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三年未招到一个医生 乡镇卫生院招医生为何这么难?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2-27 07:34:26 报料热线:81850000

里梅村是海曙章水镇各自然村中海拔最高的村庄,村民们平时看病极不方便,章水卫生院的医生每个月送医到村。(陈敏摄)

张悦制图

  院外的招不进,院内的频跳槽

  投资2500万元,实用面积5500多平方米,宁海县胡陈乡卫生院的新大楼正建得热火朝天,按计划,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到时,胡陈乡卫生院的就医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可是,看着眼前这很是气派的新卫生院,院长王伟望却是长吁短叹:“新卫生院就要建成投入使用了,可急需的医生哪里找啊!”

  同样着急的还有宁海县越溪乡卫生院院长金斌飞。越溪乡卫生院所在辖区常住居民2万余人,每天门诊量在200人次左右,但目前该卫生院的门诊医生只有4人,这4人中包括2个副院长、1个医务科长,其中一位医生已怀孕7个月,实际能够值班门诊的医生只有3个。平时还可以应付,一旦碰到考核或是会议培训什么的,排班都成问题。

  可就是这样的局面,越溪乡卫生院已经维持了好多年,金斌飞告诉记者,他是2015年来到卫生院的,三年了,为改变这一窘境,招聘季节,他年年去县卫计局要人,可年年去,年年失望而归。不是领导不帮他,实在是医生供不应求,这几年,随着一些医疗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民办医疗机构的不断涌现,每年招聘到的医生、护士数,甚至还无法满足城区医疗机构的用人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处偏僻地区的乡村医院自然成了无人问津的大冷门。“不要说本科医学毕业生了,连专科毕业生都抢不到一个!”

  乡镇卫生院不仅新的医生抢不到,还面临着原有医生频频跳槽的现状。

  这几天,海曙区章水卫生院院长李华心里很是不踏实,因为最近正是各医院招聘人才的季节,对于地处偏僻山区的章水卫生院来说,最怕的就是医生被城区或是城区周边医院“挖墙角”,这不,他听说已经有两位医生准备参加城区医院的招聘考试,“不知道是不是有更多医生去参加考试。”李华的语气里满是不安。

  “我们医院年年有医务人员流失。辞职、跳槽,在我们这里是常态。”说起医务人员跳槽,王伟望真真被戳中了痛点。王伟望是2014年调到胡陈乡卫生院的,让他无奈的是,平均每年有一个医务人员跳槽,怎么拦也拦不住。2014年,王伟望亲自招录了一位防保科医生,这是一位水平很不错的医生,可因为医生丈夫在宁波城区工作,2016年,这位医生通过考试上调到宁波城区。医院的防保工作一时陷入瘫痪,王伟望只有请求兄弟卫生院临时援助,并帮忙指导新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培养,新的防保科医生终于能够胜任了,可是,这个刚刚培养好的医生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尽管考试结果还没出来,但王伟望开始坐立不安了。

  医生短缺,基层医疗得不到保障

  医生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日常工作。

  以越溪乡卫生院为例,为维持正常的门诊,院长金斌飞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一方面向医共体上级医院求助,由宁海第二医院派出专家“下沉”,每周五上午半天门诊,宁海中医院派医生每周四坐半天门诊。金斌飞告诉记者,今年他正在考虑聘请三位退休医生到卫生院来定时坐门诊。2017年,卫生院常规开设了住院业务,因为医保报销比例高,离家近,深受辖区百姓欢迎,但无专门医生管理,只能限制性收住少量低风险患者。

  比起越溪乡卫生院,章水卫生院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仍然缺少医务人员。院长李华介绍,章水卫生院每年的体检量在7000人左右,可接连几年,他都未能如愿招聘到一个影像科医生,最终只能派遣一位放射医生到外面培训,一人兼职B超、心电图、放射三个岗位。同时,又派出一位临床医生通过培训兼职B超医生。像这样一个医生兼多个岗位的现象在乡镇卫生院相当普遍。

  医生短缺,既使农村基层医疗得不到保障,又给乡镇卫生院的发展造成不少困难。但所有困难中,让李华感到最为棘手的是,他根本没有医生可派遣到各村卫生室。章水镇是海曙区位置最西、镇域面积最大的山区半山区乡镇,共有21个建制村(社区)先后改建、新建了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而这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编的医生只有3个,其他卫生服务站全部由乡村医生顶岗。而这些乡村医生平均年龄在

  62岁以上,年龄最大的已经72岁,且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李华忧心忡忡地说,再过几年,这些卫生服务站真的要面临无人坐诊的局面了。为解决这个问题,李华动了好多脑筋,他曾设想,邻近两三个村合并设立一位医生,各村卫生服务站定时开放,由负责医生轮流到几个村卫生服务站值班。这样既可以方便当地村民看病,又尽可能地利用医疗资源。可是,即便是几个村合并设立一位医生,李华发现自己仍然派不出医生。

  村卫生服务站无医生可派,这样的窘境相当普遍。2016年,市政协委员曾就此作过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县,规划内村卫生室乡村医生272人中,60岁以上的有近50%,70至74岁的有17人,40岁以下仅26人,同时由于乡村医生数量不足,已有15个偏远山区村出现村卫生室空置,只能通过联村服务、轮流值守、卫生院派人驻村、汽车流动医院等办法解决。

  采访中,有多位业内人士对乡村医院缺医生的现状表示忧心。他们说,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是最贴近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现在,健康“守护人”严重缺失,谁来守护村民的健康?健康宁波、健康中国又该如何打造?

  窘境破解,乡医制度或可尝试

  乡镇卫生院为何如此缺医生?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乡镇卫生院院长,答案是一致的,主要原因有:

  其一,近几年,宁波乃至省内外一批大的医疗机构的兴建,三级医院不断扩编,民营医疗机构不断涌现,对人才有“虹吸”效应,不仅自愿到农村社区工作的临床医生少之又少,原先在乡镇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也不断往外跳槽。

  其二,乡镇卫生院医生待遇不高。应该说,这几年,特别是实施绩效工资以来,乡镇医院医务人员的待遇总体在提升,为鼓励长期留在乡镇医院的医务人员,部分区县(市)还对山区医务人员给予经济补贴。以章水卫生院为例,每月每人补贴500元,一年补贴6000元,在皎口水库大坝以上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每人每月补贴800元。但即便如此,与山外同等级别的卫生院相比,医务人员的年收入仍然要少近2万元。

  其三,乡镇卫生院的成长空间有限。一方面,乡镇医院多地处偏远山区,各方面条件较差,人口外流和自然减少严重,造成门诊萎缩,且病种比较单一,医务人员技术提高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医疗行业是一个不断在进步的行业,新技术新治疗手段是需要不断地学习,乡村医院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门诊已经疲于应付,根本派不出医生去进一步进修学习,导致医生个人成长平台不通畅。

  但是,也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都是造成乡镇卫生院缺医生的原因,但并非根本原因,深究下去还在于用人制度、用人政策。

  桥头胡卫生院院长李和杰分析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护士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目前的医生及护理人员从业,必须先取得医师、护士执业资格,否则均被视为非法行医。法律限定的这个专业人才的准入政策,是不论城乡差异统统设置在了一个标准上;而取得了执业证书后,大部分医疗人员又流入了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医疗队伍的不稳定。

  事实上,城乡差别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乡镇医疗技术人员与城市医疗技术人员不能达到同工同酬,农村医务人员的收入普遍低于城区同级别的医务人员,加上城乡悬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医技人员当然首选到大城市和城市从业。从执业制度上讲,城乡在经济基础上,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在医师执业制度上执行着同一标准。没有很好地利用制度手段向农村倾斜,调节农村缺医问题。

  一边是农村医疗机构“缺医”和缺乏稳定医疗队伍,一边是现有人才政策把广大医护学子挡在了行业门外,还有一边是广大农民“看病难”。那么,该如何破解这一窘境?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可以根据我国广大农村实际情况,借鉴历史成功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医师制度(即乡医制度):在现行的国家医师制度框架内,实行乡(镇)医师执业注册的制度,取得乡镇医师执业证书后的从业人员,在县级以下的乡镇及农村医疗机构行医,这样一来,就会为农村建立一支稳定的医疗队伍,这个医疗队伍的成员就会以政策所赋予的合法身份扎根在乡镇一级的医疗机构里,为基层农民的健康服务,从而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 宁波日报记者陈敏

  新闻1+1

  长治破解贫困村群众就近就医难题

  2016年,山西长治市卫计委采取委托市卫校开办“村来村去”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医学班、向社会招聘村医等方式,切实解决贫困村卫生所缺医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治市农村特别是贫困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逐年增加,乡村医生面临年龄老化、村医断档、网底破裂、后继无人的严峻形势,一些贫困村卫生所出现了空壳问题,导致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村民不能就近、方便、价廉看病就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卫计委委托市卫校开办“村来村去”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医学班,每年招录一期。第一年已免试录取51名25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或高中应往届毕业生,学制3年,享受国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待遇,免收学费,毕业后可领取全日制中专毕业证回到农村担任乡村医生,为当地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健康服务。同时,市卫计委还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贫困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的通知》,建议在乡村医生配置上采取设立贫困村政府购买服务岗位、联建中心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包村定期坐诊等多种方式解决就医难。

  评说

  别忘了山区群众“看病难”

  乡镇卫生院既招不到医生,又留不住医生,可以说,处境十分尴尬。

  招不到好医生,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就会退化。诊疗能力差,群众对乡镇卫生院就会失去信任,病人就会流失。乡镇卫生院原本条件差、收入低、病人少,现在病人再流失,很多医生担心技术荒废,于是,能调的调,能考的考,都“飞”走了,形成恶性循环。

  乡镇卫生院是连接县级医院和村卫生室的桥梁,它的设立可以极大地方便农村居民特别是山区海岛居民就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用非同一般。乡镇卫生院的衰落,最终受损的无疑是人民群众。试想,一个生活在城区的居民到大医院看病尚且要大半天,从山区海岛赶来看病的群众将会有多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现在,农村的“脚”没有了还怎么分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贵在落细落小落实。因此,我们别忘了山区海岛群众“看病难”问题。要充分认识乡镇卫生院的重要性,在不断改善我市农村医疗设施的同时,加强乡镇卫生院的队伍建设,再也不能让山区海岛群众为了一些小病、常见病而费时费力跑到城里大医院看病。

  (李国民)

原标题:乡镇卫生院, 招个医生为何这么难?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三年未招到一个医生 乡镇卫生院招医生为何这么难?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2-27 07:34:26

里梅村是海曙章水镇各自然村中海拔最高的村庄,村民们平时看病极不方便,章水卫生院的医生每个月送医到村。(陈敏摄)

张悦制图

  院外的招不进,院内的频跳槽

  投资2500万元,实用面积5500多平方米,宁海县胡陈乡卫生院的新大楼正建得热火朝天,按计划,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到时,胡陈乡卫生院的就医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可是,看着眼前这很是气派的新卫生院,院长王伟望却是长吁短叹:“新卫生院就要建成投入使用了,可急需的医生哪里找啊!”

  同样着急的还有宁海县越溪乡卫生院院长金斌飞。越溪乡卫生院所在辖区常住居民2万余人,每天门诊量在200人次左右,但目前该卫生院的门诊医生只有4人,这4人中包括2个副院长、1个医务科长,其中一位医生已怀孕7个月,实际能够值班门诊的医生只有3个。平时还可以应付,一旦碰到考核或是会议培训什么的,排班都成问题。

  可就是这样的局面,越溪乡卫生院已经维持了好多年,金斌飞告诉记者,他是2015年来到卫生院的,三年了,为改变这一窘境,招聘季节,他年年去县卫计局要人,可年年去,年年失望而归。不是领导不帮他,实在是医生供不应求,这几年,随着一些医疗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民办医疗机构的不断涌现,每年招聘到的医生、护士数,甚至还无法满足城区医疗机构的用人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处偏僻地区的乡村医院自然成了无人问津的大冷门。“不要说本科医学毕业生了,连专科毕业生都抢不到一个!”

  乡镇卫生院不仅新的医生抢不到,还面临着原有医生频频跳槽的现状。

  这几天,海曙区章水卫生院院长李华心里很是不踏实,因为最近正是各医院招聘人才的季节,对于地处偏僻山区的章水卫生院来说,最怕的就是医生被城区或是城区周边医院“挖墙角”,这不,他听说已经有两位医生准备参加城区医院的招聘考试,“不知道是不是有更多医生去参加考试。”李华的语气里满是不安。

  “我们医院年年有医务人员流失。辞职、跳槽,在我们这里是常态。”说起医务人员跳槽,王伟望真真被戳中了痛点。王伟望是2014年调到胡陈乡卫生院的,让他无奈的是,平均每年有一个医务人员跳槽,怎么拦也拦不住。2014年,王伟望亲自招录了一位防保科医生,这是一位水平很不错的医生,可因为医生丈夫在宁波城区工作,2016年,这位医生通过考试上调到宁波城区。医院的防保工作一时陷入瘫痪,王伟望只有请求兄弟卫生院临时援助,并帮忙指导新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培养,新的防保科医生终于能够胜任了,可是,这个刚刚培养好的医生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尽管考试结果还没出来,但王伟望开始坐立不安了。

  医生短缺,基层医疗得不到保障

  医生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日常工作。

  以越溪乡卫生院为例,为维持正常的门诊,院长金斌飞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一方面向医共体上级医院求助,由宁海第二医院派出专家“下沉”,每周五上午半天门诊,宁海中医院派医生每周四坐半天门诊。金斌飞告诉记者,今年他正在考虑聘请三位退休医生到卫生院来定时坐门诊。2017年,卫生院常规开设了住院业务,因为医保报销比例高,离家近,深受辖区百姓欢迎,但无专门医生管理,只能限制性收住少量低风险患者。

  比起越溪乡卫生院,章水卫生院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仍然缺少医务人员。院长李华介绍,章水卫生院每年的体检量在7000人左右,可接连几年,他都未能如愿招聘到一个影像科医生,最终只能派遣一位放射医生到外面培训,一人兼职B超、心电图、放射三个岗位。同时,又派出一位临床医生通过培训兼职B超医生。像这样一个医生兼多个岗位的现象在乡镇卫生院相当普遍。

  医生短缺,既使农村基层医疗得不到保障,又给乡镇卫生院的发展造成不少困难。但所有困难中,让李华感到最为棘手的是,他根本没有医生可派遣到各村卫生室。章水镇是海曙区位置最西、镇域面积最大的山区半山区乡镇,共有21个建制村(社区)先后改建、新建了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而这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编的医生只有3个,其他卫生服务站全部由乡村医生顶岗。而这些乡村医生平均年龄在

  62岁以上,年龄最大的已经72岁,且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李华忧心忡忡地说,再过几年,这些卫生服务站真的要面临无人坐诊的局面了。为解决这个问题,李华动了好多脑筋,他曾设想,邻近两三个村合并设立一位医生,各村卫生服务站定时开放,由负责医生轮流到几个村卫生服务站值班。这样既可以方便当地村民看病,又尽可能地利用医疗资源。可是,即便是几个村合并设立一位医生,李华发现自己仍然派不出医生。

  村卫生服务站无医生可派,这样的窘境相当普遍。2016年,市政协委员曾就此作过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县,规划内村卫生室乡村医生272人中,60岁以上的有近50%,70至74岁的有17人,40岁以下仅26人,同时由于乡村医生数量不足,已有15个偏远山区村出现村卫生室空置,只能通过联村服务、轮流值守、卫生院派人驻村、汽车流动医院等办法解决。

  采访中,有多位业内人士对乡村医院缺医生的现状表示忧心。他们说,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是最贴近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现在,健康“守护人”严重缺失,谁来守护村民的健康?健康宁波、健康中国又该如何打造?

  窘境破解,乡医制度或可尝试

  乡镇卫生院为何如此缺医生?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乡镇卫生院院长,答案是一致的,主要原因有:

  其一,近几年,宁波乃至省内外一批大的医疗机构的兴建,三级医院不断扩编,民营医疗机构不断涌现,对人才有“虹吸”效应,不仅自愿到农村社区工作的临床医生少之又少,原先在乡镇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也不断往外跳槽。

  其二,乡镇卫生院医生待遇不高。应该说,这几年,特别是实施绩效工资以来,乡镇医院医务人员的待遇总体在提升,为鼓励长期留在乡镇医院的医务人员,部分区县(市)还对山区医务人员给予经济补贴。以章水卫生院为例,每月每人补贴500元,一年补贴6000元,在皎口水库大坝以上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每人每月补贴800元。但即便如此,与山外同等级别的卫生院相比,医务人员的年收入仍然要少近2万元。

  其三,乡镇卫生院的成长空间有限。一方面,乡镇医院多地处偏远山区,各方面条件较差,人口外流和自然减少严重,造成门诊萎缩,且病种比较单一,医务人员技术提高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医疗行业是一个不断在进步的行业,新技术新治疗手段是需要不断地学习,乡村医院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门诊已经疲于应付,根本派不出医生去进一步进修学习,导致医生个人成长平台不通畅。

  但是,也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都是造成乡镇卫生院缺医生的原因,但并非根本原因,深究下去还在于用人制度、用人政策。

  桥头胡卫生院院长李和杰分析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护士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目前的医生及护理人员从业,必须先取得医师、护士执业资格,否则均被视为非法行医。法律限定的这个专业人才的准入政策,是不论城乡差异统统设置在了一个标准上;而取得了执业证书后,大部分医疗人员又流入了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医疗队伍的不稳定。

  事实上,城乡差别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乡镇医疗技术人员与城市医疗技术人员不能达到同工同酬,农村医务人员的收入普遍低于城区同级别的医务人员,加上城乡悬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医技人员当然首选到大城市和城市从业。从执业制度上讲,城乡在经济基础上,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在医师执业制度上执行着同一标准。没有很好地利用制度手段向农村倾斜,调节农村缺医问题。

  一边是农村医疗机构“缺医”和缺乏稳定医疗队伍,一边是现有人才政策把广大医护学子挡在了行业门外,还有一边是广大农民“看病难”。那么,该如何破解这一窘境?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可以根据我国广大农村实际情况,借鉴历史成功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医师制度(即乡医制度):在现行的国家医师制度框架内,实行乡(镇)医师执业注册的制度,取得乡镇医师执业证书后的从业人员,在县级以下的乡镇及农村医疗机构行医,这样一来,就会为农村建立一支稳定的医疗队伍,这个医疗队伍的成员就会以政策所赋予的合法身份扎根在乡镇一级的医疗机构里,为基层农民的健康服务,从而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 宁波日报记者陈敏

  新闻1+1

  长治破解贫困村群众就近就医难题

  2016年,山西长治市卫计委采取委托市卫校开办“村来村去”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医学班、向社会招聘村医等方式,切实解决贫困村卫生所缺医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治市农村特别是贫困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逐年增加,乡村医生面临年龄老化、村医断档、网底破裂、后继无人的严峻形势,一些贫困村卫生所出现了空壳问题,导致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村民不能就近、方便、价廉看病就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卫计委委托市卫校开办“村来村去”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医学班,每年招录一期。第一年已免试录取51名25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或高中应往届毕业生,学制3年,享受国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待遇,免收学费,毕业后可领取全日制中专毕业证回到农村担任乡村医生,为当地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健康服务。同时,市卫计委还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贫困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的通知》,建议在乡村医生配置上采取设立贫困村政府购买服务岗位、联建中心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包村定期坐诊等多种方式解决就医难。

  评说

  别忘了山区群众“看病难”

  乡镇卫生院既招不到医生,又留不住医生,可以说,处境十分尴尬。

  招不到好医生,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就会退化。诊疗能力差,群众对乡镇卫生院就会失去信任,病人就会流失。乡镇卫生院原本条件差、收入低、病人少,现在病人再流失,很多医生担心技术荒废,于是,能调的调,能考的考,都“飞”走了,形成恶性循环。

  乡镇卫生院是连接县级医院和村卫生室的桥梁,它的设立可以极大地方便农村居民特别是山区海岛居民就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用非同一般。乡镇卫生院的衰落,最终受损的无疑是人民群众。试想,一个生活在城区的居民到大医院看病尚且要大半天,从山区海岛赶来看病的群众将会有多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现在,农村的“脚”没有了还怎么分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贵在落细落小落实。因此,我们别忘了山区海岛群众“看病难”问题。要充分认识乡镇卫生院的重要性,在不断改善我市农村医疗设施的同时,加强乡镇卫生院的队伍建设,再也不能让山区海岛群众为了一些小病、常见病而费时费力跑到城里大医院看病。

  (李国民)

原标题:乡镇卫生院, 招个医生为何这么难?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