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旧居)
今天,屠呦呦旧居(姚宅)的门口,挂上了宁波第一块历史建筑的牌子。同时,老宅进行了短暂地开放。
屠呦呦旧居,勾起了不少人的回忆!
上午9点多,一位七八十岁的嬷嬷,挎着个菜篮子,篮里还装着几颗大白菜,走进姚宅。
老嬷嬷一脚跨进门槛说:“我以前也住在这个院子里,一楼。住了20多年。这里不只有姚姓人家,还有其他的姓,住着好几家人呢。”
瞿女士也在微信上说,开明街26日,屠呦呦旧居也是她的外公家。直至十多年前因拆迁而搬迁。瞿女士从小就在这个院子里玩大,非常有幸与屠呦呦家对门而居,已快80岁的妈妈和70多岁的小姨,对屠呦呦的妈妈,两位老人记忆深刻,还能回忆起生活的细节。
“这个墙门大院子,还连着工艺美术厂创作室内,创作室推开大窗户就是26号院子,当时有名的刘国辉、曹厚德、何月桂等书画大师都在此工作。记忆中,外公最喜欢趴着窗户看他们工作。”瞿女士回忆,“蛋壳上的仕女画,栩栩如生——这是那个时代最奢侈的礼品。”
那时候,屠呦呦应该已经去外地求学了。
姚宅是个四合院。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由前厅、大厅、正楼、后屋组成。前厅和大厅为面阔三间二弄的二层楼房,饰车木栏杆,廊楼板端面有卷草纹雕饰。正楼为面阔三间一弄、进深五柱的高平屋,五脊马头山墙。后屋为三间一弄硬山式高平屋。
整个姚宅的院落面积,大约为2200平方米,现在被分割为3个单独的院落,分别为900平方米左右、600平方米左右、600平方米左右。
从大家的表述来看,这里曾住过好多户人家。
这宅院走出过两位名人。一位是著名经济学家姚庆三(1911年-1989年),另一位就是屠呦呦。姚庆三是屠呦呦的舅舅。宅子是姚庆三父亲姚咏白所建,姚咏白是甬总商会代表,曾任上海法学院、复旦大学、大厦大学教授。
屠呦呦小时候就住在外婆家,在姚宅生活到上大学。住在姚宅时,屠呦呦就在附近的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读书。
据记者了解,姚宅日常不对外开放,即使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奖之后,也依然大门紧闭,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都是在门外留影。
不过,2014年7月,电视剧《我的媳妇是女王》曾在姚宅取景。电视剧里,姚宅是男主角父母家,庭院深深,书香世家。在明清时期,士大夫第、卢氏支祠、毛家大院等建筑都建于莲桥第。姚宅的隔壁,就是中国邮票大师孙传哲、宁波帮巨子李镜第的故居。
早在2009年,包括姚宅在内的“莲桥第”街区相关项目,被宁波城投系统旗下的宁波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接手,后者以文化内涵为依托,结合现代商业,于2015年将“莲桥第”打造成为了宁波最原汁原味的人文艺术院落街区。
挂上宁波市历史建筑的牌子后,屠呦呦旧居的走向将会如何?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此前,坊间甚至有姚宅市值1.5亿元的传闻。
不过,记者今天走进莲桥第售楼中心,售楼先生说,这里的房子,分为两类。一类是古建,另一类是住宅。古建的售价在7万一平方米左右。住宅的售价在2.5万一平方米左右。而屠呦呦旧居,并不在出售范围内。
莲桥第位于宁波老城区的东南隅,东靠小沙泥街住宅小区,南至灵桥路,西临开明街、解放南路,北至大沙泥街,由37栋古建院落构成。区域内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点2处,历史建筑18处,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在开放的屠呦呦旧居看到,本来十分破败的老宅,经过几年的修缮,已经恢复到七八成新了。古朴中透着当代建筑的意境。墙上,挂着屠呦呦的照片、她受教育的经历、学术贡献、以及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新闻媒体的报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莲桥第的当时风貌、实景现状、规划平面图展板。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和职业的人士估计,这里可能会和其他文保单位一样,成为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供市民游客参观。 记者沈莉萍
原标题: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