋时安静肃穆的氛围以及精湛的棋艺,无不使应昌期感到中国围棋的没落。此时的他萌生一个强烈的念头:我将来别的可以不干,但围棋改革的大事一定要做。

  应昌期开始为实现自己的围棋复兴梦而行动,他写信给上海《新闻报》,建议举办棋赛和开设围棋专栏,《新闻报》主笔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很快在报上开辟围棋专栏,一时成为上海滩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年创业 美梦成真

  后来,应昌期考入福建省银行,1946年由福建转至台湾,供职台湾银行18年。47岁那年,他辞去银行职务,开始投身实业,以其“点铁成金”的经营能力,先后创办利华羊毛、国泰化工、益华沙拉油、国华海洋企业及国际票券公司等。

  应昌期并不满足于在台湾本土的发展,他还将目光瞄向海外市场。1973年,利华澳洲公司成立。后又收购一家澳洲的老牌公司,成立“吉期”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信心倍增的他又将目标锁定在美洲。1983年,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印科公司”成立,主要由其子应明皓主事,公司在美国取得的成功成为应昌期一生中最得意的一笔。

  事业成功的应昌期并没有忘记年少时立下的誓言,他在自述中写道:“我不要名,也不要利,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做有益于发展围棋的每一件事,这是我的梦,我的一生没有虚度。”为了实现这个梦,他开始倾尽全力发展祖国的围棋事业,振兴中国围棋。

  1983年,他捐资1亿元新台币在台北创建了“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 

  1984年,他创办了首届世界青少年围棋赛,此后该项赛事每年在世界各大都市举行。应昌期还在中国内地赞助了许多比赛,并赠送了大量的棋具。

  1985年,应昌期和他的基金会首先设立“世界电脑围棋赛”,邀请世界各地顶尖的电脑围棋高手角逐。

  1990年,出资举办欧洲“应氏杯”围棋赛。次年,又举办了美洲“应氏杯”围棋赛。

  1999年,应昌期和他的基金会捐资1.6亿元人民币、在上海建立的“应昌期围棋学校”竣工,并举行开学典礼。

  当然,在应昌期所做的一切中,最值得称道的,当属已连续举办八届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了。1988年,第一届“应氏杯”正式开赛,冠军奖金高达40万美元,是迄今为止所有围棋赛中的最高奖金额,比赛每4年举行一次。应昌期曾毫不掩饰地表示,创办这个比赛就是为了让中国棋手能拿一个世界冠军。可惜的是,在他有生之年,都未能见到这一幕。直到2005年3月6日,中国棋手常昊以3:1击败韩国崔哲瀚,夺得“应氏杯”冠军,这才算是了却了先生的遗愿。

  应昌期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发明了“计点制”围棋规则。自1973年到1996年,他潜心钻研,倾注极大心血于《应氏棋规》一书。应氏棋规精妙绝伦,内容丰富,可用四字歌诀概括:手分虚实,气尽提取,变穷打劫,子空皆第,除穷任择,气定死活,劫分争搅,填满计点。迄今为止“计点制填满法”达到了“绝无判例”“几无和棋”的目标。

  造福桑梓 传承创新

  应明皓说,父亲最佩服诺贝尔,认为“钱的最佳用法就是生前和死后都在用,并且能够用在自己愿意用的事情上”。父亲对钱的看法是,用不掉就不是你的,赚到的钱就是要回报给社会。应明皓说他和父亲的感情特别深,父亲去世前曾对他说,一定要把应氏杯办下去。

  “我们只要还有财力、能力,就一定要支持围棋,这是先父的遗训,我一直都记着。我也可以说,只要有应明皓在,应氏杯就一定要继续下去。”只要一提起父亲,应明皓的神情立即肃然庄重。

  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近20年来,应明皓对应氏杯尽心尽力,事必躬亲。每届应氏杯共要花费160万美元,全部由应昌期围棋基金会出资。当年应昌期先生斥资1亿元新台币建立基金会,应氏杯花销如此庞大,仅仅靠基金会的利息承担得起吗?应明皓回答说,肯定是不够的,为了维持应氏杯的正常进行,需要尽量去多挣钱。

  1988年9月3日,第一届“应氏杯”在北京的初赛刚一结束,应昌期就赶回阔别了43年的故乡———慈城。在参观完母校中城小学之后,就提出捐资140万美元重建事宜。中城小学落成后,又捐资450万元人民币在旁边建造了一座“倡碁幼儿园”,“倡碁”即“倡棋”,意在倡盛围棋。而后为重建慈湖中学,他又先后捐资8000多万元。

  其间,应昌期还在家乡投巨资办实业,创建了利华羊毛工业公司、现代建材公司等。应明皓说:“父亲叮嘱我们,在家乡办实业的赢利,决不带走,要全部用于当地办实事。”1997年3月,已身患重病的应昌期仍惦念家乡的建设,决定再捐资150万美元重建保黎医院。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他仍时时刻刻惦念重建医院的规划与实施,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用最佳方案。

  “遗憾的是,父亲于1997年8月27日离世,没有赶上新保黎医院的落成典礼。”

  应明皓说,父亲对家乡的热爱也深深地影响着他,自己除了在家乡继续投资和捐资助学之外,还子承父业,创建了世界大学生围棋联合会和世界大学生围棋锦标赛,积极支持在美国名校推广围棋。如果说“应氏杯”赛开启了围棋走向世界的新纪元,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努力,职业围棋世界大赛越办越多,中国围棋在世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围棋已成为当今世界极有影响力的智力运动。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