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点赞!镇海五代守塔人的故事 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7-10-06 09:50:00 报料热线:81850000

  昨晚,央视《新闻联播》用1分31秒的时间长度,报道了“镇海五代守塔人”的故事。

  宁波叶中央家庭因一家五代守塔百年的感人事迹,曾感动无数人,去年还入选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20位候选人。

  “这里是被称为‘远东第一灯塔’的花鸟灯塔,它是‘世界历史文物灯塔’,有着140多年的历史。我是灯塔工叶超群,也是家里的第五代守塔人。”在《新闻联播》的“中国有我”板块里,第五代守塔人叶超群讲述了家族的守塔故事。

  “虽然守塔工作特别枯燥,但每当夜幕降临,灯塔那束光照射到海面,就像一面旗帜,为来往的船只指引航向,保证他们安全航行,我为我的工作自豪。”叶超群说。

  新闻多一点

  五代人守灯塔三位亲人献出生命!

  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浙东海域上,矗立着12座灯塔。这里留下了叶氏家族五代灯塔工的足迹。

  1883年白节山灯塔建成,渔民叶来荣带着一家老小上岛,成为中国第一代灯塔工,没想到,这一守就是一辈子。更让人意外的是,一百多年来,子子孙孙追随着他的脚步无怨无悔守护灯塔。

  五代人百年坚守

  三位亲人献出生命,灯塔依然亮着

  全国最佳灯塔工、全国劳动模范……故事的主人公叶中央是叶氏家族的第三代灯塔工,很多人可能都听过他的名字。75岁的叶中央头发花白,回忆起灯塔工的生活,叶老一下子变得健谈起来。

  1883年,白节山灯塔建成,渔民叶来荣成为中国第一代灯塔工。1944年,叶中央4岁。他和父亲叶阿岳一起生活在鱼腥脑灯塔上,那时候父亲已经是一名灯塔工。有一次刮台风,一艘补给船要进港避雨,父亲一头扎进狂风暴雨中去帮忙,结果一个海浪扑来,船被打翻,父亲被卷入大海。

  掩埋黑发人,祖父带着孙儿上了白节山,祖孙俩守着灯塔相依为命。叶中央在祖父熏陶下,爱上了灯塔。19岁那年,他成为一名新中国的灯塔工。

  1971年春节前夕,几名灯塔工打点行装准备回家过年,叶中央却自告奋勇留下来,写信让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到灯塔来过年,没想到等来的竟是噩耗。途中,小船不幸翻沉,除大女儿被人救起,年仅29岁的妻子和5岁的小女儿双双遇难。叶中央的妻女离世后,他本可以要求组织将他调离守塔一线,但最后叶中央只说“给我换一座塔吧”。这一回,他去了爷爷曾经守过的白节岛。

  叶静虎是叶中央唯一的儿子。他本可以当一个合格称职的拖车司机。1982年,他接了父亲的班,成了白节山灯塔的一名灯塔工。

  孙子叶超群是个“90后”。2013年4月,大专毕业的他在爷爷和父亲的支持下,登上了位于宁波镇海口的七里屿灯塔。

  惊心动魄的一夜

  冒着12级台风,爬上塔顶排除故障

  “做我们这一行,经常会碰上海难,生离死别见得多了。”小时候,叶中央就跟着爷爷在白节山灯塔值班,最早听到的一次海难就是“太平轮”沉没。

  “刚好是农历除夕的前一天,听爷爷说海上有一艘大船沉没了,就在驶离吴淞口不久,在灯塔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哭喊声,但越来越微弱,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一早看到,海面上泛着油光。”叶中央说,后来得知这就是让世人震惊的“太平轮”沉没事件。

  他曾在舟山群岛最北端的花鸟灯塔守了3年,那里被称为“远东第一灯塔”。“以前根本没有网络,有没有台风,只能靠听收音机。对灯塔工来说,碰上险风恶浪是常有的事,我们早就习惯了。”叶中央和记者回忆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有一年夏天,白节海峡遭逢12级台风,我们在灯塔值班。一阵电闪雷鸣过后,灯塔电器被击坏。灯塔失明,船舶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我冲入暗夜,匍匐着爬向塔顶。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让灯塔亮起来。最后,故障顺利排除。别看从值班室到灯塔只有100米的距离,但我足足爬了半小时。我们会在值班室和灯塔之间拴一根“安全绳”,抓着绳子爬行,稍有疏忽可能就被狂风吹落海里。

  “看得多了,就越觉得灯塔是不可或缺的。在茫茫大海里,灯塔就是希望,就是家的方向。”叶中央说得很平静。

  无边无际的孤独

  一上灯塔就是11个月,只有海风只见海水

  叶超群,这个家族最年轻的守塔一员,仍在镇海坚守着传自父辈的这份灯塔情怀,“我刚踏上灯塔的时候,就倍感亲切,可能骨子里头就和灯塔有一种不解之缘吧。加上我性格比较内向,喜欢安静的地方。爷爷提议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新一代的灯塔工,生活不再像原来那样艰苦,电视机、电脑已经普及。但白天看海浪,晚上看星光,孤独如影随形。刚到七里屿灯塔的那段日子,叶超群却有些不适应,“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整个岛上,走上一圈只要五六分钟。除了熟悉的几张面孔,只能听大海的声音。很难想象,爷爷一辈子呆在灯塔是怎么熬过来的。”

  记者注意到,叶超群用了一个字眼——熬。没错,那个年代的灯塔工要艰苦得多。那时候,他们的生活所需主要依靠补给船,每月一趟。如果碰上台风天,补给船来不了,他们只有挨饿的份。“有一次刮台风,补给船到不了。当时岛上只剩一个冬瓜,五个大男人就着一个大冬瓜,吃了整整一个多星期。”叶中央说,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与外界联系,只能点烟,“有一次我发高烧,连着烧了三天,到后来整个人昏迷了。他们就在岛上放三把火求救,我算躲过一劫。”

  然而,最难熬的还是无边无际的孤独。灯塔工要在孤岛上连续工作11个月才有20来天的休息,这11个月时间里,只有海风,只见海水,“唯一能解闷的就是抽烟,那时候烟瘾很大,一天要抽三包,现在落下了病根。”

原标题:点赞!镇海五代守塔人的故事 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点赞!镇海五代守塔人的故事 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7-10-06 09:50:00

  昨晚,央视《新闻联播》用1分31秒的时间长度,报道了“镇海五代守塔人”的故事。

  宁波叶中央家庭因一家五代守塔百年的感人事迹,曾感动无数人,去年还入选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20位候选人。

  “这里是被称为‘远东第一灯塔’的花鸟灯塔,它是‘世界历史文物灯塔’,有着140多年的历史。我是灯塔工叶超群,也是家里的第五代守塔人。”在《新闻联播》的“中国有我”板块里,第五代守塔人叶超群讲述了家族的守塔故事。

  “虽然守塔工作特别枯燥,但每当夜幕降临,灯塔那束光照射到海面,就像一面旗帜,为来往的船只指引航向,保证他们安全航行,我为我的工作自豪。”叶超群说。

  新闻多一点

  五代人守灯塔三位亲人献出生命!

  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浙东海域上,矗立着12座灯塔。这里留下了叶氏家族五代灯塔工的足迹。

  1883年白节山灯塔建成,渔民叶来荣带着一家老小上岛,成为中国第一代灯塔工,没想到,这一守就是一辈子。更让人意外的是,一百多年来,子子孙孙追随着他的脚步无怨无悔守护灯塔。

  五代人百年坚守

  三位亲人献出生命,灯塔依然亮着

  全国最佳灯塔工、全国劳动模范……故事的主人公叶中央是叶氏家族的第三代灯塔工,很多人可能都听过他的名字。75岁的叶中央头发花白,回忆起灯塔工的生活,叶老一下子变得健谈起来。

  1883年,白节山灯塔建成,渔民叶来荣成为中国第一代灯塔工。1944年,叶中央4岁。他和父亲叶阿岳一起生活在鱼腥脑灯塔上,那时候父亲已经是一名灯塔工。有一次刮台风,一艘补给船要进港避雨,父亲一头扎进狂风暴雨中去帮忙,结果一个海浪扑来,船被打翻,父亲被卷入大海。

  掩埋黑发人,祖父带着孙儿上了白节山,祖孙俩守着灯塔相依为命。叶中央在祖父熏陶下,爱上了灯塔。19岁那年,他成为一名新中国的灯塔工。

  1971年春节前夕,几名灯塔工打点行装准备回家过年,叶中央却自告奋勇留下来,写信让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到灯塔来过年,没想到等来的竟是噩耗。途中,小船不幸翻沉,除大女儿被人救起,年仅29岁的妻子和5岁的小女儿双双遇难。叶中央的妻女离世后,他本可以要求组织将他调离守塔一线,但最后叶中央只说“给我换一座塔吧”。这一回,他去了爷爷曾经守过的白节岛。

  叶静虎是叶中央唯一的儿子。他本可以当一个合格称职的拖车司机。1982年,他接了父亲的班,成了白节山灯塔的一名灯塔工。

  孙子叶超群是个“90后”。2013年4月,大专毕业的他在爷爷和父亲的支持下,登上了位于宁波镇海口的七里屿灯塔。

  惊心动魄的一夜

  冒着12级台风,爬上塔顶排除故障

  “做我们这一行,经常会碰上海难,生离死别见得多了。”小时候,叶中央就跟着爷爷在白节山灯塔值班,最早听到的一次海难就是“太平轮”沉没。

  “刚好是农历除夕的前一天,听爷爷说海上有一艘大船沉没了,就在驶离吴淞口不久,在灯塔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哭喊声,但越来越微弱,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一早看到,海面上泛着油光。”叶中央说,后来得知这就是让世人震惊的“太平轮”沉没事件。

  他曾在舟山群岛最北端的花鸟灯塔守了3年,那里被称为“远东第一灯塔”。“以前根本没有网络,有没有台风,只能靠听收音机。对灯塔工来说,碰上险风恶浪是常有的事,我们早就习惯了。”叶中央和记者回忆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有一年夏天,白节海峡遭逢12级台风,我们在灯塔值班。一阵电闪雷鸣过后,灯塔电器被击坏。灯塔失明,船舶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我冲入暗夜,匍匐着爬向塔顶。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让灯塔亮起来。最后,故障顺利排除。别看从值班室到灯塔只有100米的距离,但我足足爬了半小时。我们会在值班室和灯塔之间拴一根“安全绳”,抓着绳子爬行,稍有疏忽可能就被狂风吹落海里。

  “看得多了,就越觉得灯塔是不可或缺的。在茫茫大海里,灯塔就是希望,就是家的方向。”叶中央说得很平静。

  无边无际的孤独

  一上灯塔就是11个月,只有海风只见海水

  叶超群,这个家族最年轻的守塔一员,仍在镇海坚守着传自父辈的这份灯塔情怀,“我刚踏上灯塔的时候,就倍感亲切,可能骨子里头就和灯塔有一种不解之缘吧。加上我性格比较内向,喜欢安静的地方。爷爷提议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新一代的灯塔工,生活不再像原来那样艰苦,电视机、电脑已经普及。但白天看海浪,晚上看星光,孤独如影随形。刚到七里屿灯塔的那段日子,叶超群却有些不适应,“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整个岛上,走上一圈只要五六分钟。除了熟悉的几张面孔,只能听大海的声音。很难想象,爷爷一辈子呆在灯塔是怎么熬过来的。”

  记者注意到,叶超群用了一个字眼——熬。没错,那个年代的灯塔工要艰苦得多。那时候,他们的生活所需主要依靠补给船,每月一趟。如果碰上台风天,补给船来不了,他们只有挨饿的份。“有一次刮台风,补给船到不了。当时岛上只剩一个冬瓜,五个大男人就着一个大冬瓜,吃了整整一个多星期。”叶中央说,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与外界联系,只能点烟,“有一次我发高烧,连着烧了三天,到后来整个人昏迷了。他们就在岛上放三把火求救,我算躲过一劫。”

  然而,最难熬的还是无边无际的孤独。灯塔工要在孤岛上连续工作11个月才有20来天的休息,这11个月时间里,只有海风,只见海水,“唯一能解闷的就是抽烟,那时候烟瘾很大,一天要抽三包,现在落下了病根。”

原标题:点赞!镇海五代守塔人的故事 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