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1.34岁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17-10-16 06:56:00 报料热线:81850000

  宁波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正在产生喜人成效。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1.34岁,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71.54岁,分别高于全国5.24岁和3.04岁;我市人均期望寿命5年内提高了1岁。

  慢性病防控,宁波多项举措全国首创

  据统计,我市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82%,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市居民健康水平提高、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自2011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创建活动,在体制建设、责任落实、示范创建和健康促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在创建过程中,首创了慢性病医防整合“1+X”防治模式。今年9月完成第二轮宁波市慢性病防治临床指导中心竞争答辩挂牌工作,由第一轮的4个临床指导中心增加到7个。通过“1+ X”慢性病防治医防整合体系架构,全市所有区县(市)建立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牵头,综合性医院为支撑的“1+X”慢性病防控管理模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综合性医院“牵手”共同防控慢性病,有效整合区域内“医”与“防”的力量,构建起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牵头、综合性医院为支撑、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的防控服务网络。

  2014年11月,宁波市政府颁布《关于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施意见》《开展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2017年,宁波市人民政府明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70元,重点支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满足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等重点人群的签约需求。在医保支付政策方面,多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医保账户历年余额可支付流感、肺炎疫苗等扩大免疫规划外的预防性免疫疫苗费用,这在全省属首创。

  5年,宁波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

  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开展,直观的效果就是宁波人的健康意识强了,人均期望寿命高了。

  吃过晚饭,老张来到家附近的小学,发现操场上早已是热火朝天。跑道上,人们或快走或慢跑;运动场上,一群青少年正在打篮球;紧邻操场的羽毛球馆内,几名居民矫健地挥舞着手中的球拍……

  这样的场景在宁波随处可见。为防控慢性病,我市不仅给予政策上倾斜、资金上重点支持,还积极开展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主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以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

  市疾控中心公布的“2016年宁波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8.65%,不仅比2015年提升了3.21个百分点,而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每100个15至69岁的市民中,约有19人了解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并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根据2010年全市人口普查数据,我市15岁至69岁常住人口共计626万人,估计上述人群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有117万人。整体来看,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健康素养提高的同时,宁波人均期望寿命也在提高。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2016年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1.34岁,5年内整整提高了1岁。

  “宁波模式”将走向全国

  经过几年的创建,目前我市已逐步形成了“属地化管理、融合各类资源、面向全社区人群、实现全方位防控”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格局,全市慢性病防控效果初步显现。截至2015年12月,我市共创建健康机构529家,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共设置324个健康自助检测点,各地均设有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共1175个;全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发现登记率分别达到10.40%和2.87%,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73.60%和73.76%,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达到63.30%和60.86%。

  到2016年底,我市已成功创建8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个浙江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现了示范区全覆盖。

  慢性病综合防控“宁波模式”受到了国家卫计委的关注。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委托宁波市疾控中心开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建设”项目研究,项目产出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建设指导意见》已通过验收,这意味着,慢性病防控“宁波模式”将在全国推广。(记者陈敏 通讯员 陶子卫理)

原标题:宁波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1.34岁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1.34岁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17-10-16 06:56:00

  宁波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正在产生喜人成效。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1.34岁,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71.54岁,分别高于全国5.24岁和3.04岁;我市人均期望寿命5年内提高了1岁。

  慢性病防控,宁波多项举措全国首创

  据统计,我市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82%,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市居民健康水平提高、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自2011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创建活动,在体制建设、责任落实、示范创建和健康促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在创建过程中,首创了慢性病医防整合“1+X”防治模式。今年9月完成第二轮宁波市慢性病防治临床指导中心竞争答辩挂牌工作,由第一轮的4个临床指导中心增加到7个。通过“1+ X”慢性病防治医防整合体系架构,全市所有区县(市)建立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牵头,综合性医院为支撑的“1+X”慢性病防控管理模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综合性医院“牵手”共同防控慢性病,有效整合区域内“医”与“防”的力量,构建起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牵头、综合性医院为支撑、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的防控服务网络。

  2014年11月,宁波市政府颁布《关于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施意见》《开展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2017年,宁波市人民政府明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70元,重点支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满足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等重点人群的签约需求。在医保支付政策方面,多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医保账户历年余额可支付流感、肺炎疫苗等扩大免疫规划外的预防性免疫疫苗费用,这在全省属首创。

  5年,宁波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

  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开展,直观的效果就是宁波人的健康意识强了,人均期望寿命高了。

  吃过晚饭,老张来到家附近的小学,发现操场上早已是热火朝天。跑道上,人们或快走或慢跑;运动场上,一群青少年正在打篮球;紧邻操场的羽毛球馆内,几名居民矫健地挥舞着手中的球拍……

  这样的场景在宁波随处可见。为防控慢性病,我市不仅给予政策上倾斜、资金上重点支持,还积极开展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主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以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

  市疾控中心公布的“2016年宁波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8.65%,不仅比2015年提升了3.21个百分点,而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每100个15至69岁的市民中,约有19人了解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并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根据2010年全市人口普查数据,我市15岁至69岁常住人口共计626万人,估计上述人群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有117万人。整体来看,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健康素养提高的同时,宁波人均期望寿命也在提高。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2016年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1.34岁,5年内整整提高了1岁。

  “宁波模式”将走向全国

  经过几年的创建,目前我市已逐步形成了“属地化管理、融合各类资源、面向全社区人群、实现全方位防控”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格局,全市慢性病防控效果初步显现。截至2015年12月,我市共创建健康机构529家,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共设置324个健康自助检测点,各地均设有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共1175个;全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发现登记率分别达到10.40%和2.87%,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73.60%和73.76%,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达到63.30%和60.86%。

  到2016年底,我市已成功创建8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个浙江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现了示范区全覆盖。

  慢性病综合防控“宁波模式”受到了国家卫计委的关注。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委托宁波市疾控中心开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建设”项目研究,项目产出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建设指导意见》已通过验收,这意味着,慢性病防控“宁波模式”将在全国推广。(记者陈敏 通讯员 陶子卫理)

原标题:宁波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1.34岁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