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道路重名傻傻分不清?请注意 海曙这些路名要变啦
稿源: 海曙发布   2018-05-30 13:26:00 报料热线:81850000

  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城区范围和路网规模扩大,道路命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凸显,路名整治工作刻不容缓。为解决一路多名、道路重名、路名和标志牌不规范的问题,海曙于今年2月初开展路名标志牌专项整治行动。

  截止目前,在海曙全区范围内,共排摸278条道路,排查出不规范道路37条,其中重名6条,一路多名4条,标准路名和实地路牌、门牌不一致等27条,缺失路牌1200块(按每个路口每条路2个路牌计算),错误路牌152块。

  “此整治行动由12个部门、17个镇(乡)街道共同参与,切实推动全区路名标志牌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海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本地人都知道公园路,都说去公园路几号,但不知道还有另一个名字。”集士港镇的王阿姨说的这条路,被命名为“碧莲路”,实地则为“公园路”。这与普查目录或命名文件中的道路名称与实地不符。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高桥镇文化路,也存在着地名非标准化问题,此路未正式命名,但实际在使用,且与城区的文化路重名。

  这些道路的标准路名你知道吗?

实际路名————>标准路名

  这些道路重名了哦!

  据悉,重名镇乡道路将于6月实施地名标准化,届时,将结合道路等级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命名。

  擦亮海曙全新“名片”

  尚书街,呼童街,挑灯秉读客人疏;迎凤街,秀水街,轻罗小扇扑流萤……海曙的路,如诗词一般古色古香。

  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些路名?如何规范当前一路多名重名?如何彰显地名历史文化?

  海曙区近日召开了路名整治专家论证会,组建地名专家库,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对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课题组做的海曙区路名整治论证研究进行评审,提出对策建议,提升历史文化内涵,擦亮海曙全新“名片”。

  路名反映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道德观念、理想愿望,也是承载、展示地方文化的名片。在专家论证会上,来自市天一阁博物馆、区文管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要注重文化传承,深度挖掘本土地名文化,让地名更加突出地域文化的建议。天一阁博物馆龚烈沸说:“要加快建设海曙地名库,参考各类地方文献、新旧方志,认真梳理历史文献中的地名信息,做好地名优化。”

  偃月街因北宋嘉祐年间太守钱公辅筑偃月堤于此得名;

  唐朝时期没有龙门吊,靠沙泥堆砌建天封塔,因此得名大沙泥街……

  翻开历史尘封的古卷,不起眼的路名却蕴藏着一个个典故,成为海曙沧海变迁的“活化石”。

  历史景点作为路名,不仅增加了知名度,而且体现着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海曙境内“它山堰”、“广德湖”、“樟溪”等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地名,与地理实体的错位,带来了游客混淆、地名指向性的问题。历史地名回归也成了论证会上专家们讨论的焦点。

  从海曙区自身来看,海曙区来源于“海曙楼”(即宁波鼓楼),首次得名于明万历十三年,是古代宁波城的地标性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海曙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建设一条贯穿海曙区的‘海曙大道’,将有利于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海曙区形象宣传推广和心理认同重构。”来自宁波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路名整治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专家们分别提出了“海曙大道”的方案,进一步规范跨区域城市主干道路名称,海曙区老地名在异地使用的努力争取回归,进一步丰富海曙区地名库这四大建议,为海曙区深入开展路名整治提供了决策参考。

原标题:道路重名傻傻分不清?请注意,海曙这些路名要变啦!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道路重名傻傻分不清?请注意 海曙这些路名要变啦

稿源: 海曙发布 2018-05-30 13:26:00

  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城区范围和路网规模扩大,道路命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凸显,路名整治工作刻不容缓。为解决一路多名、道路重名、路名和标志牌不规范的问题,海曙于今年2月初开展路名标志牌专项整治行动。

  截止目前,在海曙全区范围内,共排摸278条道路,排查出不规范道路37条,其中重名6条,一路多名4条,标准路名和实地路牌、门牌不一致等27条,缺失路牌1200块(按每个路口每条路2个路牌计算),错误路牌152块。

  “此整治行动由12个部门、17个镇(乡)街道共同参与,切实推动全区路名标志牌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海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本地人都知道公园路,都说去公园路几号,但不知道还有另一个名字。”集士港镇的王阿姨说的这条路,被命名为“碧莲路”,实地则为“公园路”。这与普查目录或命名文件中的道路名称与实地不符。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高桥镇文化路,也存在着地名非标准化问题,此路未正式命名,但实际在使用,且与城区的文化路重名。

  这些道路的标准路名你知道吗?

实际路名————>标准路名

  这些道路重名了哦!

  据悉,重名镇乡道路将于6月实施地名标准化,届时,将结合道路等级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命名。

  擦亮海曙全新“名片”

  尚书街,呼童街,挑灯秉读客人疏;迎凤街,秀水街,轻罗小扇扑流萤……海曙的路,如诗词一般古色古香。

  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些路名?如何规范当前一路多名重名?如何彰显地名历史文化?

  海曙区近日召开了路名整治专家论证会,组建地名专家库,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对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课题组做的海曙区路名整治论证研究进行评审,提出对策建议,提升历史文化内涵,擦亮海曙全新“名片”。

  路名反映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道德观念、理想愿望,也是承载、展示地方文化的名片。在专家论证会上,来自市天一阁博物馆、区文管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要注重文化传承,深度挖掘本土地名文化,让地名更加突出地域文化的建议。天一阁博物馆龚烈沸说:“要加快建设海曙地名库,参考各类地方文献、新旧方志,认真梳理历史文献中的地名信息,做好地名优化。”

  偃月街因北宋嘉祐年间太守钱公辅筑偃月堤于此得名;

  唐朝时期没有龙门吊,靠沙泥堆砌建天封塔,因此得名大沙泥街……

  翻开历史尘封的古卷,不起眼的路名却蕴藏着一个个典故,成为海曙沧海变迁的“活化石”。

  历史景点作为路名,不仅增加了知名度,而且体现着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海曙境内“它山堰”、“广德湖”、“樟溪”等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地名,与地理实体的错位,带来了游客混淆、地名指向性的问题。历史地名回归也成了论证会上专家们讨论的焦点。

  从海曙区自身来看,海曙区来源于“海曙楼”(即宁波鼓楼),首次得名于明万历十三年,是古代宁波城的地标性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海曙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建设一条贯穿海曙区的‘海曙大道’,将有利于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海曙区形象宣传推广和心理认同重构。”来自宁波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路名整治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专家们分别提出了“海曙大道”的方案,进一步规范跨区域城市主干道路名称,海曙区老地名在异地使用的努力争取回归,进一步丰富海曙区地名库这四大建议,为海曙区深入开展路名整治提供了决策参考。

原标题:道路重名傻傻分不清?请注意,海曙这些路名要变啦!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