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成都商报客户端图
早前报道︱空客回应备降事件已指派技术团队为调查提供支持
5月14日上午,四川航空一架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发布通报称,该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因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后安全备降成都。
当晚,记者从西南民航局获悉,事件发生后,按照事故发生的属地管理规定,西南民航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调查,调查工作主要由航空安全办公室承担,航空公司也参与协助。
业内人士分析事故四种可能性
与此同时,航空业内人士对事故的原因展开热议。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飞行专业技术分会会长陈建国告诉澎湃新闻,飞机风挡玻璃破碎,可能存在四种情况。
第一种可能:安装风挡玻璃时,使用的螺丝不合格,或安装时用力过猛,产生裂纹,造成隐患。
陈建国说,飞机出厂进入运行状态后,都需要维护,根据不同的维护级别,进行不同的检查,有些检查项目需要将风挡玻璃全部拆卸,再重新安装。该客机是否进行这样的检查,尚不清楚。
飞机的定检周期一般按飞行小时或起落架次分为A、B、C、D检等级别。从A到D,检修级别越来越高。D检是最高级别的检修,对飞机的各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装修。通常8年会进行一次大检修。
第二种可能:玻璃材质存在问题。
一般风挡玻璃可以承受3万个循环(一个起飞和落地的过程),如果风挡玻璃材质不合格,可能出现提前老化等情况。在检修时,也存在根据需要,对风挡玻璃进行更换的情况,但更换飞机航材都有严格规定,且需要相关认证。
公开信息显示,该飞机2011年出厂,已经飞行了7年,飞行1万多个循环。据川航的说法,该飞机的风挡玻璃未做更换,依然用的是空客公司的原装风挡玻璃。
第三种可能: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高空机舱外温度极低,通常前风挡玻璃需要加温以维持其强度,但如果加温过程中,出现短路或发热不均衡,也可能导致玻璃强度变化,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破裂。
第四种可能:风挡玻璃遭到外来物撞击,导致破裂脱落。
飞机风挡玻璃有三层,内层主要承压,外层主要是防震,通常内层强度最大,如果被外来物撞击,一般是外层破裂,只要内层完好,飞机飞行不会有大问题。
陈建国说,此前国内曾出现过类似情况,飞机进入云层后,遭到冰雹等打击,出现外风挡玻璃破碎的情况。但在9800米高空,遭受外来物撞击的可能性很小,这个高度没有冰雹,能飞的鸟类也极少,因此基本可以排除这种可能性。
陈建国说,根据相关规定,一般发生民航事故后,由事发地属地民航管理局主导调查,飞机制造商、发动机公司和航空公司,也会被要求参与协助。他表示,具体的事故原因,需要以调查结果为准。
本次事故操作难度极大
记者注意到,国外也曾出现过飞机风挡玻璃破裂情况。2016年6月21日,越南航空一架载有177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的空客A321-200客机(注册号VN-A351、航班号VN-1201)在从河内飞往芹苴途中,机组人员发现副驾驶座位旁的风挡玻璃突然破裂,随后决定在胡志明市紧急降落。20分钟后,客机安全降落。
陈建国说,民航圈内人士都对此次险境处置评价颇高,当时机组人员面临失压、高噪音、极低温、大气流,仪表失灵的情况,操作难度极大。
微博认证为知名航空博主的“航空物语”称,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的情况在全球范围内都属极其罕见。
另据四川航空官方微博消息,目前3U8633航班机长身体状况一切正常,正在休息。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正接受治疗。其余27名就诊旅客未见明显异常。川航已安排专人全程陪护旅客就诊。
【早前消息】
川航20分钟奇迹备降副驾驶:上衣长裤都被撕碎
↑受伤的副驾驶徐瑞辰(中)。
在医院病房内,3U8633航班副驾驶徐瑞辰正卧床休息,这是一名1991年出生的年轻人,目前身体和精神状况都比较稳定。
在飞机驾驶舱玻璃爆裂时,他就坐在驾驶舱右侧,爆裂的玻璃,就位于他的正前方。在玻璃爆裂的瞬间,在近万米高空中,强风把他的半个身体都“吸”了出去,好在他系着安全带,被拉了回来。
在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后,他才发现,自己的“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了”。
14日,不断有网上传言称,由于驾驶舱高空失压,副驾驶徐瑞辰的耳朵受到严重伤害,不过根据医院检查,徐瑞辰只是面部和胸部受到了一定擦伤,听力并没有受到影响。
对于记者的提问,躺在病床上的徐瑞辰能听清楚,回答问题也很有条理,身体并无大碍,“目前来看,没有影响到我的听力,希望大家放心。”
14日晚,经历了一场“空中危机”后,整个机组的情绪比较平稳,机长刘传健再三强调,航班成功备降,他要特别感谢包括副驾、空乘在内的全体9名机组人员,正是大家的通力合作,才保障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乘客回忆
“感觉走了一趟鬼门关捡回一条命”
14日下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9名感觉不适的乘客正在医院就诊。53岁的内江籍乘客马先生告诉记者,意外发生之前,飞机正在平稳飞行,乘客也都在吃早餐。
“突然一声巨响,然后飞机极速降落,飞机舱内空气不够,我感觉呼吸都困难。”不过随后不到一分钟时间,飞机逐渐平稳下来了,降落在成都,乘客被送往医院。
另一位乘客曾先生表示,经历高空失压后,他的头部胀痛,妻子已经昏迷两次,目前还在治疗中。在医院内,一位刚从高压氧舱出来的乘客感叹:“真是感觉走了一趟鬼门关,捡回了一条命。”
乘客马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行共13人,是去拉萨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据他回忆,飞机遇险时,正好是吃饭时间,机务人员都在发放餐食,突然感觉飞机一直就往下掉,心里一片空白,空姐马上提醒大家,带好氧气面罩。
“在飞机机舱内,乘客们都按照空姐的指示戴好了氧气面罩,没有大喊大叫。”马先生说,后来感觉飞机慢慢稳定,不过自己接着就出现了头痛头晕的症状,但目前已经好多了。
川航机长手动操控平安备降
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也见到了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他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次遭遇:“很罕见,极其罕见。”
据他介绍,早上6点过,当飞机距离成都100-150公里左右时,没有任何征兆,一声巨响,驾驶舱右前方的玻璃就爆裂了,“副驾驶当时就被‘吸’了出去,半个身子都在外面。”
在玻璃爆裂后,驾驶舱内很快发生了失压,很多物品都飞了起来,很多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仪表盘也看不清楚。
“当时飞机的时速超过800公里,又在万米高空,空气非常稀薄,最严重的还是失压问题。”他说,失压会给驾驶员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首先是耳膜,然后温度会骤然下降到零下四十摄氏度,人体很快就会被冻伤。
在发生爆裂后,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力操纵飞机,安全备降。”他说。
在飞机诸多自动化设备失灵以后,刘传健和副驾驶徐瑞辰只能依靠手动操纵飞机,甚至有段时间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好在发生故障后,机组第一时间向地面发出了“7700”的信号,表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帮助。
“自动化设备失灵,给操纵飞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不过我飞行超过20年,这条航线也很熟悉。”刘传健说,对于这种紧急情况,川航平时也组织过严密的训练,正是有了平时的训练,才能让他在危急关头,能够冷静处理危机。
从出现玻璃破裂到飞机安全备降成都,机组整整与死神搏斗了20分钟。
(据澎湃新闻网、华西都市报、新华社)
原标题:川航事故调查已展开 业内人士:有四种可能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