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这个10岁男孩好酷!计划暑假每天独自出行 已走了不少地方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7-27 07:26:00 报料热线:81850000

  前天中午,小刚坐在宁波博物馆的长凳上吃薯片。

  年仅10岁的小哥哥计划暑假每天独自去一个地方。他会在前一晚想好要去的地方,让妈妈帮忙查好公交线路。第二天一早,带着水、干粮、“盘缠”,独自从家里出发。

  小哥哥家住相对偏僻的鄞州龙观,他已经独自去过位于市区的新华书店、博物馆等地。他说,独自出行比待在家里看电视有意思。在新的地方,他会和友好的陌生人愉快交流,也会和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快乐玩耍,是不是很酷?

  10岁男孩独自乘公交去逛博物馆

  前天中午,宁波博物馆入口处的一楼大厅大屏幕前,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坐在长凳上。大家都在休息,或者看大屏幕上播放的恐龙纪录片。很快便有人注意到中间的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只身一人,身边没有家长。于是有好奇的家长便问:“你怎么一个人?”男孩大方地回应:“我是一个人来的,这个暑假,我计划每天去一个地方。”

  男孩的话吸引了周围的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问,男孩很礼貌地一一回答。

  男孩名叫小刚(化名),今年10周岁,家住鄞州龙观乡一个村庄,今年秋天将入读小学四年级。他说,暑假刚开始的几天,自己在家看电视、做作业,觉得很无聊。24日晚上,妈妈建议他一个人出去走走,他表示很乐意,便打算第二天到宁波博物馆。妈妈表示赞同,还帮他查好了公交线路。前天早上6点半,小刚起床了。这时,爸爸已经出门上班,妈妈往他的双肩包里放了水、干粮等,还给了他52元钱。

  7点多,小刚从家里出发,走两三分钟就是公交车站。按照妈妈的嘱咐,他先乘公交车到洞桥菜场站下车,在车站附近一家快餐店吃了早餐,然后又打包了一个馒头和三个煎包,准备当午餐。之后,他按照计划乘坐661路公交车来到博物馆。下车后,他一时有点找不到方向,“但我并不害怕,用电话手表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最后在妈妈的远程指引下,他顺利到达博物馆。

  当天上午,小刚参观了博物馆一楼、二楼、三楼的各种展览,中午在一楼大厅大屏幕前,和周围很多家长和小朋友一样,坐着吃些东西或者休息。

  中餐过后,记者看到他的双肩包里还有:一个水杯、一瓶矿泉水、一瓶冰红茶、一袋蛋糕、半盒薯片,还有一把雨伞。他说,冰红茶和薯片是他刚刚从旁边自动售货机上买的,其他东西是妈妈提前给他准备的。再玩一会,等下午3点50分,他就去坐返程的公交车回家。“到公交车站后,4点钟应该能上车”,他的计划做得很细致。

  很早就独自坐车出行憧憬去更多地方

  “你怕不怕呀?我把你给拐卖了好不好?”旁边一个清洁工阿姨打趣道,说着还抓住了小刚的一只小手腕。

  小刚也不恼,用另一只手掌比划成刀状,要往对方手上砍。“才不怕哩,我很小就一个人坐公交车了,二年级上学期就一个人出来逛,再说还有这个。”小刚说着,晃了晃左手腕上的电话手表。他说,自己途中遇到什么事,会随时通过电话手表和妈妈联系。妈妈还可以随时定位到他的位置,准确地给他指路。

  “你好厉害啊!那你妈妈会不会担心你啊?”清洁工阿姨继续追问。

  小刚说:“我妈妈一点都不担心我,一般到达目的地时会打个电话跟她说一下,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在外面几乎不给妈妈打电话,她也从来不会主动打电话给我。”

  小刚说,自己差不多一年级就独自乘坐公交车了。“最先是从家里到妈妈单位,妈妈把我送上公交车,告诉我在哪一站下车。然后,她自己再骑电动车过去。一开始,我也会坐过站,后来就不会了。”

  小刚先从独自乘坐公交车到妈妈单位、学校、爷爷奶奶家开始,慢慢去更远一点的地方。“其实,二年级上学期,我就一个人来过博物馆了。我还一个人去过新华书店、宁波书城……其实世界各地都能去,只不过需要更多的时间,对吧?”小刚说这话时,眼睛亮晶晶的。

  培养孩子独立家长花了很多心血

  周围的家长听完后都感叹这个小哥哥太酷了,带着小孩的王女士说:“这个小哥哥好勇敢啊,我家孩子上个厕所都要黏着妈妈。”

  还有人感叹小刚妈妈的心真大啊,陈女士说:“现在社会复杂,路上车水马龙,这么远的路,换我,打个酱油都想跟着。”

  带着大家的感叹和疑惑,记者随后采访了小刚的妈妈林女士。她说,接下来天气太热,孩子爸爸建议暂停孩子独自出行计划。其实,孩子一个人出门,她还是非常惦记的。“我会不时地去看手表定位,但我忍着不主动打电话给他,只是想给他一个独立的空间,尽量不去打扰他。”

  林女士说,作为家长,她和丈夫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其实,也是因为无奈。我们住在乡下,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普通上班族,家里也不是很富裕,还有个小儿子,以后经济压力会很大。我们就想,以后可能无法在物质方面给孩子很多,只能靠他们自己努力,所以希望孩子能从小独立。”林女士说,还有一部分现实原因是,她和丈夫忙着上班,根本没办法陪孩子,只能让孩子独自行动。

  在林女士看来,没有小孩是天生勇敢的,刚开始小刚也很胆小,不敢一个人坐公交车,独立也是慢慢培养出来的。“他每次出门前,我都会查好公交线路,尽量选择一路公交车就能直达的地方。我还会查公交车到站的准确时间,不想让他在车站等太久,等太久也容易出现变数。我还会查天气预报,在他出门前会准备好要穿的衣服、干粮、饮料以及零花钱。”看得出来,作为家长,在儿子独自外出的时间里,林女士过得一点都不轻松。宁波晚报 记者殷欣欣

  快评

  父母适当节制“爱”或更有利孩子成长

  放手让一个10岁的孩子在暑假里每天独自坐公交车去一个地方,中饭也自己解决——用这种方式,不管“培养独立”效果有多佳,就目前的态势来看,绝大多数父母恐怕不太会去模仿。但这个“励志”个案,除了带给我们“培养孩子独立很重要”的启迪,还告诉我们:适当地节制对孩子的爱,或许比“关爱备至”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就道尽了这种情感。但在培养孩子这件大事上,这种情感却经常“误事”。出于安全考虑不让10岁的孩子独自去坐公交车可以理解,但出于疼爱孩子的本能,怕孩子吃苦或不适应而限制孩子干这干那,甚至越俎代庖,就不可取了。

  200多年前,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在其名著《道德情操论》中就提到:道德学家们很少教我们如何娇惯子女,却常常力劝我们克制自己的溺爱和过分的关心。做父母的是适当克制宠爱孩子的本能,还是“顺其自然”,结果往往大不一样。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娇生惯养的孩子独立性往往会被严重销蚀,对其成长负面影响巨大,导致“从来纨绔少伟男”。

  实际上,克制对孩子的爱,更需要父母的“付出”,比为孩子忙这忙那更“辛苦”。像这位10岁孩子的母亲,在儿子独自外出的时间过得一点都不轻松:工作中不时去看他的手表定位,但忍着不主动打电话给他,只是想给他个人独立空间,尽量不去打扰他。这也是需要有一定勇气、定力与智慧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不难发现,也有一些孩子之所以独立,除了父母有意识的引导,更多的原因是父母经常无暇顾及,这些孩子的独立是被“逼”出来的。当然,这种“被逼”由于附带一些必要关爱的缺失而存在遗憾,却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宠爱与独立一定程度上“此消彼长”的关系。胡晓新

原标题:10岁男孩计划暑假每天独自出行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这个10岁男孩好酷!计划暑假每天独自出行 已走了不少地方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7-27 07:26:00

  前天中午,小刚坐在宁波博物馆的长凳上吃薯片。

  年仅10岁的小哥哥计划暑假每天独自去一个地方。他会在前一晚想好要去的地方,让妈妈帮忙查好公交线路。第二天一早,带着水、干粮、“盘缠”,独自从家里出发。

  小哥哥家住相对偏僻的鄞州龙观,他已经独自去过位于市区的新华书店、博物馆等地。他说,独自出行比待在家里看电视有意思。在新的地方,他会和友好的陌生人愉快交流,也会和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快乐玩耍,是不是很酷?

  10岁男孩独自乘公交去逛博物馆

  前天中午,宁波博物馆入口处的一楼大厅大屏幕前,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坐在长凳上。大家都在休息,或者看大屏幕上播放的恐龙纪录片。很快便有人注意到中间的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只身一人,身边没有家长。于是有好奇的家长便问:“你怎么一个人?”男孩大方地回应:“我是一个人来的,这个暑假,我计划每天去一个地方。”

  男孩的话吸引了周围的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问,男孩很礼貌地一一回答。

  男孩名叫小刚(化名),今年10周岁,家住鄞州龙观乡一个村庄,今年秋天将入读小学四年级。他说,暑假刚开始的几天,自己在家看电视、做作业,觉得很无聊。24日晚上,妈妈建议他一个人出去走走,他表示很乐意,便打算第二天到宁波博物馆。妈妈表示赞同,还帮他查好了公交线路。前天早上6点半,小刚起床了。这时,爸爸已经出门上班,妈妈往他的双肩包里放了水、干粮等,还给了他52元钱。

  7点多,小刚从家里出发,走两三分钟就是公交车站。按照妈妈的嘱咐,他先乘公交车到洞桥菜场站下车,在车站附近一家快餐店吃了早餐,然后又打包了一个馒头和三个煎包,准备当午餐。之后,他按照计划乘坐661路公交车来到博物馆。下车后,他一时有点找不到方向,“但我并不害怕,用电话手表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最后在妈妈的远程指引下,他顺利到达博物馆。

  当天上午,小刚参观了博物馆一楼、二楼、三楼的各种展览,中午在一楼大厅大屏幕前,和周围很多家长和小朋友一样,坐着吃些东西或者休息。

  中餐过后,记者看到他的双肩包里还有:一个水杯、一瓶矿泉水、一瓶冰红茶、一袋蛋糕、半盒薯片,还有一把雨伞。他说,冰红茶和薯片是他刚刚从旁边自动售货机上买的,其他东西是妈妈提前给他准备的。再玩一会,等下午3点50分,他就去坐返程的公交车回家。“到公交车站后,4点钟应该能上车”,他的计划做得很细致。

  很早就独自坐车出行憧憬去更多地方

  “你怕不怕呀?我把你给拐卖了好不好?”旁边一个清洁工阿姨打趣道,说着还抓住了小刚的一只小手腕。

  小刚也不恼,用另一只手掌比划成刀状,要往对方手上砍。“才不怕哩,我很小就一个人坐公交车了,二年级上学期就一个人出来逛,再说还有这个。”小刚说着,晃了晃左手腕上的电话手表。他说,自己途中遇到什么事,会随时通过电话手表和妈妈联系。妈妈还可以随时定位到他的位置,准确地给他指路。

  “你好厉害啊!那你妈妈会不会担心你啊?”清洁工阿姨继续追问。

  小刚说:“我妈妈一点都不担心我,一般到达目的地时会打个电话跟她说一下,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在外面几乎不给妈妈打电话,她也从来不会主动打电话给我。”

  小刚说,自己差不多一年级就独自乘坐公交车了。“最先是从家里到妈妈单位,妈妈把我送上公交车,告诉我在哪一站下车。然后,她自己再骑电动车过去。一开始,我也会坐过站,后来就不会了。”

  小刚先从独自乘坐公交车到妈妈单位、学校、爷爷奶奶家开始,慢慢去更远一点的地方。“其实,二年级上学期,我就一个人来过博物馆了。我还一个人去过新华书店、宁波书城……其实世界各地都能去,只不过需要更多的时间,对吧?”小刚说这话时,眼睛亮晶晶的。

  培养孩子独立家长花了很多心血

  周围的家长听完后都感叹这个小哥哥太酷了,带着小孩的王女士说:“这个小哥哥好勇敢啊,我家孩子上个厕所都要黏着妈妈。”

  还有人感叹小刚妈妈的心真大啊,陈女士说:“现在社会复杂,路上车水马龙,这么远的路,换我,打个酱油都想跟着。”

  带着大家的感叹和疑惑,记者随后采访了小刚的妈妈林女士。她说,接下来天气太热,孩子爸爸建议暂停孩子独自出行计划。其实,孩子一个人出门,她还是非常惦记的。“我会不时地去看手表定位,但我忍着不主动打电话给他,只是想给他一个独立的空间,尽量不去打扰他。”

  林女士说,作为家长,她和丈夫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其实,也是因为无奈。我们住在乡下,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普通上班族,家里也不是很富裕,还有个小儿子,以后经济压力会很大。我们就想,以后可能无法在物质方面给孩子很多,只能靠他们自己努力,所以希望孩子能从小独立。”林女士说,还有一部分现实原因是,她和丈夫忙着上班,根本没办法陪孩子,只能让孩子独自行动。

  在林女士看来,没有小孩是天生勇敢的,刚开始小刚也很胆小,不敢一个人坐公交车,独立也是慢慢培养出来的。“他每次出门前,我都会查好公交线路,尽量选择一路公交车就能直达的地方。我还会查公交车到站的准确时间,不想让他在车站等太久,等太久也容易出现变数。我还会查天气预报,在他出门前会准备好要穿的衣服、干粮、饮料以及零花钱。”看得出来,作为家长,在儿子独自外出的时间里,林女士过得一点都不轻松。宁波晚报 记者殷欣欣

  快评

  父母适当节制“爱”或更有利孩子成长

  放手让一个10岁的孩子在暑假里每天独自坐公交车去一个地方,中饭也自己解决——用这种方式,不管“培养独立”效果有多佳,就目前的态势来看,绝大多数父母恐怕不太会去模仿。但这个“励志”个案,除了带给我们“培养孩子独立很重要”的启迪,还告诉我们:适当地节制对孩子的爱,或许比“关爱备至”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就道尽了这种情感。但在培养孩子这件大事上,这种情感却经常“误事”。出于安全考虑不让10岁的孩子独自去坐公交车可以理解,但出于疼爱孩子的本能,怕孩子吃苦或不适应而限制孩子干这干那,甚至越俎代庖,就不可取了。

  200多年前,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在其名著《道德情操论》中就提到:道德学家们很少教我们如何娇惯子女,却常常力劝我们克制自己的溺爱和过分的关心。做父母的是适当克制宠爱孩子的本能,还是“顺其自然”,结果往往大不一样。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娇生惯养的孩子独立性往往会被严重销蚀,对其成长负面影响巨大,导致“从来纨绔少伟男”。

  实际上,克制对孩子的爱,更需要父母的“付出”,比为孩子忙这忙那更“辛苦”。像这位10岁孩子的母亲,在儿子独自外出的时间过得一点都不轻松:工作中不时去看他的手表定位,但忍着不主动打电话给他,只是想给他个人独立空间,尽量不去打扰他。这也是需要有一定勇气、定力与智慧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不难发现,也有一些孩子之所以独立,除了父母有意识的引导,更多的原因是父母经常无暇顾及,这些孩子的独立是被“逼”出来的。当然,这种“被逼”由于附带一些必要关爱的缺失而存在遗憾,却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宠爱与独立一定程度上“此消彼长”的关系。胡晓新

原标题:10岁男孩计划暑假每天独自出行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