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从当年凭票供应到今天网购海淘 看宁波这些年"买买买"变迁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3-28 06:53:00 报料热线:81850000
改革开放40周年——百姓故事

  凌守纲向记者展示他早年收集的票证

  作为上世纪我国计划经济的历史见证,小小的一枚票证浓缩了一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从当初的物资匮乏到如今商品的极大繁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百姓生活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近日,金报记者走进那些有故事的市民中间,听他们忆往昔,看今朝,谈改变,说感受。

  票证时代没有票,钱再多也买不到东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了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老百姓便进入了“票证时代”,各式各样的票,成了生活的基本保障。

  “除了粮、布、煤、油、肉之外,还有火柴、肥皂、老酒、香烟等等,反正买什么东西都要票证。没有票证,再有钱也买不到东西。”陈海波是宁波本地论坛的一名知名博主,出生于1963年的他总爱“淘老古”,回忆老底子的宁波生活。

  “我最难忘的是五六岁的时候,拿着小小的一张老酒票和两毛钱,帮外公去小店打老酒。路上跟弟弟妹妹打打闹闹,等到了店门口,发现钱还在,老酒票不见了。”陈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当时年纪很小,但也很清楚,没有票光有钱是买不了东西的,“我一下子就急哭了,一路哭回家,幸好外公还有票,又拿了一张和我一起去打老酒。”

  家住江北区新马路的凌守纲老先生今年83岁,他有两本旧报纸做成的“珍藏纪念册”,上面整整齐齐地贴着各种票证。1961年,凌老先生和夫人结婚,但他们的“酒席”一分钱都没有花。“那时候请客真是请不起,粮票就那么些,如果请亲朋好友吃一顿,自己日子就没法过了。所以都是大家各自带饭菜来,坐一块吃,这就算是婚宴了。”

  改革开放洋快餐、洋品牌服饰风靡一时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商品供应有了根本性好转。至1985年前后,凭证凭票供应的除粮、油及电视机、自行车、洗衣机等商品外,其他各类商品基本上敞开供应。

  在凌家的一本记事本上,事无巨细地罗列着哪年哪月哪日,家里购置了什么用品。

  “1986年8月21日,购买夏普牌声宝彩电一台,花费1470元。”凌老先生指着记事本上的字回忆,这张电视机票是自己托朋友,朋友再托关系,几经辗转得来的。

  凌守纲的儿子凌义斌告诉记者,正因为彩电难买,1988年,当他得知单位购得一批彩电,首先考虑给要结婚的职工时,就赶紧报名申请,又“囤”了一台,尽管当时他还没有对象。“没想到短短几年工夫,冰箱、彩电就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了,电器更新换代又很快,等1992年我真要结婚的时候,之前囤下的彩电已经变成旧家电了。”

  1993年,票证中的“龙头老大”——粮票退出历史舞台,票证时代正式宣告终结,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舶来品进入中国,洋快餐就是其中的代表。

  1994年,宁波第一家肯德基餐厅落户大河路(现中山东路394号),很快就成了城中最时髦的餐饮店。每到节假日,点餐台前就会排起长龙。

  “那时候大家过生日首选的就是洋快餐,不单是觉得好吃,还因为那是一件很新潮的事。”1987年出生的朱先生笑谈,“不过现在,大家都追求健康均衡饮食,我也在保持身材,避免成为中年油腻男,哈哈。”

  除了餐饮,服饰方面也逐渐流行起洋品牌。朱先生回忆,在2000年初,一时间耐克和阿迪非常流行,有一双名牌运动鞋够在同学间吹嘘好久的,如今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网络时代指尖动一动,海外尖货送到家

  挪威的三文鱼、智利的车厘子、德国的手工锅具、泰国的乳胶枕、保加利亚的玫瑰护肤品……如今每到逢年过节,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中心都会人头攒动。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宁波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各国的特色商品,尤其是2015年首届中东欧博览会在宁波举行后,中东欧的尖货让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满足,决定消费的因素逐渐由价格向品质、由新奇向文化融合转变。

  家住海曙的王桂香阿姨是宁波进口商品中心的常客,自从知道这里能买到世界各地的好东西,她就隔三岔五地跟朋友们来逛逛。“孙子要吃澳洲牛排,要选西冷原切的,最好带雪花的。我自己还想买个玫瑰精油,听说保加利亚产的最有名啦……”王阿姨如数家珍,她向记者感慨,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供挑选,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单是线下的实体购物,线上的跨境电商更是飞速发展。2012年12月,宁波成为国家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2016年,宁波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7年,宁波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业务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创新高,达到4500万单,78亿元。

  钟小姐是一名海淘达人,由于工作忙碌,她总是在各种跨境平台上购买护肤品、化妆品、名牌包袋等商品。“最主要是方便,手机上点几下就能搞定,价格也实惠,如果是从宁波保税区出仓,那就更好啦,因为很快就能收到。”

  此外,她还表示,如今不单是物质上极大丰富,支付方式更是一种跨越。“十多年前,我总是把钱包的夹层塞得满满当当,除了现金,还有银行卡、充值卡、会员卡,好像钱包里没有三五张卡,就跟时代脱轨似的。但是现在,哪怕是路边小摊,都会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二维码贴出来,扫一扫就完成支付。只要有手机在手,那就万事不愁。”

  1955

  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启票证时代

  1978

  改革开放,商品供应有了根本性好转

  1985前后

  除粮油彩电等外,大多数商品敞开供应

  19868月21日

  凌家托关系凭票买了一台彩电

  1988

  儿子凌义斌又囤了一台彩电,但很快就过时

  1993

  票证时代终结,舶来品越来越多

  1994

  宁波开出第一家肯德基餐厅

  201212月

  宁波成为国家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

  2016

  宁波成为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17

  宁波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创新高

  记者陶倪 文/摄

原标题:这些年买买买的变迁放以前想都不敢想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从当年凭票供应到今天网购海淘 看宁波这些年"买买买"变迁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3-28 06:53:00

  凌守纲向记者展示他早年收集的票证

  作为上世纪我国计划经济的历史见证,小小的一枚票证浓缩了一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从当初的物资匮乏到如今商品的极大繁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百姓生活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近日,金报记者走进那些有故事的市民中间,听他们忆往昔,看今朝,谈改变,说感受。

  票证时代没有票,钱再多也买不到东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了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老百姓便进入了“票证时代”,各式各样的票,成了生活的基本保障。

  “除了粮、布、煤、油、肉之外,还有火柴、肥皂、老酒、香烟等等,反正买什么东西都要票证。没有票证,再有钱也买不到东西。”陈海波是宁波本地论坛的一名知名博主,出生于1963年的他总爱“淘老古”,回忆老底子的宁波生活。

  “我最难忘的是五六岁的时候,拿着小小的一张老酒票和两毛钱,帮外公去小店打老酒。路上跟弟弟妹妹打打闹闹,等到了店门口,发现钱还在,老酒票不见了。”陈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当时年纪很小,但也很清楚,没有票光有钱是买不了东西的,“我一下子就急哭了,一路哭回家,幸好外公还有票,又拿了一张和我一起去打老酒。”

  家住江北区新马路的凌守纲老先生今年83岁,他有两本旧报纸做成的“珍藏纪念册”,上面整整齐齐地贴着各种票证。1961年,凌老先生和夫人结婚,但他们的“酒席”一分钱都没有花。“那时候请客真是请不起,粮票就那么些,如果请亲朋好友吃一顿,自己日子就没法过了。所以都是大家各自带饭菜来,坐一块吃,这就算是婚宴了。”

  改革开放洋快餐、洋品牌服饰风靡一时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商品供应有了根本性好转。至1985年前后,凭证凭票供应的除粮、油及电视机、自行车、洗衣机等商品外,其他各类商品基本上敞开供应。

  在凌家的一本记事本上,事无巨细地罗列着哪年哪月哪日,家里购置了什么用品。

  “1986年8月21日,购买夏普牌声宝彩电一台,花费1470元。”凌老先生指着记事本上的字回忆,这张电视机票是自己托朋友,朋友再托关系,几经辗转得来的。

  凌守纲的儿子凌义斌告诉记者,正因为彩电难买,1988年,当他得知单位购得一批彩电,首先考虑给要结婚的职工时,就赶紧报名申请,又“囤”了一台,尽管当时他还没有对象。“没想到短短几年工夫,冰箱、彩电就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了,电器更新换代又很快,等1992年我真要结婚的时候,之前囤下的彩电已经变成旧家电了。”

  1993年,票证中的“龙头老大”——粮票退出历史舞台,票证时代正式宣告终结,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舶来品进入中国,洋快餐就是其中的代表。

  1994年,宁波第一家肯德基餐厅落户大河路(现中山东路394号),很快就成了城中最时髦的餐饮店。每到节假日,点餐台前就会排起长龙。

  “那时候大家过生日首选的就是洋快餐,不单是觉得好吃,还因为那是一件很新潮的事。”1987年出生的朱先生笑谈,“不过现在,大家都追求健康均衡饮食,我也在保持身材,避免成为中年油腻男,哈哈。”

  除了餐饮,服饰方面也逐渐流行起洋品牌。朱先生回忆,在2000年初,一时间耐克和阿迪非常流行,有一双名牌运动鞋够在同学间吹嘘好久的,如今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网络时代指尖动一动,海外尖货送到家

  挪威的三文鱼、智利的车厘子、德国的手工锅具、泰国的乳胶枕、保加利亚的玫瑰护肤品……如今每到逢年过节,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中心都会人头攒动。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宁波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各国的特色商品,尤其是2015年首届中东欧博览会在宁波举行后,中东欧的尖货让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满足,决定消费的因素逐渐由价格向品质、由新奇向文化融合转变。

  家住海曙的王桂香阿姨是宁波进口商品中心的常客,自从知道这里能买到世界各地的好东西,她就隔三岔五地跟朋友们来逛逛。“孙子要吃澳洲牛排,要选西冷原切的,最好带雪花的。我自己还想买个玫瑰精油,听说保加利亚产的最有名啦……”王阿姨如数家珍,她向记者感慨,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供挑选,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单是线下的实体购物,线上的跨境电商更是飞速发展。2012年12月,宁波成为国家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2016年,宁波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7年,宁波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业务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创新高,达到4500万单,78亿元。

  钟小姐是一名海淘达人,由于工作忙碌,她总是在各种跨境平台上购买护肤品、化妆品、名牌包袋等商品。“最主要是方便,手机上点几下就能搞定,价格也实惠,如果是从宁波保税区出仓,那就更好啦,因为很快就能收到。”

  此外,她还表示,如今不单是物质上极大丰富,支付方式更是一种跨越。“十多年前,我总是把钱包的夹层塞得满满当当,除了现金,还有银行卡、充值卡、会员卡,好像钱包里没有三五张卡,就跟时代脱轨似的。但是现在,哪怕是路边小摊,都会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二维码贴出来,扫一扫就完成支付。只要有手机在手,那就万事不愁。”

  1955

  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启票证时代

  1978

  改革开放,商品供应有了根本性好转

  1985前后

  除粮油彩电等外,大多数商品敞开供应

  19868月21日

  凌家托关系凭票买了一台彩电

  1988

  儿子凌义斌又囤了一台彩电,但很快就过时

  1993

  票证时代终结,舶来品越来越多

  1994

  宁波开出第一家肯德基餐厅

  201212月

  宁波成为国家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

  2016

  宁波成为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17

  宁波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创新高

  记者陶倪 文/摄

原标题:这些年买买买的变迁放以前想都不敢想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