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这可能是宁波最后一家“国营”理发店 你去过吗?
稿源: 浙江新闻   2017-02-22 07:49:00报料热线:81850000

  斑驳了时光的墙壁、掉了漆的木门、有腔调的吊扇,铸铁的皮椅,可高、可低、可旋转,以及各种全手动的理发工具。

  对于今天的90后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而对于70后、80后来说总能唤起儿时的回忆。在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就有这样一家“国营”理发店,这可能是宁波最后一家“国营”理发店。

  2月20日,接到爆料的记者前往探访。

  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庄桥大街29号的“庄桥云飞理发店”,大门外还看不出特别,老旧的门窗玻璃上贴着“美化人民生活”的贴纸,掀开透明的塑料隔布进门,时光似乎穿越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整个店面积约100多平方米,8把白漆脱落的老式铁制理发椅分别被摆放在店的两侧,斑驳的黑皮面已裂开了无数道裂痕。桌上白色盆子里摆放的推子刮脸刀等工具、挂着的电风扇和空调,无不透露着岁月痕迹。

  这家理发店成立于1976年,原本叫庄桥供销社代营理发店(代营的意思是代表国营理发店),最早有11位师傅,都是本地人,现在有些退休了,店里剩下6位理发师。

  七八年前,6位理发师一起承包下了这家店,做过一次装修,主要是给店里铺了地砖,其他都原封不动,他们共同分担店租、水电费等,现在每人每月收入约是2000多元。60岁的傅国光就是其中一位。

  “手艺嘛,我们专门去那时生意比较好的宁波前进理发店、青春理发店学的,之后就是自己琢磨了。”

  傅国光说,前些年流行的一些发型,他们看过,琢磨琢磨基本也能做,但店里的设备跟不上,洗剪吹、焗油等都没问题,女士长头发要做一些花样就有点困难了。

  一位老师傅把顾客引到店里后面一间房间内洗头,这有3个白搪瓷洗脸池,前面分别放着一张木凳子。

  “现在美发店顾客洗头都仰脸躺在软椅上,在我们店里顾客坐在木凳上,低头,脸朝搪瓷洗脸池,理发师用水管子哗哗地浇。这样做能把后脑勺洗净,还有就是年岁大的顾客仰头洗也累。”傅国光解释道。

  给顾客洗完头,师傅都是指指洗脸池里的毛巾,示意顾客自己拧了擦干头发,这也是过去留下来的习惯

  有关这家“国营理发店”的点点滴滴,傅国光师傅都记得真切。

  给男顾客剪头发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之后的刮脸让人觉得有点新奇,不知触动了老式理发椅的哪个开关,一位老师傅将座椅靠背便放倒了。

  老师傅先将有点烫的毛巾焐在顾客鼻子以下,几分钟后取掉,把剃刀夹在右手,左手拇指和食指撑开待刮的皮肤,从额头、眼皮、鼻梁、唇上、下巴、耳廓一寸寸缓缓地游移,很快胡须、汗毛连同脸上的死皮、油垢便一扫而光。

  拧一把热毛巾为顾客擦脸后,老师傅拿出雪花膏用来给顾客润肤,最后脸部、肩膀做下放松按摩,刮脸的全部工序才算结束,这时男顾客躺在椅子上双目微闭、非常享受。

  “理发店生意最红火时,早上还没开门就有很多客人排队等着,谁接的顾客,从洗头到剪头、到刮脸,从头到尾都一包到底,忙起来一天我最多服务过20名顾客。”傅国光说。

  来店里的顾客大多是中老年人,也大都是回头客,有的老人都在这儿理发三十年了。

  “这里的每位理发师都有自己固定的顾客群,谁的顾客就找谁理,赶上自己的‘专用理发师’正在忙,即使别的师傅空着,这些老顾客也还是会等待。”

  正说着,几位师傅忙完了手头的活,纷纷脱下了白大褂,准备离开,这才中午就下班了?

  原来,老师傅们的工作安排还是过去留下的,每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30分下班,中午11点到1点30分是午休时间,他们都回家吃饭去了。

  网友们的说法:让人回想起童年理发的往事

  网友“冰凌LY”:这店真的是有三十多年了,八几年的时候我姐姐刚参加工作,去那家理发店烫过头发,记忆中就这摆设,那时还不是私营店,烫头发用的是蒸汽,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头皮烫起泡

  网友“inter1123”:哈哈,青春片可以去那里取景网友“为枚而战”:我是在庄桥长大的,这理发店里除去椅子还是40年前的,师傅还是40年前的,其它的都变了。不禁又让人回想起童年理发的往事。

  这家理发店未来的命运?

  目前,6位师傅年龄最大的60岁,最年轻的58岁了。

  老师傅们称最终有可能会消失吧。他们说,能做多久算多久,等年纪再大些,身子骨干不了,这家店也就消失了。

  记者段琼蕾郭戟铠

原标题:

编辑: 陈奉凤

这可能是宁波最后一家“国营”理发店 你去过吗?

稿源: 浙江新闻 2017-02-22 07:49:00

  斑驳了时光的墙壁、掉了漆的木门、有腔调的吊扇,铸铁的皮椅,可高、可低、可旋转,以及各种全手动的理发工具。

  对于今天的90后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而对于70后、80后来说总能唤起儿时的回忆。在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就有这样一家“国营”理发店,这可能是宁波最后一家“国营”理发店。

  2月20日,接到爆料的记者前往探访。

  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庄桥大街29号的“庄桥云飞理发店”,大门外还看不出特别,老旧的门窗玻璃上贴着“美化人民生活”的贴纸,掀开透明的塑料隔布进门,时光似乎穿越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整个店面积约100多平方米,8把白漆脱落的老式铁制理发椅分别被摆放在店的两侧,斑驳的黑皮面已裂开了无数道裂痕。桌上白色盆子里摆放的推子刮脸刀等工具、挂着的电风扇和空调,无不透露着岁月痕迹。

  这家理发店成立于1976年,原本叫庄桥供销社代营理发店(代营的意思是代表国营理发店),最早有11位师傅,都是本地人,现在有些退休了,店里剩下6位理发师。

  七八年前,6位理发师一起承包下了这家店,做过一次装修,主要是给店里铺了地砖,其他都原封不动,他们共同分担店租、水电费等,现在每人每月收入约是2000多元。60岁的傅国光就是其中一位。

  “手艺嘛,我们专门去那时生意比较好的宁波前进理发店、青春理发店学的,之后就是自己琢磨了。”

  傅国光说,前些年流行的一些发型,他们看过,琢磨琢磨基本也能做,但店里的设备跟不上,洗剪吹、焗油等都没问题,女士长头发要做一些花样就有点困难了。

  一位老师傅把顾客引到店里后面一间房间内洗头,这有3个白搪瓷洗脸池,前面分别放着一张木凳子。

  “现在美发店顾客洗头都仰脸躺在软椅上,在我们店里顾客坐在木凳上,低头,脸朝搪瓷洗脸池,理发师用水管子哗哗地浇。这样做能把后脑勺洗净,还有就是年岁大的顾客仰头洗也累。”傅国光解释道。

  给顾客洗完头,师傅都是指指洗脸池里的毛巾,示意顾客自己拧了擦干头发,这也是过去留下来的习惯

  有关这家“国营理发店”的点点滴滴,傅国光师傅都记得真切。

  给男顾客剪头发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之后的刮脸让人觉得有点新奇,不知触动了老式理发椅的哪个开关,一位老师傅将座椅靠背便放倒了。

  老师傅先将有点烫的毛巾焐在顾客鼻子以下,几分钟后取掉,把剃刀夹在右手,左手拇指和食指撑开待刮的皮肤,从额头、眼皮、鼻梁、唇上、下巴、耳廓一寸寸缓缓地游移,很快胡须、汗毛连同脸上的死皮、油垢便一扫而光。

  拧一把热毛巾为顾客擦脸后,老师傅拿出雪花膏用来给顾客润肤,最后脸部、肩膀做下放松按摩,刮脸的全部工序才算结束,这时男顾客躺在椅子上双目微闭、非常享受。

  “理发店生意最红火时,早上还没开门就有很多客人排队等着,谁接的顾客,从洗头到剪头、到刮脸,从头到尾都一包到底,忙起来一天我最多服务过20名顾客。”傅国光说。

  来店里的顾客大多是中老年人,也大都是回头客,有的老人都在这儿理发三十年了。

  “这里的每位理发师都有自己固定的顾客群,谁的顾客就找谁理,赶上自己的‘专用理发师’正在忙,即使别的师傅空着,这些老顾客也还是会等待。”

  正说着,几位师傅忙完了手头的活,纷纷脱下了白大褂,准备离开,这才中午就下班了?

  原来,老师傅们的工作安排还是过去留下的,每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30分下班,中午11点到1点30分是午休时间,他们都回家吃饭去了。

  网友们的说法:让人回想起童年理发的往事

  网友“冰凌LY”:这店真的是有三十多年了,八几年的时候我姐姐刚参加工作,去那家理发店烫过头发,记忆中就这摆设,那时还不是私营店,烫头发用的是蒸汽,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头皮烫起泡

  网友“inter1123”:哈哈,青春片可以去那里取景网友“为枚而战”:我是在庄桥长大的,这理发店里除去椅子还是40年前的,师傅还是40年前的,其它的都变了。不禁又让人回想起童年理发的往事。

  这家理发店未来的命运?

  目前,6位师傅年龄最大的60岁,最年轻的58岁了。

  老师傅们称最终有可能会消失吧。他们说,能做多久算多久,等年纪再大些,身子骨干不了,这家店也就消失了。

  记者段琼蕾郭戟铠

原标题: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