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宁波阿甘半年走遍“老三区”每条街 总结出“八好”
稿源: 甬派   2018-02-03 07:34:13 报料热线:81850000

  梦想走遍中国的“天下第一疯”谢建光离世,1月29日,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在众多评论中,网友叶先生留言:海曙有位老先生很厉害,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走遍了宁波“老三区”的每一条街!

(王泰祥今年75岁,他喜欢独自背包旅行,这是在福建)

  叶先生所说的牛人名叫王泰祥,今年75岁,做过中学老师,英文翻译,出版过好几部译著。

  巧的是,2017年,王泰祥曾专门赶到鄞州瞻岐南二村拜访过“天下第一疯”谢建光,之前两人互不相识,还一起吃了顿晚餐。

  当时,王泰祥写了篇《小巫见大巫》,文中写道:“虽然我花过一点时间,走遍了宁波老三区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或田间行道,也坐车到过浙江每个县,但是,比起今天见到的谢建光,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没想到,这一见竟是永别。

  王泰祥称,“我能理解他的行为,他所追求的是逍遥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

  王泰祥老人是从2012年开始有计划的行走宁波“老三区”(原海曙江东江北),用了195天,走遍了地图上标注的每一条街,至于为什么不去临近的鄞州区走走,老先生的回答是“太大了”。

(王老先生上网、微信样样精通)

  2013年,王泰祥写过一篇《走遍宁波(老三区)》,当中详细描述了自己行走的初衷与苦乐,原汁原味,经老先生同意,刊发这篇文章,内容略有删节——

  走遍宁波(老三区)

  王泰祥

  5月26日上午,当我走完马衙街、后营巷、大书院巷、云石街,鄮山街、县学街、开明街130弄、竺家巷、狮子街、君子街、石板巷、元吉巷、碶闸街、大来街、大沙泥街、天封塔、小沙泥街、郭衙巷、冷静街、仓桥街、仓基街、延庆街、观宗寺,最后到望湖市场乘车回到家,坐在太师椅上,长长地透了一口气,浑身放松以后,抬头看了一眼时钟,10:53。哦,天哪,今天终于走完了老三区的每一条道路。

  记得2012年11月14日第一次走长路是到姐、弟家里去。早上8点钟从后河小区出发,沿中山路向东偏北方向走去,一直走了23里光景,中间小坐两回,还跟人聊会天,到书香景苑时已经11点了。

(王老先生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纪念亭。该纪念亭为正三角形,表示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联大。)

  我为什么“心血来潮”,要走这么长的路呢?

  这是有原因的。读中学时,有段时间每天上学来回走16里路。这为以后敢于走长路打下了基础;“文革”期间,曾和同学们一起“长征”,从上海走到景德镇,每天至少走五六十里;后又从长沙赶到韶山,一夜之间走了100里,好像也不觉得怎么累。廿多年前,我在曙光路碰见70多岁的二伯,从老家到宁波来,想去江北岸买镬,一个来回要走二十五六里路。后来他活到了98岁。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我即将跨入古稀之年想走遍宁波的重要起因和推力。

  除了年轻时候的经历,二伯的榜样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向自己挑战,考验自己的体力和脚力,看看能不能走完宁波老三区的每一条街巷。

(王老先生经常独自背个包去各地旅行,喜欢有人文历史的地方,这是在青海湖)

  一般人可能对走遍宁波没有兴趣:在校生要升学,毕业,考研,读博;上班族要成家立业,赚钱谋生;退休前不可能去做这种“多吃饭米,石板踔勚”(注:“踔勚”:宁波话读“闹移”,意为踏光磨损)、无利可图的“傻事”;退休后有的想发挥余热,有的要照看儿孙,有的痴迷棋牌,有的舞文弄墨,有的种花养鱼,有的周游列国,不会想到走遍宁波的每一条街道。

  即便想到了,也可能因为兴趣不大而选择另外活动。即便兴趣很大,也可能因为心有余力不足而放弃。即便心有力足,最后走遍了宁波,也只是象征性的到了几个或一二十个景点,不可能“傻傻地”走遍每一条马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走遍宁波老三区的,可能只有我这样的“老二”了。除了绘制地图、负责地名等工作需要而走街串巷的以外,我还没有听说过无利走遍宁波的“蠢事”。正因为我可能是第一个,所以才会有一种挑战感,探索感,自豪感和进取感,才会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吸引力,才会有一种想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的冲动。

(走完“老三区”后,王老先生又迷上了古文)

  有了这开头的第一次,脚步就停不下来了。于是,我便变成了宁波的阿甘。

  首先,我从江东区开始走起,因为江东是我的老家,是我从小到青壮年时期生活过的,最亲切,最熟悉,也是现在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我最想了解的地方。

  江东区道路那么多,怎么走呢?要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话,那就是乱走了。乱走的话是不可能走遍宁波每一条路的。所以在出门之前,我都要在网上仔细查好行走路线,把它记在本子上,或将它复制成简图,随身带着,以备路上查看。即便走前路线已经胸有成竹,实地行走时,还是要问路人的。毕竟网上说的是一回事,实际道路又是一回事。

  就这样,到今年1月11日,我走遍了37.7平方公里的江东区的所有马路(不包括小区里面的小巷小道,也不包括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距离很近且又走不通的“断头路”),耗时一个月零28天,除去雨天、休息或有事外,实际行走27天;

  5月4日走遍了208.7平方公里的江北区,花了3个月零23天,实际行走59天;

  5月26日走完了29.44平方公里的海曙区,前后22天,实际行走15天(因为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海曙区,凡是新近刚刚走过的熟路就免走了)。

  加起来宁波老三区一共用时半年零12天时间,实际行走101天。

(老先生翻译的作品)

  有人可能会问,走遍宁波有何好处?

  我的体会是可以练腿,活血,舒心,生情,爽口,饱眼,补脑,从脚到头都得能到“全面发展”。

  练腿:原来走三五里或六七里就不想走了,现在走二三十里都不在话下;

  活血:走前我的脑子有点晕晕乎乎,一量血压稍微有点偏高。没走几天以后,头脑感到很清爽,血压降下来了。

  舒心:每天在野外行走,等于是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生情:以前我只喜欢江东、海曙,这次走了以后,发现江北区的街道变新了,大桥比其它区造得多,高架公路最发达,经济发展很快,空气最好,风景最美,不少农村都很干净,给我印象不错。

  爽口:在行走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人车较少的旷野,乡村,青山,小河边行走,空气新鲜,清风凉爽。

  饱眼:在老三区,特别是在江北区行走时,时常能见到奇异,清秀,宜人,甚至是令人惊艳的景色,每天都是走在没有走过,没有见过的地方。

  补脑:沿路要过什么站头,前面是什么路,现在车到了什么地方,还有多少时间可以下车等等,几乎了如指掌,随口而答。这在没有走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走遍宁波不仅填补了老三区的地理知识,也增补了文化历史知识。总之,走遍宁波,可以大饱眼福。它让你看尽风景,了解历史,熟悉风情,增加见闻。它是一种观光,一种考察,一种探索,一种休闲,一种自我价值的追求,一种精神层面的活动,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一种充满活力的人生,一种品质生活的享受,一种别人难以体会的乐趣。

  我用了195天时间,走遍了275.84平方公里的宁波老三区,每天平均1.4平方公里。若想走遍9816平方公里的7县一市的大宁波,按照此前走法,就得花上19年时间。19年啊,我只能急流勇退,见好就收,留待后人慢慢“共享”了。

(老先生很喜欢读书)

  令人佩服的是,王泰祥并非单纯地行走,在穿棱宁波的大街小巷过程中,他发现了宁波的门牌问题,写了篇《宁波门牌不靠谱——老三区门牌抽样调查报告》,当年媒体专门报道了此事,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事实上,除了走遍宁波“老三区”的“壮举”,王泰祥还是个背包客,喜欢独自背个包去旅行,除了台湾,香港,澳门,西藏(怕高原反应),全国其他地方几乎都去过了。

  “我喜欢走其他人没有走过的地方,随心所欲地走。每到一地,我喜欢去有人文气息的地方,比如博物馆、纪念馆,博物馆有时一呆就是2小时,我家老太婆跟我走了两次,再也不肯去了。”王泰祥说这话时,哈哈大笑。

  远行时,他喜欢坐火车不喜欢飞机,一是节省资金,二是喜欢慢悠悠地游览。

(老先生三上雁荡山的留影)

  其中,光温州雁荡山就去过三回,一次是单位游,一次是和同学游。直到有一天他看徐霞客的书,当中提到雁荡山最高峰有个湖,他没去过,心痒痒,独自一人又去了一回。

  如今,王泰祥每天仍然会行走5公里锻炼身体。

  问他最近的兴趣是啥?

  老先生的回答是,看古书:“中国文章写得最好的古人,我要一个个看下来。”记者沈之蓥实习生高选诚

原标题:宁波阿甘半年走遍“老三区”每条街,总结出“八好”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阿甘半年走遍“老三区”每条街 总结出“八好”

稿源: 甬派 2018-02-03 07:34:13

  梦想走遍中国的“天下第一疯”谢建光离世,1月29日,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在众多评论中,网友叶先生留言:海曙有位老先生很厉害,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走遍了宁波“老三区”的每一条街!

(王泰祥今年75岁,他喜欢独自背包旅行,这是在福建)

  叶先生所说的牛人名叫王泰祥,今年75岁,做过中学老师,英文翻译,出版过好几部译著。

  巧的是,2017年,王泰祥曾专门赶到鄞州瞻岐南二村拜访过“天下第一疯”谢建光,之前两人互不相识,还一起吃了顿晚餐。

  当时,王泰祥写了篇《小巫见大巫》,文中写道:“虽然我花过一点时间,走遍了宁波老三区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或田间行道,也坐车到过浙江每个县,但是,比起今天见到的谢建光,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没想到,这一见竟是永别。

  王泰祥称,“我能理解他的行为,他所追求的是逍遥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

  王泰祥老人是从2012年开始有计划的行走宁波“老三区”(原海曙江东江北),用了195天,走遍了地图上标注的每一条街,至于为什么不去临近的鄞州区走走,老先生的回答是“太大了”。

(王老先生上网、微信样样精通)

  2013年,王泰祥写过一篇《走遍宁波(老三区)》,当中详细描述了自己行走的初衷与苦乐,原汁原味,经老先生同意,刊发这篇文章,内容略有删节——

  走遍宁波(老三区)

  王泰祥

  5月26日上午,当我走完马衙街、后营巷、大书院巷、云石街,鄮山街、县学街、开明街130弄、竺家巷、狮子街、君子街、石板巷、元吉巷、碶闸街、大来街、大沙泥街、天封塔、小沙泥街、郭衙巷、冷静街、仓桥街、仓基街、延庆街、观宗寺,最后到望湖市场乘车回到家,坐在太师椅上,长长地透了一口气,浑身放松以后,抬头看了一眼时钟,10:53。哦,天哪,今天终于走完了老三区的每一条道路。

  记得2012年11月14日第一次走长路是到姐、弟家里去。早上8点钟从后河小区出发,沿中山路向东偏北方向走去,一直走了23里光景,中间小坐两回,还跟人聊会天,到书香景苑时已经11点了。

(王老先生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纪念亭。该纪念亭为正三角形,表示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联大。)

  我为什么“心血来潮”,要走这么长的路呢?

  这是有原因的。读中学时,有段时间每天上学来回走16里路。这为以后敢于走长路打下了基础;“文革”期间,曾和同学们一起“长征”,从上海走到景德镇,每天至少走五六十里;后又从长沙赶到韶山,一夜之间走了100里,好像也不觉得怎么累。廿多年前,我在曙光路碰见70多岁的二伯,从老家到宁波来,想去江北岸买镬,一个来回要走二十五六里路。后来他活到了98岁。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我即将跨入古稀之年想走遍宁波的重要起因和推力。

  除了年轻时候的经历,二伯的榜样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向自己挑战,考验自己的体力和脚力,看看能不能走完宁波老三区的每一条街巷。

(王老先生经常独自背个包去各地旅行,喜欢有人文历史的地方,这是在青海湖)

  一般人可能对走遍宁波没有兴趣:在校生要升学,毕业,考研,读博;上班族要成家立业,赚钱谋生;退休前不可能去做这种“多吃饭米,石板踔勚”(注:“踔勚”:宁波话读“闹移”,意为踏光磨损)、无利可图的“傻事”;退休后有的想发挥余热,有的要照看儿孙,有的痴迷棋牌,有的舞文弄墨,有的种花养鱼,有的周游列国,不会想到走遍宁波的每一条街道。

  即便想到了,也可能因为兴趣不大而选择另外活动。即便兴趣很大,也可能因为心有余力不足而放弃。即便心有力足,最后走遍了宁波,也只是象征性的到了几个或一二十个景点,不可能“傻傻地”走遍每一条马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走遍宁波老三区的,可能只有我这样的“老二”了。除了绘制地图、负责地名等工作需要而走街串巷的以外,我还没有听说过无利走遍宁波的“蠢事”。正因为我可能是第一个,所以才会有一种挑战感,探索感,自豪感和进取感,才会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吸引力,才会有一种想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的冲动。

(走完“老三区”后,王老先生又迷上了古文)

  有了这开头的第一次,脚步就停不下来了。于是,我便变成了宁波的阿甘。

  首先,我从江东区开始走起,因为江东是我的老家,是我从小到青壮年时期生活过的,最亲切,最熟悉,也是现在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我最想了解的地方。

  江东区道路那么多,怎么走呢?要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话,那就是乱走了。乱走的话是不可能走遍宁波每一条路的。所以在出门之前,我都要在网上仔细查好行走路线,把它记在本子上,或将它复制成简图,随身带着,以备路上查看。即便走前路线已经胸有成竹,实地行走时,还是要问路人的。毕竟网上说的是一回事,实际道路又是一回事。

  就这样,到今年1月11日,我走遍了37.7平方公里的江东区的所有马路(不包括小区里面的小巷小道,也不包括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距离很近且又走不通的“断头路”),耗时一个月零28天,除去雨天、休息或有事外,实际行走27天;

  5月4日走遍了208.7平方公里的江北区,花了3个月零23天,实际行走59天;

  5月26日走完了29.44平方公里的海曙区,前后22天,实际行走15天(因为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海曙区,凡是新近刚刚走过的熟路就免走了)。

  加起来宁波老三区一共用时半年零12天时间,实际行走101天。

(老先生翻译的作品)

  有人可能会问,走遍宁波有何好处?

  我的体会是可以练腿,活血,舒心,生情,爽口,饱眼,补脑,从脚到头都得能到“全面发展”。

  练腿:原来走三五里或六七里就不想走了,现在走二三十里都不在话下;

  活血:走前我的脑子有点晕晕乎乎,一量血压稍微有点偏高。没走几天以后,头脑感到很清爽,血压降下来了。

  舒心:每天在野外行走,等于是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生情:以前我只喜欢江东、海曙,这次走了以后,发现江北区的街道变新了,大桥比其它区造得多,高架公路最发达,经济发展很快,空气最好,风景最美,不少农村都很干净,给我印象不错。

  爽口:在行走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人车较少的旷野,乡村,青山,小河边行走,空气新鲜,清风凉爽。

  饱眼:在老三区,特别是在江北区行走时,时常能见到奇异,清秀,宜人,甚至是令人惊艳的景色,每天都是走在没有走过,没有见过的地方。

  补脑:沿路要过什么站头,前面是什么路,现在车到了什么地方,还有多少时间可以下车等等,几乎了如指掌,随口而答。这在没有走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走遍宁波不仅填补了老三区的地理知识,也增补了文化历史知识。总之,走遍宁波,可以大饱眼福。它让你看尽风景,了解历史,熟悉风情,增加见闻。它是一种观光,一种考察,一种探索,一种休闲,一种自我价值的追求,一种精神层面的活动,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一种充满活力的人生,一种品质生活的享受,一种别人难以体会的乐趣。

  我用了195天时间,走遍了275.84平方公里的宁波老三区,每天平均1.4平方公里。若想走遍9816平方公里的7县一市的大宁波,按照此前走法,就得花上19年时间。19年啊,我只能急流勇退,见好就收,留待后人慢慢“共享”了。

(老先生很喜欢读书)

  令人佩服的是,王泰祥并非单纯地行走,在穿棱宁波的大街小巷过程中,他发现了宁波的门牌问题,写了篇《宁波门牌不靠谱——老三区门牌抽样调查报告》,当年媒体专门报道了此事,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事实上,除了走遍宁波“老三区”的“壮举”,王泰祥还是个背包客,喜欢独自背个包去旅行,除了台湾,香港,澳门,西藏(怕高原反应),全国其他地方几乎都去过了。

  “我喜欢走其他人没有走过的地方,随心所欲地走。每到一地,我喜欢去有人文气息的地方,比如博物馆、纪念馆,博物馆有时一呆就是2小时,我家老太婆跟我走了两次,再也不肯去了。”王泰祥说这话时,哈哈大笑。

  远行时,他喜欢坐火车不喜欢飞机,一是节省资金,二是喜欢慢悠悠地游览。

(老先生三上雁荡山的留影)

  其中,光温州雁荡山就去过三回,一次是单位游,一次是和同学游。直到有一天他看徐霞客的书,当中提到雁荡山最高峰有个湖,他没去过,心痒痒,独自一人又去了一回。

  如今,王泰祥每天仍然会行走5公里锻炼身体。

  问他最近的兴趣是啥?

  老先生的回答是,看古书:“中国文章写得最好的古人,我要一个个看下来。”记者沈之蓥实习生高选诚

原标题:宁波阿甘半年走遍“老三区”每条街,总结出“八好”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