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余姚茶农冒雨采茶
“英雄不问出身”,在农副产品这里,并不适用。同样是水蜜桃,奉化水蜜桃和其他产区的,口味不同,价格也很悬殊。
在宁波,像奉化水蜜桃一样,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遗产,由“产地+品名”构成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28件,比如象山柑橘、余姚榨菜、宁海梅林鸡、奉化千层饼等。
地理标志商标价值如何?给农民增收的成效又怎样?为什么有的声名远播,有的日渐没落?宁波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了一份地理标志商标的调查报告,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家底
28件地理标志商标中
产值上亿的有18件
地理标志商标如何用?用了之后增效如何?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对28件地理标志商标使用情况做了个“体检”。
调查显示,宁波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部分运作时间长且成效良好的证明商标,带动作用明显。比如“余姚榨菜”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 2017年榨菜产值达14.5亿元,占余姚市农业产值的22.3%,惠及7.9万人。“余姚瀑布仙茗”自2002年注册以来,当时每公斤只卖125元,人均收入不到1万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17年“余姚瀑布仙茗”每公斤卖到315元,每年给茶农增加收入3500多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20多万元。
调查显示,2017年产值等级在亿元以上的已达18件,从业人员超过万人的12件。“随着新型农民和二、三代民营企业家的加入,为品牌推广增加了更大可能,余姚榨菜走‘互联网+’模式,奉化水蜜桃、鄞州蔺草走精深加工,鄞州蔺草草制品一年出口产值12个亿。”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商标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亮点
余姚瀑布仙茗
品牌价值达8个亿
宁波有28件地理标志商标,全省第一。全市第一个地理标志商标是余姚瀑布仙茗,2002年注册。
上周,记者前往余姚黄明龙坑,这里是瀑布仙茗主产区。当天下着小雨,茶农蒋福明正在山上采茶。“清明之后,气温抬升,茶叶长势惊人,三天一个级别,下雨天也不敢耽搁。一个级别,一斤相差三百多块钱。”蒋福明说,级别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余姚瀑布仙茗协会质量管理与服务中心根据形状、香味、茶汤、叶底综合评定,再由余姚瀑布仙茗协会授权使用地理标志商标。
“申请不易,但效益看得见。有了标签,一斤多卖两百多块钱,五十亩茶园,一年多收10万块。”蒋福明说,他们的茶叶不去批发市场,直供超市、专卖店。
记者了解到,地理标志商标的申请主体和权利人一般是行业协会或商会,申请之初就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制定使用管理规范。余姚瀑布仙茗采用专家评级审核的做法,有10多年了。长期专注于品质提升,在混乱的茶叶市场中,余姚瀑布仙茗成了一股清流,2017年品牌价值为8.34亿元。
“以前茶叶还没上市,就到处找销路,现在捂着不发朋友圈,上海、北京、大连的客户都不够卖。”余姚瀑布仙茗协会负责人蒋丽萍,还经营着一家茶厂,开办五年来年均销量增长30%。“1300亩茶园,平常施肥、除草、采茶,请的是附近村民,20多个工人平均一年能拿两三万块钱。”蒋丽萍说,像她这样的会员企业有40多家。
困境
“宁海梅林鸡”创牌八年
单价仅提升两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地理标志商标的使用和推广上,尝到甜头的越做越大,但也有一些牌子做到最后,悄无声息。报告显示,宁海梅林鸡2009年注册成功,发展到2017年,注册前后单价一公斤只提升了两元钱,年销售额仅2700万元。
记者了解到,“宁海梅林鸡”注册成功后,该商标主要由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使用。“当时振宁牧业在商标使用上采取‘双商标策略’,也就是在使用公司原有‘振宁’商标的同时,同步推广‘宁海梅林鸡’这个品牌。”一知情人介绍说,“宁海梅林鸡”创牌之初,很快打响名头,售价一度达到每公斤44元,销量也实现了翻番。但受企业发展影响,再加上禽流感活禽交易被禁止,宁海梅林鸡的市场占有率逐渐萎缩。
“2013年开始,宁海梅林鸡的销量萎缩一半。不让活禽交易,梅林鸡的外形特点展示不出来,价格卖不上去。”宁海梅林鸡产业协会的梅女士说。
如果说宁海梅林鸡的凋敝,受产业发展影响较大,那么樟村浙贝的发展缓慢,与品牌意识的淡薄有关。
调查显示,樟村浙贝2013年注册成功,发展到2017年,注册前后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仅提升了1200块钱,拉动作用有限。记者采访樟村浙贝协会负责人邵先生,80后的当家人刚从祖辈手中接下这门生意。
他坦言,地理商标注册之后,老一辈人观念陈旧,品牌意识淡薄,认为东西卖了就好,用不用这个牌子无所谓。“如今是品牌时代,去谈生意的时候,我说樟村浙贝是地理标志,价格上有优势。现在初步打算把地理标志商标和原产地保护两个资源整合利用,发挥品牌效应。”
观点
申报资源日益枯竭
盘活现有资源成破解之题
“地理标志商标是一种独特的资源,申请难度大,必须要有历史资料证明这个地域环境或人文因素,比如余姚瀑布仙茗,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记载。”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商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尽管地理标志商标数量居全省第一,但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如何盘活资源,发挥带动作用,多出几个像余姚榨菜、余姚瀑布仙茗这种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典型,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方面政府要推动品牌农业发展,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产业规模和产品精深加工;另一方面,要帮助商标权利人,也就是产业协会品牌运作化水平,加强使用规范,重点扶持一批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向精品化生产发展。”该负责人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线上线下多方位整合营销,定位高端精品,拓展市场。
“在这方面,比如象山专门成立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办公室,划拨专项资金重点打造象山柑橘和象山梭子蟹,余姚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给予奖励,还指导策划品牌宣传和产品推介。”该负责人介绍说,余姚水蜜桃创牌成功后销量翻番,仿冒的特别多,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农林每年“打假”,维护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价值。
通讯员黄迪记者王冬晓
原标题:宁波2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为何有的声名远播,有的石沉大海?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