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每天8杯水这个观点不科学 喝多少水要因人而异
稿源: 北京青年报   2017-09-06 09:31:53 报料热线:81850000

  “晨起空腹一杯水”,是一条流传甚广的健康名言。很多人相信每天的这杯水,可以清肠胃、排毒养颜、稀释血液,甚至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是,你知道对于有些人来说“晨起一杯水”反而有损健康吗?

  看似简单的喝水,其中却蕴含着养生大道理。火箭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郭志红教授说,从中医理论来讲,很多脾胃虚寒、脾虚湿重、消化功能欠缺、肺肾功能不足的人,晨起若是喝了一杯水则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晨起喝水阳气不升

  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升起,但“晨起一杯水”对有些人反而会阻碍阳气升起。

  晨起喝水对身体强壮的人妨碍不大,对有的人就会引起体质下降,甚至产生疾病。尤其是对那些体弱多病、经络堵塞、阳气少的人是很不利的。

  很多人被家人强迫“晨起一杯水”,有的甚至是二杯、三杯。为什么说被强迫,因为他们并不渴,不想喝水。水是阴性的,对于阳气的生发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造成阻碍。那些原本水湿运化障碍的人,就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损伤,水湿积聚更加没有机会得到改善,使身体衰退老化得更快。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阳气弱不弱。郭志红教授说,其实可以通过观察面色来判断,是光润明快,还是涩滞暗淡。如果面色是光润明快,那就表明体内阳气充足。如果面色是涩滞暗淡,那就代表身体里阳气较少,阴气偏多,这样的人起床后应该鼓励阳气生发,不适宜饮水,如果饮水就会使阳气生发受阻。

  在临床上,有很多女性患者早晨起床后饮水出现不少问题,有的出现明显头晕,有的面部浮肿、晦浊,一看就知道是水湿造成的。特别是脾胃虚的人,面部很容易有痕迹,因为阳明胃经分布在面部。这些人对水湿的代谢不健全,尤其是早晨,阳气不足,喝进的水根本运化不起来,造成水湿弥漫,上蒙清窍,而出现头晕头痛。这种情况,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找中医大夫就诊,通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把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乱喝水伤脾伤肺伤肾

  《四圣心源》说:“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如若脾阳(脾胃功能)不足,对水的消化吸收就不能完成,更不能变生气血。特别是在不需要水的时候喝水,还会让脾阳受到伤害。脾胃功能如果比较差,比如食欲差,易恶心或易呕吐,呃逆频繁,腹胀腹泻,胃脘不适等症状的人,对水的代谢同样也不能正常进行,如果在早晨脾阳还没有生发的情况下喝水,会进一步影响脾胃的功能。

  肺对水的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肺除了对呼吸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调水道”。郭志红教授指出,肺有调节水代谢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来进行,也就是肺气可以使津液输布散发到全身各处,也可以促使水液下输于膀胱,保持小便通利。如若肺的功能有障碍,比如容易有胸闷气短、喘息心悸、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情况的人,对水的代谢也会很差,乱喝水就会加重以上症状。

  中医认为肾主水,膀胱主水之气化。肾对调节和维持体内的水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肾脏功能出了问题,饮水就要注意,否则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系统,五脏六腑都参与了水的代谢,任何一个脏腑出了问题,都会对水的代谢造成影响。同样,无端地增加饮水,也会对身体各处不利。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水的时候,应该把身体维持在一个气血平和的状态,不要轻易打扰它。如果一杯一杯往肚子里灌水,就是人为干扰自己的气血平和。

  多喝水“帮凶”百病

  患有慢性病的人血液黏绸,希望通过多喝水来稀释血液。其实水喝下去大多不可能立即进入血管稀释血液。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循环的整体,水的代谢要在各个器官组织的协调运动下才能完成。如果说三焦气化、脏腑转输、气血运行任何一方面有问题,水就无法到达血管里以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心肺负担,也增加了脾肾负担,从而可以使很多慢性病多了无愈期。

  清代名医黄元御说:“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积于下而为饮。大凡阳虚土败,金水堙菀,无不有宿痰留饮之疾。盖痰饮伏留,腐败雍阻,碍气血环周之路,格精神交济之关,诸病皆起,变化无恒。”此处是说如果没有阳气,则水液郁积成为痰饮。郭志红教授说,凡是阳虚脾虚,肺肾不运,无不形成痰饮病。痰饮可堵塞气血运行,影响精神活动,各种疾病均可出现,并且变化无穷。显然水的郁积可以导致百病。观察一下身边喝水太多的人,几年下来,他们往往老得比别人快,因为脾肾的功能由于饮水过多而受伤了,喝水太多使心肺负担过重,脾肾负担过重,所有脏器的负担都会加重,自然比别人老得更快,随之而来的各种慢性病自然也会比别人来得更快、更多。

  中医理论认为,体内水液积聚凝练后能形成痰浊,痰浊再进一步积聚浓缩,就可成为痰核,比如瘰疬、瘿瘤等疾病;或与瘀血互结形成各种结节、肿块等。它们最初是良性的,时间一长,再遇到不良刺激,就可能转为恶性,但都是从水液积聚这一步开始的。原本是无害的水,因为身体的脏腑功能失调及代谢障碍等综合因素,最后能生成各种有形物质来。临床中,一些囊肿病人就是因为不当饮水导致疗效降低。

  痰饮、痰浊,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都是由水液代谢障碍而引起的病理产物,分有形和无形两类。有形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的,其黏稠的叫痰,较为清稀的叫饮。无形的痰饮可引起很多症状,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气短胸闷、心悸或癫狂、昏迷等。按照治疗痰饮的方法去治疗,则会有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痰浊和身体免疫、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癌症、哮喘及精神病等许多疾病都有关系。

  喝多少水要因人而异

  喝水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喝多少,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道法自然。

  上班族和运动员,年轻人和老年人,健康人和病人,喝水的分量必须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活动量、排泄能力、对水的需求量、年龄、体重、工作状态、饮食状况和生活环境而定。比如运动员、体力劳动者,身体消耗较大,代谢又很旺盛,口渴了需要喝水,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加以限制。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工作时间不怎么动弹,也不怎么出汗,喝下去的水大都直接进了肾脏,也就是增加了排尿量,如果大量频频喝水,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引起脾胃不适。

  200斤的壮汉一下喝五六杯水都可以,瘦小体弱的老太太一下也喝下五六杯水,她的脾胃会有多难受?中医认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这句话的意思是女人到了35岁后脾胃功能就会下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脾胃已经很差,吃的食物都要比年轻人少很多,如果喝的水和年轻人一样多,身体自然无法代谢,无法承受。

  通常认为的“每天必饮八杯水,多喝水能有效排毒,喝水应该按时按点”,在中医看来,这个观点是不正确、不科学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自我本能系统的需求,以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问题,这是一个僵化、机械的理论。

  文/莫鹏(火箭军总医院)

原标题:每天必饮8杯水?这个观点不科学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每天8杯水这个观点不科学 喝多少水要因人而异

稿源: 北京青年报 2017-09-06 09:31:53

  “晨起空腹一杯水”,是一条流传甚广的健康名言。很多人相信每天的这杯水,可以清肠胃、排毒养颜、稀释血液,甚至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是,你知道对于有些人来说“晨起一杯水”反而有损健康吗?

  看似简单的喝水,其中却蕴含着养生大道理。火箭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郭志红教授说,从中医理论来讲,很多脾胃虚寒、脾虚湿重、消化功能欠缺、肺肾功能不足的人,晨起若是喝了一杯水则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晨起喝水阳气不升

  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升起,但“晨起一杯水”对有些人反而会阻碍阳气升起。

  晨起喝水对身体强壮的人妨碍不大,对有的人就会引起体质下降,甚至产生疾病。尤其是对那些体弱多病、经络堵塞、阳气少的人是很不利的。

  很多人被家人强迫“晨起一杯水”,有的甚至是二杯、三杯。为什么说被强迫,因为他们并不渴,不想喝水。水是阴性的,对于阳气的生发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造成阻碍。那些原本水湿运化障碍的人,就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损伤,水湿积聚更加没有机会得到改善,使身体衰退老化得更快。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阳气弱不弱。郭志红教授说,其实可以通过观察面色来判断,是光润明快,还是涩滞暗淡。如果面色是光润明快,那就表明体内阳气充足。如果面色是涩滞暗淡,那就代表身体里阳气较少,阴气偏多,这样的人起床后应该鼓励阳气生发,不适宜饮水,如果饮水就会使阳气生发受阻。

  在临床上,有很多女性患者早晨起床后饮水出现不少问题,有的出现明显头晕,有的面部浮肿、晦浊,一看就知道是水湿造成的。特别是脾胃虚的人,面部很容易有痕迹,因为阳明胃经分布在面部。这些人对水湿的代谢不健全,尤其是早晨,阳气不足,喝进的水根本运化不起来,造成水湿弥漫,上蒙清窍,而出现头晕头痛。这种情况,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找中医大夫就诊,通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把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乱喝水伤脾伤肺伤肾

  《四圣心源》说:“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如若脾阳(脾胃功能)不足,对水的消化吸收就不能完成,更不能变生气血。特别是在不需要水的时候喝水,还会让脾阳受到伤害。脾胃功能如果比较差,比如食欲差,易恶心或易呕吐,呃逆频繁,腹胀腹泻,胃脘不适等症状的人,对水的代谢同样也不能正常进行,如果在早晨脾阳还没有生发的情况下喝水,会进一步影响脾胃的功能。

  肺对水的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肺除了对呼吸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调水道”。郭志红教授指出,肺有调节水代谢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来进行,也就是肺气可以使津液输布散发到全身各处,也可以促使水液下输于膀胱,保持小便通利。如若肺的功能有障碍,比如容易有胸闷气短、喘息心悸、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情况的人,对水的代谢也会很差,乱喝水就会加重以上症状。

  中医认为肾主水,膀胱主水之气化。肾对调节和维持体内的水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肾脏功能出了问题,饮水就要注意,否则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系统,五脏六腑都参与了水的代谢,任何一个脏腑出了问题,都会对水的代谢造成影响。同样,无端地增加饮水,也会对身体各处不利。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水的时候,应该把身体维持在一个气血平和的状态,不要轻易打扰它。如果一杯一杯往肚子里灌水,就是人为干扰自己的气血平和。

  多喝水“帮凶”百病

  患有慢性病的人血液黏绸,希望通过多喝水来稀释血液。其实水喝下去大多不可能立即进入血管稀释血液。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循环的整体,水的代谢要在各个器官组织的协调运动下才能完成。如果说三焦气化、脏腑转输、气血运行任何一方面有问题,水就无法到达血管里以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心肺负担,也增加了脾肾负担,从而可以使很多慢性病多了无愈期。

  清代名医黄元御说:“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积于下而为饮。大凡阳虚土败,金水堙菀,无不有宿痰留饮之疾。盖痰饮伏留,腐败雍阻,碍气血环周之路,格精神交济之关,诸病皆起,变化无恒。”此处是说如果没有阳气,则水液郁积成为痰饮。郭志红教授说,凡是阳虚脾虚,肺肾不运,无不形成痰饮病。痰饮可堵塞气血运行,影响精神活动,各种疾病均可出现,并且变化无穷。显然水的郁积可以导致百病。观察一下身边喝水太多的人,几年下来,他们往往老得比别人快,因为脾肾的功能由于饮水过多而受伤了,喝水太多使心肺负担过重,脾肾负担过重,所有脏器的负担都会加重,自然比别人老得更快,随之而来的各种慢性病自然也会比别人来得更快、更多。

  中医理论认为,体内水液积聚凝练后能形成痰浊,痰浊再进一步积聚浓缩,就可成为痰核,比如瘰疬、瘿瘤等疾病;或与瘀血互结形成各种结节、肿块等。它们最初是良性的,时间一长,再遇到不良刺激,就可能转为恶性,但都是从水液积聚这一步开始的。原本是无害的水,因为身体的脏腑功能失调及代谢障碍等综合因素,最后能生成各种有形物质来。临床中,一些囊肿病人就是因为不当饮水导致疗效降低。

  痰饮、痰浊,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都是由水液代谢障碍而引起的病理产物,分有形和无形两类。有形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的,其黏稠的叫痰,较为清稀的叫饮。无形的痰饮可引起很多症状,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气短胸闷、心悸或癫狂、昏迷等。按照治疗痰饮的方法去治疗,则会有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痰浊和身体免疫、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癌症、哮喘及精神病等许多疾病都有关系。

  喝多少水要因人而异

  喝水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喝多少,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道法自然。

  上班族和运动员,年轻人和老年人,健康人和病人,喝水的分量必须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活动量、排泄能力、对水的需求量、年龄、体重、工作状态、饮食状况和生活环境而定。比如运动员、体力劳动者,身体消耗较大,代谢又很旺盛,口渴了需要喝水,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加以限制。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工作时间不怎么动弹,也不怎么出汗,喝下去的水大都直接进了肾脏,也就是增加了排尿量,如果大量频频喝水,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引起脾胃不适。

  200斤的壮汉一下喝五六杯水都可以,瘦小体弱的老太太一下也喝下五六杯水,她的脾胃会有多难受?中医认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这句话的意思是女人到了35岁后脾胃功能就会下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脾胃已经很差,吃的食物都要比年轻人少很多,如果喝的水和年轻人一样多,身体自然无法代谢,无法承受。

  通常认为的“每天必饮八杯水,多喝水能有效排毒,喝水应该按时按点”,在中医看来,这个观点是不正确、不科学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自我本能系统的需求,以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问题,这是一个僵化、机械的理论。

  文/莫鹏(火箭军总医院)

原标题:每天必饮8杯水?这个观点不科学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