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外媒盘点“伪中国菜”:湖南人没见过“左宗棠鸡”
稿源: 参考消息网   2017-02-20 07:59:14报料热线:81850000

  外媒盘点“伪中国菜”:湖南人没见过“左宗棠鸡”

  ↑资料图:风靡美国的“左宗棠鸡”。(BBC)

  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英媒称,今天,人们饮食的多样性要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即便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你也能在街道两边发现印度餐馆、日本寿司店或者中餐外卖餐馆。在大一点的城市,特色非洲面包、韩国石锅拌饭、约旦茄泥酱、四川麻婆豆腐、墨西哥辣椒酱、意大利面、越南米粉等各国风味的美食应有尽有。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17日报道,然而,你心目中的那些外国菜往往却是在离你不远的地方最新发明出来的,在它号称的原产国,这些美食往往并不存在。

  报道称,在美国和很多其他国家,“左宗棠鸡”是一道最受欢迎的中国菜。从旧金山到奥马哈、从内布拉斯加到伦敦的各地中餐馆里都有这道酥脆炸鸡块勾上糖芡汁做成的所谓“中国传统美食”。但是英国厨师扶霞在这道菜号称的起源地——中国湖南却发现,根本没人听说过“左宗棠鸡”。实际上,中国任何地方都没听说过这道菜,而且它的味道和正宗湖南菜也毫无相似之处。

  左宗棠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位中国将领生于中国湖南省,曾经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叛乱。但据史书记载,左宗棠将军一直到去世也没对炸鸡产生过任何特殊兴趣。扶霞写道,这道中国菜的发明人——湖南籍厨师彭长贵才是把左宗棠将军的名字和炸鸡块绑在一起的始作俑者。

  彭长贵是一位著名厨师,1949年他在台湾自创了这道菜,但最初它的味道中所含的酸味要多于甜味,纽约餐馆经营者在台北品尝到彭长贵发明的“左宗棠鸡”后,就把这道菜带到了美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菜的味道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和最初的味道截然不同的偏甜、粘稠口味,从而迎合比湖南人更喜甜不喜酸的美国消费者的胃口。2014年的纪录片《寻找左宗棠》探寻了这道菜的起源,并且把目前流行版本的“左宗棠鸡”的照片展示给了时年96岁的彭长贵。他看了照片,嘴里嘟囔着说:“简直瞎胡闹。”

  另一道变种的美味中国菜——炒面三明治也有同样的故事。这道菜是用两片面包中间夹着浇上深色酱汁的炒面做成的,自20世纪中叶开始,位于波士顿以南的马萨诸塞州的中餐馆就开始流行这道能提供足够热量的廉价午餐菜式。

  在美国很多地区还流行炒杂碎——人们认为这道菜起源于向美国输出大量移民的中国粤西地区。但和很多其他在西方流行的中国菜一样,在“左宗棠鸡”的所谓故国,根本没有它的踪影。

  在世界其他地方,炒杂碎用豆芽、肉丝和种类无穷无尽的各种蔬菜为原料爆炒,然后浇上浓厚的芡汁做成,它甚至成了什锦烹调法的代名词。美国炒杂碎则由通心粉、牛肉末和各色蔬菜做成,新英格兰地区有很多教堂把它当做晚餐。

  报道称,饿汉们的创意并不仅限于中国菜。人们普遍以为,用金黄色咖喱汁和鸡肉块炖煮而成的咖喱鸡块是一道印度菜,但实际上它是根据英国人口味而发明的英国菜,就连好吃的披萨饼也和当初19世纪意大利人刚刚移民美国时期完全不同,那时的披萨只是用于充饥的面包饼。在之后的岁月里,它逐渐演化成一种面饼酥脆、用各类蔬果肉类覆盖其上,然后撒上易融奶酪烤制而成的食品,并且成为意大利美食的象征。但是,这种披萨饼和意大利本国的披萨饼已大相径庭。学术界甚至用“披萨效应”一词来描述这一现象:当一件事物离开了它的原产地后,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并且成为该地文化的重要部分,当回到原产地时反而让当地人困惑不已。

  美食竞赛没有输家。一道菜会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变成截然不同的新菜式,甚至会成为经典美食。如果去中国,不妨去外国餐厅看看“西方版本”的“炒杂碎”是什么样子?

  【相关新闻】

  锐参考:美国餐桌上的十大“另类”中国菜:美国人爱到不行,中国人却万万不会点?

  参考消息网1月26日报道(文/青帝)中国餐厅在美国遍地开花,但是除了唐人街里的少数一些以外,大多已经为了适应西方人的口味而变得“四不像”。所谓美国的“另类”中国菜,就是无论到哪个中国餐厅都可以见到、中国人却万万不会点的中国菜。这些菜是最地道的“美式中国菜”,即使有些我们看着十分亲切,饭店也能把它做的只符合西方人的口味,对我们来说,却似乎可以用“难吃”来形容了……

  下面,参考消息网-锐参考带你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另类”中国菜——

  1.云吞汤、酸甜汤、蛋花汤(Wonton soup, Sweet &Sour soup, Egg drop soup)

  普通的中国餐厅当然不会为外国人准备老火靓汤,这三种简单的清汤就是他们的“三板斧”了。除了云吞汤还凑合能吃以外,其他的两种往往黏黏糊糊,想吃的话,要有被“恶心”到的准备。其中,酸甜汤不仅酸甜,还往往有点辣,似乎和泰国的冬阴功汤更像。笔者曾经在一家中国餐厅咬下一口汤里的云吞,馅儿居然还是凉的!哎,这么糊弄顾客的饭店居然还能生存下去,美国人也太不讲究了。

  2.小食:蟹角(Crab Rangoon)

  这个餐前小食也有译作“仰光蟹”的,它只不过是模样有点象蟹罢了,其实就是炸云吞,内里包着奶酪(Cream Cheese),运气好的话还会有些人造蟹肉在里面。中国汉族的食品里是没有奶酪的,但美国人喜欢,于是这只“蟹”就应运而生了。说实在的,这种小食并不难吃,就是和餐后的幸运谏饼(Fortune Cookie)一样,都是美国的中餐“特产”。

  3.小食:春卷(Spring Rolls)

  美国的春卷可算是最受欢迎的餐前小食了,内陷以豆芽、白菜等为主,不过一般都炸得太过,硬邦邦的,且一嘴下去都是油。正宗的春卷应该皮薄、馅厚、油少,内馅也可以“百变”。

  4.捞面(Lo Mein)

  捞面是广州传统美食,以蚝油捞面最为普遍,面条要弹牙才好吃。然而美国的捞面一般来说质量都不好,会瘩成一团,酱料也有些过甜。

  5.芙蓉蛋(Egg Fuyong)

  芙蓉蛋就是裹着肉类和蔬菜的炸蛋,与西方早餐里的鸡蛋卷饼(omelet)有几分相似。不过,名字好听不等于好吃,这种炸蛋往往内馅无味,而外面裹了太多的番茄酱或糖醋。

  6.西兰花炒牛肉(Beef with Broccoli)

  西兰花是美国中餐中的一员大将,不仅炒牛肉,炒虾、炒鸡肉都能配西兰花。这是因为西兰花便宜又健康,如果不是蔬菜常被炒的太老、酱汁太咸太浓外,还是勉强可以吃的。

  7.左宗棠将军鸡(General Tso's Chicken)

  这款在中国长大的人多半没有听说过的菜,是台湾大厨彭长贵在50年代创造出来的,事实上和左宗棠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当彭长贵70年代把这个菜带到美国后,受到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喜爱,顿时声名大噪,中国餐厅纷纷效仿,又加以变化,从原来的咸辣味变成了美国人喜爱的甜味,酸甜炸鸡是也。

  8.木樨肉(Mooshu pork)

  木樨肉也叫木须肉,是典型的北方菜,原料一般是猪肉、黑木耳、鸡蛋、黄瓜、金针,清清爽爽很可口。但美国人是不吃黑木耳的,因此此地的木须肉和我们熟悉的完全不同,常加入豆芽和大量的甜汁,并且配薄饼卷着吃,搞得和春卷差不多了。

  9.甜酸肉(Sweet &Sour Pork)

  这款就是我们熟悉的咕噜肉,甜酸口味,西方人就好这口。

  10.腰果虾(Chicken with Cashew Nuts)

  美国只有冻虾没有活虾,所以做这个菜正合适。腰果虾可以说是美式中餐里的“贵族”了,因为腰果、开心果这些中国很贵的坚果原来在美国本地也非常昂贵,只有夏威夷产啊。笔者自己家也时不时会做这个菜,当然不会象餐馆里的那样虾少、腰果也少,配的蔬菜倒成了主角。

  加分题:“杂碎”(Chop Suey)

  中国人说的杂碎,是动物内脏,但是美国人不吃,所以美国的中餐“杂碎”,指的就是将乱七八糟的、中国餐厅常用菜都炒在一起,大白菜丝、肉丝、豆芽菜、芹菜、青椒丝、洋葱丝等,统统“一锅端”。听说,这道菜是当年从广东台山到美国修铁路的移民们实在没吃的了而发明出来的,曾一度成为“中餐”的代名词。可想而知,这道菜没有定式,哪家餐厅都可以抓一把剩菜炒成一碟。1903年,梁启超赴美时品尝了此菜,且留下著名的评价:“然其所谓杂碎者,烹饪殊劣,中国人从无就食者。”

原标题:外媒盘点“伪中国菜”:湖南人没见过“左宗棠鸡”

编辑: 杜寅

外媒盘点“伪中国菜”:湖南人没见过“左宗棠鸡”

稿源: 参考消息网 2017-02-20 07:59:14

  外媒盘点“伪中国菜”:湖南人没见过“左宗棠鸡”

  ↑资料图:风靡美国的“左宗棠鸡”。(BBC)

  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英媒称,今天,人们饮食的多样性要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即便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你也能在街道两边发现印度餐馆、日本寿司店或者中餐外卖餐馆。在大一点的城市,特色非洲面包、韩国石锅拌饭、约旦茄泥酱、四川麻婆豆腐、墨西哥辣椒酱、意大利面、越南米粉等各国风味的美食应有尽有。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17日报道,然而,你心目中的那些外国菜往往却是在离你不远的地方最新发明出来的,在它号称的原产国,这些美食往往并不存在。

  报道称,在美国和很多其他国家,“左宗棠鸡”是一道最受欢迎的中国菜。从旧金山到奥马哈、从内布拉斯加到伦敦的各地中餐馆里都有这道酥脆炸鸡块勾上糖芡汁做成的所谓“中国传统美食”。但是英国厨师扶霞在这道菜号称的起源地——中国湖南却发现,根本没人听说过“左宗棠鸡”。实际上,中国任何地方都没听说过这道菜,而且它的味道和正宗湖南菜也毫无相似之处。

  左宗棠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位中国将领生于中国湖南省,曾经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叛乱。但据史书记载,左宗棠将军一直到去世也没对炸鸡产生过任何特殊兴趣。扶霞写道,这道中国菜的发明人——湖南籍厨师彭长贵才是把左宗棠将军的名字和炸鸡块绑在一起的始作俑者。

  彭长贵是一位著名厨师,1949年他在台湾自创了这道菜,但最初它的味道中所含的酸味要多于甜味,纽约餐馆经营者在台北品尝到彭长贵发明的“左宗棠鸡”后,就把这道菜带到了美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菜的味道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和最初的味道截然不同的偏甜、粘稠口味,从而迎合比湖南人更喜甜不喜酸的美国消费者的胃口。2014年的纪录片《寻找左宗棠》探寻了这道菜的起源,并且把目前流行版本的“左宗棠鸡”的照片展示给了时年96岁的彭长贵。他看了照片,嘴里嘟囔着说:“简直瞎胡闹。”

  另一道变种的美味中国菜——炒面三明治也有同样的故事。这道菜是用两片面包中间夹着浇上深色酱汁的炒面做成的,自20世纪中叶开始,位于波士顿以南的马萨诸塞州的中餐馆就开始流行这道能提供足够热量的廉价午餐菜式。

  在美国很多地区还流行炒杂碎——人们认为这道菜起源于向美国输出大量移民的中国粤西地区。但和很多其他在西方流行的中国菜一样,在“左宗棠鸡”的所谓故国,根本没有它的踪影。

  在世界其他地方,炒杂碎用豆芽、肉丝和种类无穷无尽的各种蔬菜为原料爆炒,然后浇上浓厚的芡汁做成,它甚至成了什锦烹调法的代名词。美国炒杂碎则由通心粉、牛肉末和各色蔬菜做成,新英格兰地区有很多教堂把它当做晚餐。

  报道称,饿汉们的创意并不仅限于中国菜。人们普遍以为,用金黄色咖喱汁和鸡肉块炖煮而成的咖喱鸡块是一道印度菜,但实际上它是根据英国人口味而发明的英国菜,就连好吃的披萨饼也和当初19世纪意大利人刚刚移民美国时期完全不同,那时的披萨只是用于充饥的面包饼。在之后的岁月里,它逐渐演化成一种面饼酥脆、用各类蔬果肉类覆盖其上,然后撒上易融奶酪烤制而成的食品,并且成为意大利美食的象征。但是,这种披萨饼和意大利本国的披萨饼已大相径庭。学术界甚至用“披萨效应”一词来描述这一现象:当一件事物离开了它的原产地后,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并且成为该地文化的重要部分,当回到原产地时反而让当地人困惑不已。

  美食竞赛没有输家。一道菜会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变成截然不同的新菜式,甚至会成为经典美食。如果去中国,不妨去外国餐厅看看“西方版本”的“炒杂碎”是什么样子?

  【相关新闻】

  锐参考:美国餐桌上的十大“另类”中国菜:美国人爱到不行,中国人却万万不会点?

  参考消息网1月26日报道(文/青帝)中国餐厅在美国遍地开花,但是除了唐人街里的少数一些以外,大多已经为了适应西方人的口味而变得“四不像”。所谓美国的“另类”中国菜,就是无论到哪个中国餐厅都可以见到、中国人却万万不会点的中国菜。这些菜是最地道的“美式中国菜”,即使有些我们看着十分亲切,饭店也能把它做的只符合西方人的口味,对我们来说,却似乎可以用“难吃”来形容了……

  下面,参考消息网-锐参考带你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另类”中国菜——

  1.云吞汤、酸甜汤、蛋花汤(Wonton soup, Sweet &Sour soup, Egg drop soup)

  普通的中国餐厅当然不会为外国人准备老火靓汤,这三种简单的清汤就是他们的“三板斧”了。除了云吞汤还凑合能吃以外,其他的两种往往黏黏糊糊,想吃的话,要有被“恶心”到的准备。其中,酸甜汤不仅酸甜,还往往有点辣,似乎和泰国的冬阴功汤更像。笔者曾经在一家中国餐厅咬下一口汤里的云吞,馅儿居然还是凉的!哎,这么糊弄顾客的饭店居然还能生存下去,美国人也太不讲究了。

  2.小食:蟹角(Crab Rangoon)

  这个餐前小食也有译作“仰光蟹”的,它只不过是模样有点象蟹罢了,其实就是炸云吞,内里包着奶酪(Cream Cheese),运气好的话还会有些人造蟹肉在里面。中国汉族的食品里是没有奶酪的,但美国人喜欢,于是这只“蟹”就应运而生了。说实在的,这种小食并不难吃,就是和餐后的幸运谏饼(Fortune Cookie)一样,都是美国的中餐“特产”。

  3.小食:春卷(Spring Rolls)

  美国的春卷可算是最受欢迎的餐前小食了,内陷以豆芽、白菜等为主,不过一般都炸得太过,硬邦邦的,且一嘴下去都是油。正宗的春卷应该皮薄、馅厚、油少,内馅也可以“百变”。

  4.捞面(Lo Mein)

  捞面是广州传统美食,以蚝油捞面最为普遍,面条要弹牙才好吃。然而美国的捞面一般来说质量都不好,会瘩成一团,酱料也有些过甜。

  5.芙蓉蛋(Egg Fuyong)

  芙蓉蛋就是裹着肉类和蔬菜的炸蛋,与西方早餐里的鸡蛋卷饼(omelet)有几分相似。不过,名字好听不等于好吃,这种炸蛋往往内馅无味,而外面裹了太多的番茄酱或糖醋。

  6.西兰花炒牛肉(Beef with Broccoli)

  西兰花是美国中餐中的一员大将,不仅炒牛肉,炒虾、炒鸡肉都能配西兰花。这是因为西兰花便宜又健康,如果不是蔬菜常被炒的太老、酱汁太咸太浓外,还是勉强可以吃的。

  7.左宗棠将军鸡(General Tso's Chicken)

  这款在中国长大的人多半没有听说过的菜,是台湾大厨彭长贵在50年代创造出来的,事实上和左宗棠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当彭长贵70年代把这个菜带到美国后,受到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喜爱,顿时声名大噪,中国餐厅纷纷效仿,又加以变化,从原来的咸辣味变成了美国人喜爱的甜味,酸甜炸鸡是也。

  8.木樨肉(Mooshu pork)

  木樨肉也叫木须肉,是典型的北方菜,原料一般是猪肉、黑木耳、鸡蛋、黄瓜、金针,清清爽爽很可口。但美国人是不吃黑木耳的,因此此地的木须肉和我们熟悉的完全不同,常加入豆芽和大量的甜汁,并且配薄饼卷着吃,搞得和春卷差不多了。

  9.甜酸肉(Sweet &Sour Pork)

  这款就是我们熟悉的咕噜肉,甜酸口味,西方人就好这口。

  10.腰果虾(Chicken with Cashew Nuts)

  美国只有冻虾没有活虾,所以做这个菜正合适。腰果虾可以说是美式中餐里的“贵族”了,因为腰果、开心果这些中国很贵的坚果原来在美国本地也非常昂贵,只有夏威夷产啊。笔者自己家也时不时会做这个菜,当然不会象餐馆里的那样虾少、腰果也少,配的蔬菜倒成了主角。

  加分题:“杂碎”(Chop Suey)

  中国人说的杂碎,是动物内脏,但是美国人不吃,所以美国的中餐“杂碎”,指的就是将乱七八糟的、中国餐厅常用菜都炒在一起,大白菜丝、肉丝、豆芽菜、芹菜、青椒丝、洋葱丝等,统统“一锅端”。听说,这道菜是当年从广东台山到美国修铁路的移民们实在没吃的了而发明出来的,曾一度成为“中餐”的代名词。可想而知,这道菜没有定式,哪家餐厅都可以抓一把剩菜炒成一碟。1903年,梁启超赴美时品尝了此菜,且留下著名的评价:“然其所谓杂碎者,烹饪殊劣,中国人从无就食者。”

原标题:外媒盘点“伪中国菜”:湖南人没见过“左宗棠鸡”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