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08:01
日前,《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出炉。这份规划对浙江未来新型城市化发展作了详致说明:城市化发展目标是什么,如何一步一步推进,各大城市怎样定位发展,记者一一为你解读。
浙江城市化现状
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5539万人,常住人口城市化水平达6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1%)约10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浙江非农业人口年均增加1.11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15.5万,“十二五”期末,户籍城市化水平达51.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
同时,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经济加快发展,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地位逐步提升。省域中心城市发展势头良好,美丽县城、县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城市化结构形态更为合理。2015年全省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030.46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浙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城乡收入比约为2.07︰1,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全面进入全民养老医保时代。
“十三五”浙江新型城市化发展目标:
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同步提升
新型城市化健康有序推进,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5%左右,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城市用地效率显著提升,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
区域协同和城乡一体化水平更高
优化形成“一体两翼”的空间格局,都市区建设明显提速,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布局更加合理,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市极核功能大幅提升,杭州、宁波等城市的创新功能和国际化水平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特色强县、小城市和特大镇。
城市经济创新力进一步增强
城市经济实现提质增效,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作用明显增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优化,产出效率显著提升。
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绿色、智慧、人文的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更广、质量更优,城市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程度提高,建成较为完善的浙江特色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
城乡环境品质显著改善
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劣Ⅴ类水质断面和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PM2.5浓度明显下降,能源、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深化,人口管理、土地管理、公共服务、投融资、生态环境、都市区协调发展等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农村居民各类权益平等保障体制机制,推进全省城乡发展进入更高水平的全面融合阶段。
“十三五”新型城市化建设部分指标(到2020年):
常住人口城市化率:70%左右
户籍人口城市化率:55%左右
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到100%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受益覆盖率:≥25%
县城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95%
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50%
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100%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规划》明确,坚持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人为本,分区域、分领域、分步骤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适宜的城镇就业生活,逐步向市民转化。
在空间上,按照全省生产力布局和地区承载力,以沿海平原地区、舟山群岛新区和内陆丘陵盆地等重点开发区域为重点,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迁移集聚。
在区域上,把都市区范围内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保持适度落户规模和节奏,以差别化的落户政策为手段,优化人口结构和空间布局。
在人群引导上,优先推进有需求、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在同等条件下,把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工作年限较长以及举家外迁、基本融入当地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优先纳入市民化梯队。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
优化城市化空间布局
实施主体功能区、都市区和“小县大城”三大空间结构优化战略,科学引导城乡生产力合理布局。
全力建设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加快集聚高端要素、高端产业,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带动周边县区、特色小城市、卫星城镇的一体化发展。
《规划》提出,杭州充分利用举办G20峰会和亚运会的契机,扩大全球影响力,全力打造国际化门户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争取创建国家级中心城市。
宁波、舟山、温州、义乌分别依托港口经济圈、舟山群岛新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做强基于全球分工的优势产业,建设以港航物流、贸易信息、虚拟金融为特色的国际枢纽城市。
金华—义乌都市区要着力推进金华、义乌相向聚合发展,打造丝路枢纽、商贸之都、智造强市、文化名城,加快建成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全省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形成全省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湖州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特色产业集聚区、创业创新先行区、城乡统筹样板区、幸福民生和谐区。
嘉兴加快建设浙江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长三角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
绍兴加快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生态宜居水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
舟山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岛、对外开放门户岛、海洋产业集聚岛、国际生态休闲岛和海上花园城,争取设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
台州加快打造现代化港湾都市区和国际智造名城、海上丝路港城、山海宜居美城。
衢州加快打造国家休闲区、现代田园城、南孔灵秀地,建设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核心城市、浙皖赣闽省际中心城市、美丽浙江重要生态屏障。
丽水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际生态旅游城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
发展大城市,也要培育小城市。“十三五”期间,浙江将大力培育新生小城市,以特大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为重点,培育一批新生小城市。赋予强镇与人口经济规模相适应的县级管理权限,不断提高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实现由镇向城转变。
《规划》同时明确浙江未来将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紧凑、绿色、智慧、人文的新型城市,打造特色彰显的浙派美丽新农村。同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创新规划管理,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编辑: 陈奉凤
- 青海门源突降“鸡蛋大”冰雹 车窗玻璃被砸毁
- 北京地铁信号故障修复 运营逐步恢复
- 9岁女孩被当成兔子射杀 涉案3人被刑拘
- 8龄童患世界级罕见病 母亲捡垃圾筹钱
- 老人在儿子下班路上等2小时:回家没意思
- 日公开钓鱼岛“警备”视频 专家:又一版“中国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