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镇中才女获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一等奖 看看她的文章
稿源: 甬派   2017-02-14 08:09:16报料热线:81850000

  镇海中学又传来喜讯,4名学生在“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第15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决赛,1月23日-24日在北京举行。这场比赛的指导和评审,都是著名的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教育专家:白烨、曹文轩、顾之川、吴思敬、张之路、林莽等人。在他们严谨而公正的的评选中,又一批文学特长生脱颖而出。

  其中,在高三组的现场决赛中,镇海中学四名同学均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这四名同学分别是:郑琦《我的阅读故事》、丁怡俊《我的阅读故事》、车凌哲《山境》、木一凡《塔上的树》。另外,还有两名同学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分别是应婕同学的《应爱青·应爱晴》(指导教师周爱红)和孙婧同学的《我的阅读故事》(指导教师李汝)。

  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名叫郑琦的同学,还刚刚和该校的毛馨儿同学,一起获得了“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中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

  郑琦同学的凭什么总能征服评委专家挑剔的眼光?她的构思巧妙在哪里?记者昨天采访到她,郑琦凭记忆写出了现场作文的提纲——

  这次作文竞赛要求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她选择了《我的阅读故事》来写。

  路径绵延无尽头,纸上人生提灯行。

  ——题记

  一、小时候

  对比《丑小鸭》与《井底之蛙》,面对困境时,不能局限于自身的眼界,要敢选择挑战。

  二、青春懵懂时

  对比《红楼梦》中林黛玉与《简·爱》中的简·爱,都是父母双亡,无人为自己作主,但面对爱情,要选择自立与自发。

  三、再长大:

  对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凯勒,面对命运的折磨与挫折,要选择挑战与战胜自我。

  结尾:

  引用弗罗斯特的诗:

  树林深处伸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一条,

  以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仅仅这样的构思,是不是就已经胜人一筹了?因为是当堂作文,记者没法拿到郑琦同学的决赛作文。不过记者还是拿到了她的另两篇全国竞赛作文,才女文采斐然,大家一起来欣赏下。

  相关链接

  ·墙

  (郑琦获“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作品)

  时光,流沙;边城,古墙;过客,归人。

  凭楼远眺,阳光透过砖石的缝隙,斑驳了楼台,万点金鳞。城墙里浇铸着的,不只是血汗凝筑的刚毅,还有一个古老民族不屈的灵魂。

  墙犹在,思人未还

  边塞风沙,枝上寒鸦,谁在翘首回望,青丝已成白发。

  公元前三世纪末,六王毕,四海一。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然而宏伟磅礴的背后,混杂了多少血汗之躯,寄寓了多少情思挂念?史书记不下一段段残酷与罪恶,守望家园,却空劳牵挂,只留得蜿蜒的长城依旧,守望祖国江山。

  一个时代的荣耀,抑是抹不掉的悲凉。还记得那个悲凄的故事——千里寻夫却已是尸骨不在。始皇奢求万古的功绩,忘却了百姓渴慕的只是安定与祥和。君临四方,收复的不应只是山河,更应是百姓安居的家园。

  有时,我们守望的家,不一定要奢华明丽、锦衣玉食,只求家人团聚,晚炊的烟雾里能映着每一张笑靥。身在他乡,我们为了生计名利而流离奔波,但不能忘却那停留在原点的记忆与眷恋。守望,为每一方土壤里的祖辈的汗水,为每一寸空气里亲切而温暖的心跳。冰冷的砖石隔绝的了生死,但隔绝不了情思。那些心绪与牵挂,只怕是被岁月侵蚀成了碎片,终消融在了年年岁岁的月光中,随时光散尽。

  孟姜女的泪水,洗不净始皇暴虐的罪恶,化不开离人相思之切。多少痴盼,多少守望,融在那一砖一石里,在岁月的淘洗中依旧熠熠生辉。

  城依旧,羌笛不在

  胡风卷着沙石而过,玉笛声声,大漠孤烟犹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落日长河,旌旗凌空,身处边塞戍守,心中却念守望自己的亲人,针脚密密,情思缕缕,白鬓又添几许?自古论英雄,人们总会铭记冲锋陷阵的将领,运筹帷幄的军师,而那些承担了愁思与寂寞的戍边战士,却宛若大漠的沙砾,被永远埋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从古至今,他们一代代驻守在祖国边缘,扎根边疆、建功边陲,像是血肉之躯筑起的城墙,奉献青春与誓言,无怨无悔。“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引月为酒,指沙为肴,他们把汗洒边疆,血液里流淌着的是代代相传的红色精神。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日如流沙,多少诗词刻下了他们守望故土,守望家园的坚毅顽强。塞外关城犹在,束缚了似箭归心,戍守边疆抵御外寇匈奴,那些热血诗词,那些激昂红歌传唱在每一代将士心里,就像历经风雨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一样,牢牢地植根于每个戍边军人的灵魂之中,成为永不褪色的信仰坐标。

  日落西山,关城檐角落余晖;羌笛不在,阴山深处存初心。

  城墙逝去,何处寻

  当那些古老的墙被“崇洋”的洪流冲倒,纵使城还是这座城,但早就有了不同味道。

  古厝和文物史迹是历史的记忆、文明的标志,哪怕是残垣断壁,抑或是只有几块碎片,仍是满满扑面而来的历史的沧桑,透过那些吉光片羽,守望从前。然而那些记忆,那些被时光沉淀下来的印迹,最大的特点便是“不可再生”,一旦消亡便不复存在。不久前南京市明故宫皇城西墙遗址的发现,一句“没有发现有保护价值的东西”,便将其夷为平地。所谓价值,是经济还是文化,是暂时还是永远?明皇宫的价值,推土机永远不会懂,而若抱着推土机的思维,只从现实的功利出发,那么史迹再大的价值,也会被选择性忽视。

  容易失去的记忆,守望才会愈发珍贵。历史就像一座埋在尘土中古城,或重见天日,或烟消云散。那些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记忆与杰作,在洋风中日渐香消玉殒,长城关城的雕梁画栋,黟县西递宏村的粉墙黛瓦,雪域高原的藏式雕楼,亦或是云南乡土的苗家脚楼,在如今西洋文化充斥的年代里,它们蕴含着的,不止是精湛的技艺,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活的灵魂。与其千篇一律打着洋口号,何不回过头,去守望那些遗失在国人心底的根。因为在那里孕育了几代人的心血智慧,永驻了时代更迭后不老的传言。

  我们为上下千年的炎黄血脉而自豪,为泱泱大国悠久的历史而兴叹,“西学东渐”的同时莫让彼此迷失本我,待到古城墙不在后才醒悟本该珍惜,该守望。不要等到一天醒来,却发现遗址上布满了现代建筑,那种错失,罄竹难书;那种遗憾,长江难尽。

  几千度春秋轮回,城楼已去。华夏文明的记忆,犹待弥新。

  曾记否,从前杏花微雨,雨巷里氤氲的水汽笼罩了古墙。月色下,彻夜响起的马蹄声,竟带不走边塞的人,徒留一座空旷的城,葬了青春。曾记否,彼时春深迟暮,暮色里泛红的晚霞映照着古城。塞外风起,时断时续的羌笛声,竟容不下江南的魂,徒留一城梦断的人,碎了半生。

  一砖一瓦,一墙一城,因为弥久,所以珍贵。

  史书记不下那些岁月里的碎片,时光传承的不只是那些雕梁画栋的技艺,那些守望故园的深情,更是复古与怀旧的初心。喧嚣浮华里,莫忘却初心,好把那些忽视了的灵魂与血脉再一一守望。

  炊烟里的蒲公英

  (郑琦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复赛作品)

  薄雾西山日光斜,暮色人家,煨几缕袅袅炊烟。

  ——题记

  今年梅子青时,我回乡下看外婆。村东头那片蒲公英被夷为了平地,河畔新砌了石栏,显得路更宽敞。桥边的石台仍在,小时候,外婆在台上浣布捣衣,我和姐姐就在一旁,或是捡石子来砸水花,或是采几朵路边的蒲公英,吹出一团花絮洒落水面,像是一个个待嫁的新娘,石台边漂出的白沫便是她们的嫁衣。

  如今,石台犹在,却少了浣洗的身影。流水依旧,却已是凝固了般的浑浊。

  村口车辆聚散匆匆,纵使是满手的礼品,又能抚慰老人几分的挂念?平日简衣素食,待儿孙归来方生火做起佳肴,却终逃不过炊烟散尽、车辆离去的无奈,独留一桌残羹冷炙,和寒灯下落寞的身影。

  母亲说这村子本是一家大财主的老宅,几经变故而成了异姓的房舍。一宅一户,宅院众多,颇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特色,却不失江南农居雅致古朴的味道。一进院子,几只鸡在树荫里正踱着方步,密密的树叶,斑驳了一地阳光。外婆在房前择菜,身旁的大黄狗冲我们狂吠,想来是有点认生,正欲上前时被外婆呵了回去。

  “来得正好,刚做了青团,还热着呢!”糯米粘着墨绿的外皮,馅子是新炒的雪菜肉丝,还散着热气。三竹盘的青团浸在小院的一角,形态各异,却都那么惹人怜爱。想到商场里塑料包装的青团,形状整齐,通体透亮,独缺艾草特有的清香。

  我坐在院子里吃青团,望见隔了两家的房子新建了西式阳台,阳光下耀眼的白色石栏夹在一排木楼中,显得不伦不类。

  那屋子又易新主了?

  我是认识那屋子原本的主人。少时我常跑去缠着那屋里的姐姐教我画画,只是从不知道她的大名,如今连小名也忘却了。听说,她离家后再也没回来过,连个电话也没有,独自拉扯大她的老婆婆连病死家中多日也无人知晓。“不孝女”“忘恩负义”,我很难把这些词与她挂钩,印象中她永远是那个爱笑的姐姐,会牵着我去村口画画,教我编草环,偶尔还会塞给我一颗“大白兔”奶糖。

  饭后几个老人聊天:“我们在,小的们偶尔还会回来,我们走了,房子也该易主了吧!”老人说得很凄惨。是的,村里的孩子大了便进城,独留年迈的父母守着偌大的空房。夕阳西下,炊烟升起,老牛在田里,老农坐在田埂上抽着旱烟,向村口无声地眺望。

  从前远看村口的蒲公英,花絮如薄云的碎片,在墙基边,在菜地里,散散漫漫,不知所往。而一个家族,是不是真的可以像蒲公英随风飘扬?飘到哪里,那里就是家,然后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有炊烟的地方,就有游子的一丝牵挂,就有一缕扯不断的记忆。人走了,走在了陌生的地方,可是炊烟还在,因为乡村还在,乡村的瓦屋还在,乡村的篱笆豆角还在,乡村的猪圈荷塘还在,年老的爹娘还在。

  外面的都市没有炊烟,就如没有乡音,没有虫鸣,没有向晚的牛哞,我们拖着行李箱,走在了陌生的地方,可是炊烟还在,因为乡村还在,乡村的瓦屋还在,乡村的篱笆豆角还在,乡村的猪圈荷塘还在,年老的爹娘还在。

  一步一步远离炊烟,可是,我们的思念却一直被炊烟牵绊着,走了多少年,也未曾走离那片故园。

  因为,那儿,母亲的唤归声如炊烟一样升起。

  因为,那儿,炊烟升起如母亲隐隐约约的唤归声。

  记者 沈莉萍 通讯员 曾昊溟

编辑: 陈奉凤

镇中才女获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一等奖 看看她的文章

稿源: 甬派 2017-02-14 08:09:16

  镇海中学又传来喜讯,4名学生在“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第15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决赛,1月23日-24日在北京举行。这场比赛的指导和评审,都是著名的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教育专家:白烨、曹文轩、顾之川、吴思敬、张之路、林莽等人。在他们严谨而公正的的评选中,又一批文学特长生脱颖而出。

  其中,在高三组的现场决赛中,镇海中学四名同学均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这四名同学分别是:郑琦《我的阅读故事》、丁怡俊《我的阅读故事》、车凌哲《山境》、木一凡《塔上的树》。另外,还有两名同学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分别是应婕同学的《应爱青·应爱晴》(指导教师周爱红)和孙婧同学的《我的阅读故事》(指导教师李汝)。

  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名叫郑琦的同学,还刚刚和该校的毛馨儿同学,一起获得了“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中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

  郑琦同学的凭什么总能征服评委专家挑剔的眼光?她的构思巧妙在哪里?记者昨天采访到她,郑琦凭记忆写出了现场作文的提纲——

  这次作文竞赛要求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她选择了《我的阅读故事》来写。

  路径绵延无尽头,纸上人生提灯行。

  ——题记

  一、小时候

  对比《丑小鸭》与《井底之蛙》,面对困境时,不能局限于自身的眼界,要敢选择挑战。

  二、青春懵懂时

  对比《红楼梦》中林黛玉与《简·爱》中的简·爱,都是父母双亡,无人为自己作主,但面对爱情,要选择自立与自发。

  三、再长大:

  对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凯勒,面对命运的折磨与挫折,要选择挑战与战胜自我。

  结尾:

  引用弗罗斯特的诗:

  树林深处伸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一条,

  以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仅仅这样的构思,是不是就已经胜人一筹了?因为是当堂作文,记者没法拿到郑琦同学的决赛作文。不过记者还是拿到了她的另两篇全国竞赛作文,才女文采斐然,大家一起来欣赏下。

  相关链接

  ·墙

  (郑琦获“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作品)

  时光,流沙;边城,古墙;过客,归人。

  凭楼远眺,阳光透过砖石的缝隙,斑驳了楼台,万点金鳞。城墙里浇铸着的,不只是血汗凝筑的刚毅,还有一个古老民族不屈的灵魂。

  墙犹在,思人未还

  边塞风沙,枝上寒鸦,谁在翘首回望,青丝已成白发。

  公元前三世纪末,六王毕,四海一。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然而宏伟磅礴的背后,混杂了多少血汗之躯,寄寓了多少情思挂念?史书记不下一段段残酷与罪恶,守望家园,却空劳牵挂,只留得蜿蜒的长城依旧,守望祖国江山。

  一个时代的荣耀,抑是抹不掉的悲凉。还记得那个悲凄的故事——千里寻夫却已是尸骨不在。始皇奢求万古的功绩,忘却了百姓渴慕的只是安定与祥和。君临四方,收复的不应只是山河,更应是百姓安居的家园。

  有时,我们守望的家,不一定要奢华明丽、锦衣玉食,只求家人团聚,晚炊的烟雾里能映着每一张笑靥。身在他乡,我们为了生计名利而流离奔波,但不能忘却那停留在原点的记忆与眷恋。守望,为每一方土壤里的祖辈的汗水,为每一寸空气里亲切而温暖的心跳。冰冷的砖石隔绝的了生死,但隔绝不了情思。那些心绪与牵挂,只怕是被岁月侵蚀成了碎片,终消融在了年年岁岁的月光中,随时光散尽。

  孟姜女的泪水,洗不净始皇暴虐的罪恶,化不开离人相思之切。多少痴盼,多少守望,融在那一砖一石里,在岁月的淘洗中依旧熠熠生辉。

  城依旧,羌笛不在

  胡风卷着沙石而过,玉笛声声,大漠孤烟犹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落日长河,旌旗凌空,身处边塞戍守,心中却念守望自己的亲人,针脚密密,情思缕缕,白鬓又添几许?自古论英雄,人们总会铭记冲锋陷阵的将领,运筹帷幄的军师,而那些承担了愁思与寂寞的戍边战士,却宛若大漠的沙砾,被永远埋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从古至今,他们一代代驻守在祖国边缘,扎根边疆、建功边陲,像是血肉之躯筑起的城墙,奉献青春与誓言,无怨无悔。“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引月为酒,指沙为肴,他们把汗洒边疆,血液里流淌着的是代代相传的红色精神。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日如流沙,多少诗词刻下了他们守望故土,守望家园的坚毅顽强。塞外关城犹在,束缚了似箭归心,戍守边疆抵御外寇匈奴,那些热血诗词,那些激昂红歌传唱在每一代将士心里,就像历经风雨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一样,牢牢地植根于每个戍边军人的灵魂之中,成为永不褪色的信仰坐标。

  日落西山,关城檐角落余晖;羌笛不在,阴山深处存初心。

  城墙逝去,何处寻

  当那些古老的墙被“崇洋”的洪流冲倒,纵使城还是这座城,但早就有了不同味道。

  古厝和文物史迹是历史的记忆、文明的标志,哪怕是残垣断壁,抑或是只有几块碎片,仍是满满扑面而来的历史的沧桑,透过那些吉光片羽,守望从前。然而那些记忆,那些被时光沉淀下来的印迹,最大的特点便是“不可再生”,一旦消亡便不复存在。不久前南京市明故宫皇城西墙遗址的发现,一句“没有发现有保护价值的东西”,便将其夷为平地。所谓价值,是经济还是文化,是暂时还是永远?明皇宫的价值,推土机永远不会懂,而若抱着推土机的思维,只从现实的功利出发,那么史迹再大的价值,也会被选择性忽视。

  容易失去的记忆,守望才会愈发珍贵。历史就像一座埋在尘土中古城,或重见天日,或烟消云散。那些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记忆与杰作,在洋风中日渐香消玉殒,长城关城的雕梁画栋,黟县西递宏村的粉墙黛瓦,雪域高原的藏式雕楼,亦或是云南乡土的苗家脚楼,在如今西洋文化充斥的年代里,它们蕴含着的,不止是精湛的技艺,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活的灵魂。与其千篇一律打着洋口号,何不回过头,去守望那些遗失在国人心底的根。因为在那里孕育了几代人的心血智慧,永驻了时代更迭后不老的传言。

  我们为上下千年的炎黄血脉而自豪,为泱泱大国悠久的历史而兴叹,“西学东渐”的同时莫让彼此迷失本我,待到古城墙不在后才醒悟本该珍惜,该守望。不要等到一天醒来,却发现遗址上布满了现代建筑,那种错失,罄竹难书;那种遗憾,长江难尽。

  几千度春秋轮回,城楼已去。华夏文明的记忆,犹待弥新。

  曾记否,从前杏花微雨,雨巷里氤氲的水汽笼罩了古墙。月色下,彻夜响起的马蹄声,竟带不走边塞的人,徒留一座空旷的城,葬了青春。曾记否,彼时春深迟暮,暮色里泛红的晚霞映照着古城。塞外风起,时断时续的羌笛声,竟容不下江南的魂,徒留一城梦断的人,碎了半生。

  一砖一瓦,一墙一城,因为弥久,所以珍贵。

  史书记不下那些岁月里的碎片,时光传承的不只是那些雕梁画栋的技艺,那些守望故园的深情,更是复古与怀旧的初心。喧嚣浮华里,莫忘却初心,好把那些忽视了的灵魂与血脉再一一守望。

  炊烟里的蒲公英

  (郑琦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复赛作品)

  薄雾西山日光斜,暮色人家,煨几缕袅袅炊烟。

  ——题记

  今年梅子青时,我回乡下看外婆。村东头那片蒲公英被夷为了平地,河畔新砌了石栏,显得路更宽敞。桥边的石台仍在,小时候,外婆在台上浣布捣衣,我和姐姐就在一旁,或是捡石子来砸水花,或是采几朵路边的蒲公英,吹出一团花絮洒落水面,像是一个个待嫁的新娘,石台边漂出的白沫便是她们的嫁衣。

  如今,石台犹在,却少了浣洗的身影。流水依旧,却已是凝固了般的浑浊。

  村口车辆聚散匆匆,纵使是满手的礼品,又能抚慰老人几分的挂念?平日简衣素食,待儿孙归来方生火做起佳肴,却终逃不过炊烟散尽、车辆离去的无奈,独留一桌残羹冷炙,和寒灯下落寞的身影。

  母亲说这村子本是一家大财主的老宅,几经变故而成了异姓的房舍。一宅一户,宅院众多,颇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特色,却不失江南农居雅致古朴的味道。一进院子,几只鸡在树荫里正踱着方步,密密的树叶,斑驳了一地阳光。外婆在房前择菜,身旁的大黄狗冲我们狂吠,想来是有点认生,正欲上前时被外婆呵了回去。

  “来得正好,刚做了青团,还热着呢!”糯米粘着墨绿的外皮,馅子是新炒的雪菜肉丝,还散着热气。三竹盘的青团浸在小院的一角,形态各异,却都那么惹人怜爱。想到商场里塑料包装的青团,形状整齐,通体透亮,独缺艾草特有的清香。

  我坐在院子里吃青团,望见隔了两家的房子新建了西式阳台,阳光下耀眼的白色石栏夹在一排木楼中,显得不伦不类。

  那屋子又易新主了?

  我是认识那屋子原本的主人。少时我常跑去缠着那屋里的姐姐教我画画,只是从不知道她的大名,如今连小名也忘却了。听说,她离家后再也没回来过,连个电话也没有,独自拉扯大她的老婆婆连病死家中多日也无人知晓。“不孝女”“忘恩负义”,我很难把这些词与她挂钩,印象中她永远是那个爱笑的姐姐,会牵着我去村口画画,教我编草环,偶尔还会塞给我一颗“大白兔”奶糖。

  饭后几个老人聊天:“我们在,小的们偶尔还会回来,我们走了,房子也该易主了吧!”老人说得很凄惨。是的,村里的孩子大了便进城,独留年迈的父母守着偌大的空房。夕阳西下,炊烟升起,老牛在田里,老农坐在田埂上抽着旱烟,向村口无声地眺望。

  从前远看村口的蒲公英,花絮如薄云的碎片,在墙基边,在菜地里,散散漫漫,不知所往。而一个家族,是不是真的可以像蒲公英随风飘扬?飘到哪里,那里就是家,然后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有炊烟的地方,就有游子的一丝牵挂,就有一缕扯不断的记忆。人走了,走在了陌生的地方,可是炊烟还在,因为乡村还在,乡村的瓦屋还在,乡村的篱笆豆角还在,乡村的猪圈荷塘还在,年老的爹娘还在。

  外面的都市没有炊烟,就如没有乡音,没有虫鸣,没有向晚的牛哞,我们拖着行李箱,走在了陌生的地方,可是炊烟还在,因为乡村还在,乡村的瓦屋还在,乡村的篱笆豆角还在,乡村的猪圈荷塘还在,年老的爹娘还在。

  一步一步远离炊烟,可是,我们的思念却一直被炊烟牵绊着,走了多少年,也未曾走离那片故园。

  因为,那儿,母亲的唤归声如炊烟一样升起。

  因为,那儿,炊烟升起如母亲隐隐约约的唤归声。

  记者 沈莉萍 通讯员 曾昊溟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