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甬港双城记丨宁波学子赴港求学 这位教授坚持普通话授课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7-06-27 13:37: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香港回归20周年

  (作者在香港浸会大学毕业时留影)

  今年,香港回归祖国迎来第20个年头。这座城市见证了我的求学岁月,也带给我一段段温馨的校园回忆。

  2008年夏天,我有幸进入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修读硕士课程。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要跑去香港读中文?

  香港多元的教育环境吸引了我。

  事实上,无论是奠基教授余秋雨,还是讲座教授龙应台,就足以让我毫不犹豫求学香港。

  初来乍到,自然有许多不适应,我所修读的专业很多课程用粤语授课,虽然我抵港前已“恶补”过粤语,但仍有些畏惧。为了尽快融入当地文化,我还是“自虐”般选修了许多粤语授课课程。

  (左为陈伟强教授,摄于毕业典礼)

  第一堂课令我印象深刻,那是来自陈伟强教授的硕士生必修课《研究方法》。

  令我没想到的是,陈教授一开口便是字正腔圆的京腔:“我能讲熟练的普通话、粤语及英文,北京奥运会刚刚落幕,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应该多讲普通话。所以我决定用普通话授课。”陈教授对台下30多个学生说。

  这令我对他心生敬意,毕竟台下只有3个内地学生,他完全有理由用粤语授课。

  我暗自庆幸,必修课遇到一位内地老师,没有沟通障碍!出于对陈教授的好感,我又选了他的《唐诗研究》,但一开课我已“大跌眼镜”,陈教授用特有的港式幽默调侃说:“《研究方式》是必修课,这堂是选修课,所以我决定转台了。也好嘛,内地同学感受下香港文化。”说完,他就开始用流利的粤语授课。

  那堂课上我发现,他的语速是放慢的,多数我可以听懂,明显能感受到他对内地学生的照顾。

  课后,我和陈教授聊天时得知,其实他是地道的香港人,上世纪90年代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读博士,求学期间与来自北京的同窗喜结连理,“我的老婆是北京人,所以我的普通话就有京腔啦!我们家,就是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交融的一个案例。”陈教授讲话幽默。

  在他的鼓励下,我不断练习粤语,不断主动与香港本地同学交流,终于在三个月后练就一口流利的粤语。陈教授一直教导我,语言只是一门沟通工具,熟悉语言背后的文化更为关键。在他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大量香港文化研究书籍,跑遍了香港各大博物馆。可以说,陈伟强教授是我香港求学生涯的指路人。

  (和香港同学合影)

  当然,我做错事的时候,陈教授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

  有一次课前,我的内地同学打电话给我说,她身体不舒服来不了,但不想算缺勤,让我帮她在签到表上勾下名字。当天开课签到时,我照做了。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她就收到了陈教授的电邮,电邮提醒她说,不来上课可以请假,但绝不能找人代签字。

  这件事让我俩深感内疚,一星期后,等我俩在课堂入座后,陈教授特意走过来对着我那同学说了一句:“我收到你的电邮回覆了。”然后看看我走开了。我至今记得他看我的那个眼神,威严中带着一丝宽恕。

  陈教授在专业上是个严师,在生活中却是个爱聊天的人,而且喜欢和内地学生打成一片。当时一听说我来自宁波,就立马夸赞起来,“那个跨海大桥通车了哦,听说是世界上最长的桥梁之一,你们宁波人厉害!”

  在他印象中,以包玉刚、邵逸夫为代表的宁波人能干、肯吃苦,而且乐善好施,给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你也要像你们前辈一样喔。”这句话,他经常向我念叨。记者刘挺

原标题:

编辑: 郭静

甬港双城记丨宁波学子赴港求学 这位教授坚持普通话授课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7-06-27 13:37:00

  (作者在香港浸会大学毕业时留影)

  今年,香港回归祖国迎来第20个年头。这座城市见证了我的求学岁月,也带给我一段段温馨的校园回忆。

  2008年夏天,我有幸进入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修读硕士课程。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要跑去香港读中文?

  香港多元的教育环境吸引了我。

  事实上,无论是奠基教授余秋雨,还是讲座教授龙应台,就足以让我毫不犹豫求学香港。

  初来乍到,自然有许多不适应,我所修读的专业很多课程用粤语授课,虽然我抵港前已“恶补”过粤语,但仍有些畏惧。为了尽快融入当地文化,我还是“自虐”般选修了许多粤语授课课程。

  (左为陈伟强教授,摄于毕业典礼)

  第一堂课令我印象深刻,那是来自陈伟强教授的硕士生必修课《研究方法》。

  令我没想到的是,陈教授一开口便是字正腔圆的京腔:“我能讲熟练的普通话、粤语及英文,北京奥运会刚刚落幕,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应该多讲普通话。所以我决定用普通话授课。”陈教授对台下30多个学生说。

  这令我对他心生敬意,毕竟台下只有3个内地学生,他完全有理由用粤语授课。

  我暗自庆幸,必修课遇到一位内地老师,没有沟通障碍!出于对陈教授的好感,我又选了他的《唐诗研究》,但一开课我已“大跌眼镜”,陈教授用特有的港式幽默调侃说:“《研究方式》是必修课,这堂是选修课,所以我决定转台了。也好嘛,内地同学感受下香港文化。”说完,他就开始用流利的粤语授课。

  那堂课上我发现,他的语速是放慢的,多数我可以听懂,明显能感受到他对内地学生的照顾。

  课后,我和陈教授聊天时得知,其实他是地道的香港人,上世纪90年代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读博士,求学期间与来自北京的同窗喜结连理,“我的老婆是北京人,所以我的普通话就有京腔啦!我们家,就是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交融的一个案例。”陈教授讲话幽默。

  在他的鼓励下,我不断练习粤语,不断主动与香港本地同学交流,终于在三个月后练就一口流利的粤语。陈教授一直教导我,语言只是一门沟通工具,熟悉语言背后的文化更为关键。在他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大量香港文化研究书籍,跑遍了香港各大博物馆。可以说,陈伟强教授是我香港求学生涯的指路人。

  (和香港同学合影)

  当然,我做错事的时候,陈教授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

  有一次课前,我的内地同学打电话给我说,她身体不舒服来不了,但不想算缺勤,让我帮她在签到表上勾下名字。当天开课签到时,我照做了。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她就收到了陈教授的电邮,电邮提醒她说,不来上课可以请假,但绝不能找人代签字。

  这件事让我俩深感内疚,一星期后,等我俩在课堂入座后,陈教授特意走过来对着我那同学说了一句:“我收到你的电邮回覆了。”然后看看我走开了。我至今记得他看我的那个眼神,威严中带着一丝宽恕。

  陈教授在专业上是个严师,在生活中却是个爱聊天的人,而且喜欢和内地学生打成一片。当时一听说我来自宁波,就立马夸赞起来,“那个跨海大桥通车了哦,听说是世界上最长的桥梁之一,你们宁波人厉害!”

  在他印象中,以包玉刚、邵逸夫为代表的宁波人能干、肯吃苦,而且乐善好施,给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你也要像你们前辈一样喔。”这句话,他经常向我念叨。记者刘挺

原标题: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