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文书院试卷局部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选官制度,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昨天,记者从中国港口博物馆了解到,该馆近日征集到一批珍贵的地方科举史料,其中一件130多年前的试卷对于研究清末北仑书院文化和科举制度有重要意义。
1880年左右的试卷
在这批史料中,有一份清代北仑人张惠济的童生课卷(相当于今天的试卷)。课卷上钤有蓝色方印“振文书院”及“伍月朔课”等字样,又有毛笔书写“张惠济字雨田”及“次取第伍拾叁名”,先生的批语为“文理未成诗仅叶”。无论是“第伍拾叁”的排名还是先生的批语,都可见张惠济当时成绩一般。
振文书院是北仑区实验小学的前身,也是古代镇海南乡(今属北仑)五家书院之一,原址位于大碶桥东的岩河边上。它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今年将迎来建校140周年。民国《镇海县志》总纂、翰林院编修王荣商(今北仑高塘人)的《容膝轩文集》中有一篇《振文书院记》,称书院最初的发起人是他的父亲王锡山(1825-1876),但他在发起倡议后不久就过世了。振文书院以经学为重,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名时敏二等学堂;民国五年(1916年)改公立,校名为公立时敏国民学校;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校址被大碶警察所占用,学校迁到周隘陈村,与陈氏思本学校合并,改名为大碶镇时敏代用中心国民学校;抗战胜利后改称大碶镇中心国民学校。后又多次改名,现为北仑区实验小学。
张惠济是谁?
童生课卷的主人张惠济是谁?中国港口博物馆工作人员陈一鸣在《霞浦张氏宗谱》21卷中找到了相关记载。张惠济为张和翔三子,字雨田,又字禹甸,号沛舟,生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妻子傅氏。其父亲张和翔字梦飞,一字云衢,号生钧,又号双眉,为太学生钦加同知衔。谱载:“初公窘于境,家徒四壁,立无担石,日入塾读书,夜无膏火资,奉书自泣,因此遂辍学,以贾起家,客闽十余年,家声日起。自憾幼时因贫费学,四十以后,日夜读易经,得河洛之精蕴。能以此占卜吉凶,众人称其神,援例候补总捕分府。”因家谱修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当时张惠济25岁,没有其子女等更多信息。
陈一鸣还发现,振文书院课卷来源于一个叫张莘良的人,他是解放前的地下党员,原名张仁灿,1916年出生于镇海霞浦(今北仑区霞浦街道),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1949年解放后主要在宁波市文化教育系统担任领导职务,名张星亮,笔名莘良,是我市知名书法家,1983年从宁波市文化局副局长岗位上离休,2005年因病谢世。张星亮的二儿子张雪风告诉陈一鸣:“我的曾祖叫张雨田,年纪很轻三十来岁就过世了,应该是秀才什么的。”根据张雪风的回忆对照分析,张惠济就是张星亮的爷爷。
两卷合一弥足珍贵
凑巧的是,中国港口博物馆的北仑史迹厅原本也展示了一份张惠济在鲲池书院(今镇海中学)的课卷,上面钤有“次取五拾陆名”“孟夏望课”“童生”等印章。课卷长80厘米,宽30厘米。六折七页,前面五页为一篇八股文,后一页是一首诗。对比从振文书院到鲲池书院的课卷,可以看到张惠济的学业水平提高了不少,尤其书法有很大进步,老师的批语也从“文理未成诗仅叶”变成了“畅所欲言适如题分合作也”。
港口博物管原珍藏有张惠济在鲲池书院肄业的课卷,这份振文书院课卷的征得,使两份课卷合为一组,成为研究清末北仑书院文化和科举制度的珍贵史料。
宁波晚报记者陈爱红文/摄
原标题:130多年前的试卷是这样的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