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蒋炜宁 通讯员池瑞辉)“太棒了!周老师在集士港开了工作室,特级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我们可以近距离跟师学习!”今天下午,集士港镇44名思品老师在为这项“零的突破”而欣喜——新学期,浙江省特级教师周汉斌工作室挂牌到集士港镇中心小学,她将给全镇思品老师最接地气的指导,包括开讲座、教学研讨、上观摩课等。
周汉斌是海曙区正在打造的“特级教师乡村工作室”所聘请的导师之一。区划调整后,海曙区义务段学校由23所增至64所,幼儿园由46所增至119所,教育形态由单一的城区教育向多元的城乡教育转变。为解决新海曙区域内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海曙区教育局确立了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战略,在教育集团化、城乡师资流动等举措的基础上,创新性推出“送师下乡”,通过7位特级教师带动846名乡村教师发展,以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度”。
据海曙区教育局介绍,该区共建立9个“特级教师乡村工作室”,由7位浙江省特级教师领衔,培养846名乡村教师学员,实现西片区9个镇(乡)、街道全覆盖。这些“导师”涵盖初中科学,小学语文、数学、思品,学前教育等学科,业界影响力在宁波是“响当当”的。其中,有初中科学的省特级教师、海曙外国语学校校长薛瑞芬,小学语文的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杨春丽,学前教育的省特级教师胡剑红、李江美等。每个工作室由导师、协助导师开展工作的骨干教师组成,设点镇(乡)、街道相应学科所有的教师都是学员。
“工作室,不是一个虚空的形式,它内在的意义在于合作之上的携手前进,同生共长。”周汉斌代表导师们庄重承诺,“我们愿意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
据悉,“特级教师乡村工作室”实行任期制,三年为一个周期。工作室成员由任教科目相同的骨干教师组成。导师将为学员量身定制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工作室有量化发展要求,如“特级教师乡村工作室”任期内至少与工作室挂牌学校合作完成1项课题研究任务,并能获得区级以上奖项;导师指导学员三年内参与或主持一项校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或学科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获奖或公开发表;学员每学期有1次及以上汇报课和磨课活动,每学年至少提供质量较高的教学设计、教育反思或案例等2篇以上。为鼓励工作室开展研究工作,海曙区教育局为每个工作室提供3万元/年的经费支持。
“现在的城乡学校在硬件上差别已经很小,校际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软件上。要让农村学校留住优秀教师,重点是为老师们搭建专业提升的平台。”海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区于去年出台了《海曙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7-2020年)实施办法》,在编制配备、校长教师交流、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省特级教师工作室是推进乡村教师成长的又一加油站。该区的省特级教师人数达11人,在全市领先。“工作室都是结合乡村学校教师的需求和名师的教科研专长匹配优选的,我们计划用3年的时间,每个工作室培养学员的50%以上成为乡村骨干教师。”
原标题: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