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帮第三代来了!两位港台腔的小姐姐打飞的到宁波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7-12 06:52: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2018世界“宁波帮 帮宁波”发展大会

  英语课上,两位志愿者小姐姐和孩子们在交流。

  昨天,在第六届华茂彩虹计划公益夏令营的现场,活跃着两位有着浓浓港台腔的漂亮小姐姐。

  她们竟然是著名“宁波帮”人士的第三代后人,一位叫毛诗云,是宁波市荣誉市民、在台“宁波帮”代表人士毛葆庆的孙女;一位叫忻贤雯,她的爷爷是宁波市荣誉市民、香港甬港联谊会名誉会长、爱乡港胞忻礼轼先生。

  因为这个公益项目,她们打飞的来到宁波。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带孩子们玩耍、学习、运动,丝毫看不出她们的身份。

  “从小深受爷爷的影响”

  今年,并不是她们第一次来宁波做志愿者。毛诗云是第三年,第一年来宁波时,才刚刚结束学业,忻贤雯已是第四年。

  之所以会结缘宁波,结缘这项公益活动,和她们的祖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的爷爷,虽然长期居住在台湾,但是时常念着宁波的好。他还长着一个宁波胃,我们家每天早上都吃年糕,有人回宁波,就得带年糕回台湾。烤麸、葱烤鲫鱼……”

  知道孙女来宁波做了志愿者,爱家乡的毛葆庆十分高兴。一直以来,毛葆庆都关注着家乡,也支持着家乡的建设,多年来,他特别关注宁波的视障患者,多次向宁波医院捐赠人工晶体,2005年以来,已经有数百名患者受惠。

  把毛诗云喊来一起做公益的忻贤雯算是一个宁波通,她与毛诗云年纪相仿,来宁波差不多已有二三十次了。第一次来,是她18岁那年。

  那年,忻贤雯刚从国外读书回到香港,爷爷就对她说,“18岁了,成年了,该回老家看看了。“

  忻礼轼先生也是爱国爱乡人士,曾经多次组织、率领甬港联谊会代表团访甬,并捐资助学。在先生100岁高龄时,已有几年未到访宁波的忻老先生格外思念家乡,和家里人吵着闹着,坚持要回宁波。当年,全家动员20多口人陪着先生来到了宁波上坟。

  “两年后,爷爷去世了,但是宁波这两字却留在了我的心中。打心底里,爱着爷爷的家乡。现在,我知道什么时候杨梅最好吃,什么时候桃子最好吃,每年都会买一些回去。”忻贤雯说。

  四年前,在宁波甬港两地的联谊活动中,她报名参加了志愿者队伍。就这样,一坚持就是四年,每年都是打飞的过来,匆匆来匆匆去,最后还拉上了好朋友毛诗云。

  “没有当连长很失落!”

  今年,参与活动的孩子依然是168人,其中126名来自宁波周边地区的困境、留守儿童,42名为城市小主人。168人,被分成8个组。每一个组编成一个连,志愿者担任连长、副连长。因为行程的关系,今年毛诗云和忻贤雯都没有做连长。

  “今年,任务好轻的。我们负责英语课程的教学。”虽然说着一口的流利英文,起初,她们两个人还是有点困惑,忻贤雯说:“我们也和团队的心理老师进行了沟通,农村的孩子普遍不自信,我们的教学就是从让他们勇敢发声开始。”

  毛诗云前两年一直都是连长,和孩子们同住一幢楼、管孩子们的吃喝拉撒。

  “记得第一年,我真是超紧张的,有个孩子发烧了,退了烧,烧了退,好几天,我带着他在医务室,后来我发现自己也不行了,也发烧了。最后没有办法,只能让孩子先回家去。”

  今年,没有做“连长”,她十分失落,“虽然孩子们还是老师老师地叫着,但是我感觉这些孩子不是我的了。”所以,她决定明年工作再怎么忙,还是要安排时间出来做连长。

  “很想为宁波做一点事”

  今年6月,宁波向全球甬籍乡贤乡亲发出一封家书。信中说:“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无论你在天涯之涯,抑或海角之角,物理的距离,终是有限,心无间,则无远弗届。

  作为宁波帮人士的第三代,毛诗云在台湾的家族企业里工作,忻贤雯在香港从事金融相关的工作。

  “我还那么年轻,想做的事情很多,想为宁波做的事情也很多,再等等吧,我会努力的。”毛诗云笑呵呵地说,“我觉得宁波这个城市适合置业,很适合生活,我一定向我的朋友们推介宁波。”

  同样,忻贤雯来宁波久了,就越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好。“我最希望有更多的海外侨胞,除了参加经贸活动外,可以常回家乡走走,用一双新的眼睛感受、发掘、深化自己与家乡的连接。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回馈家乡!”

  这是一股新的力量也是新的希望

  30多年来,在邓小平同志“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号召下,一代又一代的海内外“宁波帮”人士怀着报效桑梓的深情,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成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他们为宁波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当下,第三代第四代又将“宁波帮,帮宁波“接力赛继续了下去。今天的采访,让我看到,公益又是宁波帮人士后代诠释宁波帮精神的另一种方式。这些第三代第四代,虽然他们可能没怎么去过宁波,或者对宁波不太熟悉,但是依然对宁波怀有深厚的感情,时刻关注着宁波的发展。所以,这是一股新的力量,也是新的希望。

  通讯员朱麟华杨筱 记者章萍实习生蔡星宇文/摄

编辑: 陈捷

宁波帮第三代来了!两位港台腔的小姐姐打飞的到宁波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7-12 06:52:00

  英语课上,两位志愿者小姐姐和孩子们在交流。

  昨天,在第六届华茂彩虹计划公益夏令营的现场,活跃着两位有着浓浓港台腔的漂亮小姐姐。

  她们竟然是著名“宁波帮”人士的第三代后人,一位叫毛诗云,是宁波市荣誉市民、在台“宁波帮”代表人士毛葆庆的孙女;一位叫忻贤雯,她的爷爷是宁波市荣誉市民、香港甬港联谊会名誉会长、爱乡港胞忻礼轼先生。

  因为这个公益项目,她们打飞的来到宁波。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带孩子们玩耍、学习、运动,丝毫看不出她们的身份。

  “从小深受爷爷的影响”

  今年,并不是她们第一次来宁波做志愿者。毛诗云是第三年,第一年来宁波时,才刚刚结束学业,忻贤雯已是第四年。

  之所以会结缘宁波,结缘这项公益活动,和她们的祖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的爷爷,虽然长期居住在台湾,但是时常念着宁波的好。他还长着一个宁波胃,我们家每天早上都吃年糕,有人回宁波,就得带年糕回台湾。烤麸、葱烤鲫鱼……”

  知道孙女来宁波做了志愿者,爱家乡的毛葆庆十分高兴。一直以来,毛葆庆都关注着家乡,也支持着家乡的建设,多年来,他特别关注宁波的视障患者,多次向宁波医院捐赠人工晶体,2005年以来,已经有数百名患者受惠。

  把毛诗云喊来一起做公益的忻贤雯算是一个宁波通,她与毛诗云年纪相仿,来宁波差不多已有二三十次了。第一次来,是她18岁那年。

  那年,忻贤雯刚从国外读书回到香港,爷爷就对她说,“18岁了,成年了,该回老家看看了。“

  忻礼轼先生也是爱国爱乡人士,曾经多次组织、率领甬港联谊会代表团访甬,并捐资助学。在先生100岁高龄时,已有几年未到访宁波的忻老先生格外思念家乡,和家里人吵着闹着,坚持要回宁波。当年,全家动员20多口人陪着先生来到了宁波上坟。

  “两年后,爷爷去世了,但是宁波这两字却留在了我的心中。打心底里,爱着爷爷的家乡。现在,我知道什么时候杨梅最好吃,什么时候桃子最好吃,每年都会买一些回去。”忻贤雯说。

  四年前,在宁波甬港两地的联谊活动中,她报名参加了志愿者队伍。就这样,一坚持就是四年,每年都是打飞的过来,匆匆来匆匆去,最后还拉上了好朋友毛诗云。

  “没有当连长很失落!”

  今年,参与活动的孩子依然是168人,其中126名来自宁波周边地区的困境、留守儿童,42名为城市小主人。168人,被分成8个组。每一个组编成一个连,志愿者担任连长、副连长。因为行程的关系,今年毛诗云和忻贤雯都没有做连长。

  “今年,任务好轻的。我们负责英语课程的教学。”虽然说着一口的流利英文,起初,她们两个人还是有点困惑,忻贤雯说:“我们也和团队的心理老师进行了沟通,农村的孩子普遍不自信,我们的教学就是从让他们勇敢发声开始。”

  毛诗云前两年一直都是连长,和孩子们同住一幢楼、管孩子们的吃喝拉撒。

  “记得第一年,我真是超紧张的,有个孩子发烧了,退了烧,烧了退,好几天,我带着他在医务室,后来我发现自己也不行了,也发烧了。最后没有办法,只能让孩子先回家去。”

  今年,没有做“连长”,她十分失落,“虽然孩子们还是老师老师地叫着,但是我感觉这些孩子不是我的了。”所以,她决定明年工作再怎么忙,还是要安排时间出来做连长。

  “很想为宁波做一点事”

  今年6月,宁波向全球甬籍乡贤乡亲发出一封家书。信中说:“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无论你在天涯之涯,抑或海角之角,物理的距离,终是有限,心无间,则无远弗届。

  作为宁波帮人士的第三代,毛诗云在台湾的家族企业里工作,忻贤雯在香港从事金融相关的工作。

  “我还那么年轻,想做的事情很多,想为宁波做的事情也很多,再等等吧,我会努力的。”毛诗云笑呵呵地说,“我觉得宁波这个城市适合置业,很适合生活,我一定向我的朋友们推介宁波。”

  同样,忻贤雯来宁波久了,就越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好。“我最希望有更多的海外侨胞,除了参加经贸活动外,可以常回家乡走走,用一双新的眼睛感受、发掘、深化自己与家乡的连接。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回馈家乡!”

  这是一股新的力量也是新的希望

  30多年来,在邓小平同志“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号召下,一代又一代的海内外“宁波帮”人士怀着报效桑梓的深情,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成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他们为宁波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当下,第三代第四代又将“宁波帮,帮宁波“接力赛继续了下去。今天的采访,让我看到,公益又是宁波帮人士后代诠释宁波帮精神的另一种方式。这些第三代第四代,虽然他们可能没怎么去过宁波,或者对宁波不太熟悉,但是依然对宁波怀有深厚的感情,时刻关注着宁波的发展。所以,这是一股新的力量,也是新的希望。

  通讯员朱麟华杨筱 记者章萍实习生蔡星宇文/摄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