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有花园有水池 姜山一幢民国大宅历经84年保存完好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10-25 07:11:00报料热线:81850000

20世纪30年代,陈家的家人在宅前的留影,现在已成为珍贵的老照片。

老宅的花园中有精美水池。

  在鄞州区姜山镇东南部的陈鑑桥村,有一批保存较好的民国建筑,有84年历史的阿房就是其中之一。文保部门和当地镇政府已经关注了这批民国建筑群,并有意进行保护和利用,想把阿房等列为文保点。记者昨天了解到,作为阿房的实际管理者,80岁的陈家麟老人表示愿意让渡使用权,让阿房作为某种类型的博物馆或用于其他公益。

  建筑面积近900平方米,花园水池一应俱全

  在陈家麟老人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阿房。阿房建筑面积有近900平方米,除了一幢两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洋房外,还配有花园、水池。很多建筑都是正门朝南,但是阿房的正门朝东。阿房的地面上有的铺设着红色的地砖,地砖色泽依然艳丽,地面平整如初。陈家麟说,凡是铺红色地砖的地方都是走道。沿着雕刻精美的木楼梯走上二楼,穿过走道,进入一个小房间,房间里的地面上隐约可见当年铺设过地板的痕迹。陈家麟说,就在这间小房间里,他和祖母一起居住了13年。

  当初,这座宅子建造时配置了四个抽水马桶。陈家麟说,它们是宁波最早的抽水马桶。马桶使用的是二楼屋顶上收集的雨水。这些雨水经过下水管道流到一楼,汇聚到围墙边的水渠里(水渠高约半米,面积有四五平方米,常年蓄水。水渠边有两口深井,天旱水渠干涸,可从深井取水补充到水渠里),再使用人工压缩方式将水输送到二楼楼顶上的小水池里,小水池里的水供一楼二楼的抽水马桶使用。

  老人放弃美国绿卡,回国精心打理老宅

  建造阿房的是双胞胎兄弟陈成德和陈成能,他们在上海从事建筑业发家后,于1932年在家乡为母亲建造了这幢气派的房子。阿房一度被收归国有,在1987年又被归还给了陈家后人。陈家麟是陈成能的儿子,现在是阿房的实际管理者。

  陈家麟说,父亲1978年在上海去世了,伯父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香港去世,而陈家的后人,在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到了美国和香港定居,他也曾在美国居住。老宅归还给陈家后,陈家麟委托一位亲戚看护,自己每年都会回老宅看看。2005年回老宅时,他看到院子里杂草丛生,老宅有十多处漏水,台风天积水有30多厘米高……再这样下去,老宅有可能要倒塌了,他决定每年都回老宅暂住一段时间,并计划对老宅进行修理。

  2006年,陈家麟身兼泥工、油漆工、水电工,对老宅做了一次大修。他在二楼的楼顶上重新铺设了防水材料,漏水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又开始给老宅灭白蚁。2010年,他终于找到了白蚁窝,彻底灭掉了白蚁。

  在美国居住的日子里,陈家麟常常会梦见老宅。2012年,他下定决心放弃了美国绿卡,回国长期守护老宅。他和妻子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基本上足不出户,把大量时间都花在老宅的打理上。

  文保部门认为阿房具有保护价值

  记者从鄞州区文管办了解到,阿房是私人房产,还没有列入历史建筑名录,不属于文保点。不过有关部门正在对它进行考察评估,有意予以保护。

  宁波市文博学会特聘专家杨古城看了阿房后说,阿房的顶层出檐板用了简化的雀替(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以利于屋顶承重。主入口两旁立柱増显房屋的雄峙和气派,立柱面拉罗马式直线,贴上洋式梅园石雕板,做工精致;房屋的主体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洋砖及梅园石,材料搭配科学合理;花园圆形水池土洋结合,下层干砌茶条石,上层围墙浆砌叠砖,历经84年风雨完好如初,体现当时工匠做工的严谨性。

  鄞州区文保部门有关人士认为,阿房是比较独特的民国中晚期建筑,具有西方现代派风范,它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顶等洋工艺的使用延伸了建筑空间,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融合民族风格,庭院水池造型都是中国园林营造法式。阿房是鄞东南独树—帜的民国建筑典范,具有保护价值。

  陈家麟说,陈家的后人中,有20多人对老宅有继承权,他只是其中一员。他认为,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的老宅不仅仅属于陈家,也属于整个社会。他希望政府能够把老宅作为文物保护下来,而他愿意让渡使用权,让阿房作为某种类型的博物馆或用于其他公益。

  村里还有一批珍贵的民国建筑

  除了阿房外,陈鑑桥村还有坤房、福房等民国建筑。与阿房毗邻的坤房由两处大型院落连体而成,还拥有一个私家码头。福房在村子的东南角,现存的门楼平顶上建有两座拜占庭式水泥亭子。这些珍贵的民国建筑和村子里的古桥、祠堂等其他传统建筑一起,构成了形态丰富的建筑群,把一段近现代历史凝固在了乡村的土地上。

  文保部门已经建议当地政府对上述建筑群综合考虑进行保护和利用,并建议结合历史,有的建筑可打造成博物馆,有的则可以打造成特色景点。

  今年年初,姜山镇政府组织业内人士走访了这批民国建筑群,并在今年5月和9月,将它们推荐为文保点和历史建筑提交给相关部门报审。

  延伸阅读

  阿房建造人曾承建很多建筑

  在上世纪20年代,陈成德和陈成能跟随叔叔到上海做建筑生意,两人后来成立了成泰营造厂,一起在上海承建了很多建筑。最为人知的是承建当时亚洲最大的体育场馆———上海市体育场工程(现江湾体育场),工程中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等都是按当时的国际标准设计的。而在游泳池的水面下池壁安装强光放射灯泡,在当时的上海是首创。建设期间,因碰上美国工人大罢工,部分原材料不能及时运到,陈成能垫出巨资,工程如期完成。上海市体育场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后来由原上海市工务局组织修复,成泰营造厂获得修建权。

  在南京,成泰营造厂承建了南京中国国货银行。

  抗日战争爆发后,成泰营造厂从南京撤至江西,在赣州建造黄金机场跑道,然后迁至成都,建造新津机场滑行道。抗战胜利后,成泰营造厂承接了航空系统的诸多工程,如上海龙华机场的候机室、停机坪,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航校等。

  上海解放后,成泰营造厂承建了上海的北站铁路局大楼。1952年,陈成德联络了复兴新、陆生泰等7家营造厂合资成立七泰营造厂,赴北京承建了外经部、建设部大楼。

  □宁波晚报记者陈爱红 通讯员范丁杰陈江波/文 记者张海华/摄

编辑: 孙研

有花园有水池 姜山一幢民国大宅历经84年保存完好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10-25 07:11:00

20世纪30年代,陈家的家人在宅前的留影,现在已成为珍贵的老照片。

老宅的花园中有精美水池。

  在鄞州区姜山镇东南部的陈鑑桥村,有一批保存较好的民国建筑,有84年历史的阿房就是其中之一。文保部门和当地镇政府已经关注了这批民国建筑群,并有意进行保护和利用,想把阿房等列为文保点。记者昨天了解到,作为阿房的实际管理者,80岁的陈家麟老人表示愿意让渡使用权,让阿房作为某种类型的博物馆或用于其他公益。

  建筑面积近900平方米,花园水池一应俱全

  在陈家麟老人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阿房。阿房建筑面积有近900平方米,除了一幢两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洋房外,还配有花园、水池。很多建筑都是正门朝南,但是阿房的正门朝东。阿房的地面上有的铺设着红色的地砖,地砖色泽依然艳丽,地面平整如初。陈家麟说,凡是铺红色地砖的地方都是走道。沿着雕刻精美的木楼梯走上二楼,穿过走道,进入一个小房间,房间里的地面上隐约可见当年铺设过地板的痕迹。陈家麟说,就在这间小房间里,他和祖母一起居住了13年。

  当初,这座宅子建造时配置了四个抽水马桶。陈家麟说,它们是宁波最早的抽水马桶。马桶使用的是二楼屋顶上收集的雨水。这些雨水经过下水管道流到一楼,汇聚到围墙边的水渠里(水渠高约半米,面积有四五平方米,常年蓄水。水渠边有两口深井,天旱水渠干涸,可从深井取水补充到水渠里),再使用人工压缩方式将水输送到二楼楼顶上的小水池里,小水池里的水供一楼二楼的抽水马桶使用。

  老人放弃美国绿卡,回国精心打理老宅

  建造阿房的是双胞胎兄弟陈成德和陈成能,他们在上海从事建筑业发家后,于1932年在家乡为母亲建造了这幢气派的房子。阿房一度被收归国有,在1987年又被归还给了陈家后人。陈家麟是陈成能的儿子,现在是阿房的实际管理者。

  陈家麟说,父亲1978年在上海去世了,伯父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香港去世,而陈家的后人,在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到了美国和香港定居,他也曾在美国居住。老宅归还给陈家后,陈家麟委托一位亲戚看护,自己每年都会回老宅看看。2005年回老宅时,他看到院子里杂草丛生,老宅有十多处漏水,台风天积水有30多厘米高……再这样下去,老宅有可能要倒塌了,他决定每年都回老宅暂住一段时间,并计划对老宅进行修理。

  2006年,陈家麟身兼泥工、油漆工、水电工,对老宅做了一次大修。他在二楼的楼顶上重新铺设了防水材料,漏水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又开始给老宅灭白蚁。2010年,他终于找到了白蚁窝,彻底灭掉了白蚁。

  在美国居住的日子里,陈家麟常常会梦见老宅。2012年,他下定决心放弃了美国绿卡,回国长期守护老宅。他和妻子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基本上足不出户,把大量时间都花在老宅的打理上。

  文保部门认为阿房具有保护价值

  记者从鄞州区文管办了解到,阿房是私人房产,还没有列入历史建筑名录,不属于文保点。不过有关部门正在对它进行考察评估,有意予以保护。

  宁波市文博学会特聘专家杨古城看了阿房后说,阿房的顶层出檐板用了简化的雀替(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以利于屋顶承重。主入口两旁立柱増显房屋的雄峙和气派,立柱面拉罗马式直线,贴上洋式梅园石雕板,做工精致;房屋的主体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洋砖及梅园石,材料搭配科学合理;花园圆形水池土洋结合,下层干砌茶条石,上层围墙浆砌叠砖,历经84年风雨完好如初,体现当时工匠做工的严谨性。

  鄞州区文保部门有关人士认为,阿房是比较独特的民国中晚期建筑,具有西方现代派风范,它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顶等洋工艺的使用延伸了建筑空间,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融合民族风格,庭院水池造型都是中国园林营造法式。阿房是鄞东南独树—帜的民国建筑典范,具有保护价值。

  陈家麟说,陈家的后人中,有20多人对老宅有继承权,他只是其中一员。他认为,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的老宅不仅仅属于陈家,也属于整个社会。他希望政府能够把老宅作为文物保护下来,而他愿意让渡使用权,让阿房作为某种类型的博物馆或用于其他公益。

  村里还有一批珍贵的民国建筑

  除了阿房外,陈鑑桥村还有坤房、福房等民国建筑。与阿房毗邻的坤房由两处大型院落连体而成,还拥有一个私家码头。福房在村子的东南角,现存的门楼平顶上建有两座拜占庭式水泥亭子。这些珍贵的民国建筑和村子里的古桥、祠堂等其他传统建筑一起,构成了形态丰富的建筑群,把一段近现代历史凝固在了乡村的土地上。

  文保部门已经建议当地政府对上述建筑群综合考虑进行保护和利用,并建议结合历史,有的建筑可打造成博物馆,有的则可以打造成特色景点。

  今年年初,姜山镇政府组织业内人士走访了这批民国建筑群,并在今年5月和9月,将它们推荐为文保点和历史建筑提交给相关部门报审。

  延伸阅读

  阿房建造人曾承建很多建筑

  在上世纪20年代,陈成德和陈成能跟随叔叔到上海做建筑生意,两人后来成立了成泰营造厂,一起在上海承建了很多建筑。最为人知的是承建当时亚洲最大的体育场馆———上海市体育场工程(现江湾体育场),工程中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等都是按当时的国际标准设计的。而在游泳池的水面下池壁安装强光放射灯泡,在当时的上海是首创。建设期间,因碰上美国工人大罢工,部分原材料不能及时运到,陈成能垫出巨资,工程如期完成。上海市体育场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后来由原上海市工务局组织修复,成泰营造厂获得修建权。

  在南京,成泰营造厂承建了南京中国国货银行。

  抗日战争爆发后,成泰营造厂从南京撤至江西,在赣州建造黄金机场跑道,然后迁至成都,建造新津机场滑行道。抗战胜利后,成泰营造厂承接了航空系统的诸多工程,如上海龙华机场的候机室、停机坪,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航校等。

  上海解放后,成泰营造厂承建了上海的北站铁路局大楼。1952年,陈成德联络了复兴新、陆生泰等7家营造厂合资成立七泰营造厂,赴北京承建了外经部、建设部大楼。

  □宁波晚报记者陈爱红 通讯员范丁杰陈江波/文 记者张海华/摄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