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钳子,一手垃圾袋,城管义工小分队的队员们不放过小区里的任何角落。通讯员供图
环境卫生,是城市的脸,也是城管的难。
如何为城市洗脸,为她美美地装扮,这道破题功课,最初是在明楼街道惊驾社区开始解起的。
自2009年至今,惊驾社区城管义工队伍已经走过8个年头有余,作为宁波第一批城市管理志愿者,他们为城市环境卫生整治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在悄然影响改变着宁波市民的文明之举。
过去一个小时能捡三十个烟头
现在顶多也就一两个
70岁的周玉萍说,自己加入惊驾社区城管义工队伍已有7年多了。第一份工作,就是去曙光菜场门口站岗。
曙光菜场是宁波市区最老牌的菜市场之一,周边老小区多,人流大,不仅脏乱差,还有自行车、电瓶车乱停乱放等各种“老大难”问题。为了管好家门口的菜场,当时的惊驾社区召集了一批热心居民,成立了城管义工小分队,每天安排两位志愿者到菜场门口巡逻。
“看到哪里有垃圾,就捡起来,看到哪里自行车电瓶车乱停放,就摆放整齐,看到流动商贩占道摆摊,就上前劝说。”周玉萍说,开头几年,小分队只有30多人,每人每周排班两到三次,夏季7:00至8:30、冬季7:30至9:00。
巡逻期间,一件绿色的志愿者背心、一个钳夹、一只垃圾袋,是大家的基本装备。“一个早上,起码要用掉两个塑料垃圾袋,装得满满的,有不要的尼龙袋、丢弃的菜叶,最后什么都有,最多一回,我捡了30个烟头。”周玉萍伸出三个手指头,用力地比划了下。
慢慢地,周玉萍发现垃圾袋装不满了,现在一个下午下来,顶多只能捡到半袋垃圾,烟头也就一两个而已,“最高兴的是,有些市民会主动地把垃圾丢进我的垃圾袋里。”
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车辆乱停放的现象也少了。周玉萍告诉记者,治乱停放,志愿者有高招,“最先我们用劝说,但光说不动,人家不一定听得进去,我们就自己动手,把乱停放的自行车电瓶车搬到规定停放点,碰上雨天,我们还备好干净的毛巾,帮大家把车坐垫擦干。”
“乱停乱放的情况基本没有了,走进走出也畅通多了,现在逛菜场很惬意。”市民高阿姨说,志愿者的用心付出,换得了如今整洁有序的曙光菜场,也帮助很多人养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习惯。
过去好心劝说遭尽白眼
现在大多能自觉遵守还说“谢谢”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觉是,大家对文明的认识提高了,理解支持我们志愿者的人越来越多了。”70岁的于兆是天津人,因为女儿定居宁波而跟了过来,一待就是12年。
加入城管义工小分队4年多了,于兆参加最多的是“星期五在行动”,“星期五,我们会到社区的各处绿化带、各幢楼道捡拾垃圾、清理堆积的废弃物。”
曙光小区A区是拆迁安置小区,住的都是“老宁波”,勤俭节约惯了,很难“断舍离”,日积月累,楼道里的废杂物也越堆越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于兆告诉记者,最初清理时,志愿者成了最不受居民欢迎的人,骂骂咧咧的不用说了,还有抵制情绪严重的,直接把垃圾从楼下丢下来,差点就砸到自己的头上,“委屈肯定有,但我们知道我们做的是为大家好的好事,所以不会退出,还是愿意继续为大家服务。”
城管义工犹如星星之火,总有无穷无尽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渐渐地,开始有居民主动提出,请志愿者帮忙清理楼道,还有的跟着志愿者一起清运垃圾。
于兆觉得,社区越来越干净整洁,是全体居民共同维护的成果,也是对志愿者们最好的支持和鼓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于兆去过的地方不少,但说到哪里的市民最讲文明,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宁波呀。”
“有一次,我赶公交车,眼看车子要开走了,就立马从后门上车了,司机当时就说我,怎么能从后门上车呢,我说怕来不及呀,那位司机说,‘我等你,请你从前门上车’。”于兆感叹,“哪怕因为我的不守规则耽误了他的行车时间,他依然坚持让我改正,这位公交车司机给我留下了‘原来宁波人是很遵守规则’的印象,后来我加入城管义工小分队,就是希望能像那位公交车司机一样,影响更多人成为讲文明守规则的人。”
举手之劳虽是小事
换来的文明善举意义重大
惊驾社区城管义工小分队负责人潘明强介绍说,目前,小分队共有志愿者80余人,平均年龄在65岁,大都是热心的退休工人、干部。
夕阳无限好,夕阳无限红,甬城志愿者团队的这片天,也被这轮“夕阳红”照得透亮。
“社区里的江师傅看到公园里大家常坐的椅子十分破旧,于是自己跑到市场,花钱买了几把竹椅子,让大家能坐上安全舒服的椅子聊天;还有叶大爷,每天为楼道拖地,从6楼到1楼,一级台阶都不落下,坚持了好多年,楼道里的居民再也不敢让垃圾在楼道里过夜,就怕过意不去老大爷的这份心……”潘明强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做志愿者,本身就已经让我们很快乐。”小分队的队员们对记者说,能通过自己的举手之劳,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提高了文明的意识,养成了文明的习惯,这也让他们的快乐有了更大的意义。
通讯员应梦婷记者陈嫣然
原标题:过去一小时能捡三十个烟头 现在顶多也就一两个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