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走中国·看宁波”2018全国纪行活动走进福州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8-10 09:14:12 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的近代船模

海防大炮

  “走中国·看宁波”2018全国纪行活动于7月底拉开帷幕。该活动旨在站在全国的高度看宁波,进一步提升宁波旅游及宁波“海丝活化石”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计划在一年之内按照“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等5大纪行路线走遍全国各省市,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阳明文化、徐霞客游记、天一阁藏书文化、中国佛教五大名山等12个与宁波紧密相关的大型专题进行亲历现场的采风,并给予全方位的报道和推广。8月7日,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华南行部分正式开启,并于昨日来到福建省福州市。

  地点: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管理福州船政局

  宁波清朝外交官参与其中

  据工作人员介绍,福州船政学堂和水师内,讲师和将领多来自福建本省。不过,记者发现,宁波人也在福州船政局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堪称传奇。

  据天一阁馆藏《张鲁生太守传》,《慈东马径张氏宗谱第九卷》等资料显示,慈溪马径村张氏家族作为宁波帮的代表之一,出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兄弟外交官——张斯桂与张斯栒。这里要说的是哥哥张斯桂。当时宁波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成为西学东渐的第一站。张斯桂向西方学制枪炮水雷、学水陆运输、学测量之术,主动学习大量现代技术。

  咸丰年间,清政府抽调沿海水师主力进入内地防堵太平军,因此造成沿海海防松懈,海盗得以横行海上,浙江漕运被迫改为海运。为了保护商船,宁波商人敢为天下先,集资购买了近代中国第一艘轮船——“宝顺轮”护航,这背后就有张斯桂的努力。之后他被聘为船长,保护商船,抗击海盗。1871年,张斯桂被福建船政大臣——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聘为幕僚,参与洋务运动,协助其管理福州船政局。187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日副使,开启了外交官生涯。

  地点:马尾闽安古镇

  见证东南沿海海丝贸易历史

  凡重要港口,从古至今往往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宁波的镇海口海防遗址,从古代起便见证了大大小小的海上战事,无数志士在这里抗击倭寇和英军,林则徐曾在此督战。

  同样的,福州在东汉时期便与东南亚诸国有贸易往来,宋元时期是丝绸的重要出口地,明代福建市舶司回迁福州,郑和从这里启航远渡西洋;清朝时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市马尾区的闽安古镇,是东南沿海重要的千年古镇之一。公元893年,唐朝已在闽安设巡检司衙门,宋代时列福建四大名镇之首,元明清时沿袭为军事与海上贸易重镇。清代协台衙门、清闽安水师左右营、天后宫等多项海丝遗迹坐落于此。这里见证了19世纪末的中法马江海战,见证了福州船政局的辉煌和落寞。

  清代时,福州80%的关税由闽安的海关征收,船政局的顺利开办,正是由这里繁盛贸易带来了大量资金支持。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的部分缩影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位于福州市马尾区,是中国第一座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陈列大量资料和历史文物。据工作人员介绍,福州建城历史有2200多年,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展示的是中国近现代海军发展的历程,也是“洋务运动”的一部分缩影。

  19世纪60年代,清廷浙闽总督左宗棠奉命成立福州船政局,创办福州船政制造厂和船政学堂。“可以说,福州船政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也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启蒙。初期区别于旧式的福建水师,福州船政水师是一支新式水师。1866年,沈葆桢总理船政事物以后,聘请法国技术人员作培训,制定了一系列新式海军的规程。从北洋水师到南洋水师,都有福建人的身影。詹天佑、严复、萨镇冰等名人,都是出自福州船政学堂。”据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福建水师引进和自制的舰船一度达到26艘。很可惜的是,中法战争时,由于清廷的妥协政策,官员怕战,以及多方面内部原因积弊,驻扎在马尾港的福建水师在法国的坚船利炮下很快败下阵来。但不可否认的是,福州船政仍然是洋务派运动中的重要一步,中国传统重陆轻海的国防观念因此发生改变。 记者郑乔文/摄

原标题:宁波人张斯桂曾管理福州船政局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走中国·看宁波”2018全国纪行活动走进福州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8-10 09:14:12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的近代船模

海防大炮

  “走中国·看宁波”2018全国纪行活动于7月底拉开帷幕。该活动旨在站在全国的高度看宁波,进一步提升宁波旅游及宁波“海丝活化石”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计划在一年之内按照“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等5大纪行路线走遍全国各省市,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阳明文化、徐霞客游记、天一阁藏书文化、中国佛教五大名山等12个与宁波紧密相关的大型专题进行亲历现场的采风,并给予全方位的报道和推广。8月7日,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华南行部分正式开启,并于昨日来到福建省福州市。

  地点: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管理福州船政局

  宁波清朝外交官参与其中

  据工作人员介绍,福州船政学堂和水师内,讲师和将领多来自福建本省。不过,记者发现,宁波人也在福州船政局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堪称传奇。

  据天一阁馆藏《张鲁生太守传》,《慈东马径张氏宗谱第九卷》等资料显示,慈溪马径村张氏家族作为宁波帮的代表之一,出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兄弟外交官——张斯桂与张斯栒。这里要说的是哥哥张斯桂。当时宁波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成为西学东渐的第一站。张斯桂向西方学制枪炮水雷、学水陆运输、学测量之术,主动学习大量现代技术。

  咸丰年间,清政府抽调沿海水师主力进入内地防堵太平军,因此造成沿海海防松懈,海盗得以横行海上,浙江漕运被迫改为海运。为了保护商船,宁波商人敢为天下先,集资购买了近代中国第一艘轮船——“宝顺轮”护航,这背后就有张斯桂的努力。之后他被聘为船长,保护商船,抗击海盗。1871年,张斯桂被福建船政大臣——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聘为幕僚,参与洋务运动,协助其管理福州船政局。187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日副使,开启了外交官生涯。

  地点:马尾闽安古镇

  见证东南沿海海丝贸易历史

  凡重要港口,从古至今往往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宁波的镇海口海防遗址,从古代起便见证了大大小小的海上战事,无数志士在这里抗击倭寇和英军,林则徐曾在此督战。

  同样的,福州在东汉时期便与东南亚诸国有贸易往来,宋元时期是丝绸的重要出口地,明代福建市舶司回迁福州,郑和从这里启航远渡西洋;清朝时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市马尾区的闽安古镇,是东南沿海重要的千年古镇之一。公元893年,唐朝已在闽安设巡检司衙门,宋代时列福建四大名镇之首,元明清时沿袭为军事与海上贸易重镇。清代协台衙门、清闽安水师左右营、天后宫等多项海丝遗迹坐落于此。这里见证了19世纪末的中法马江海战,见证了福州船政局的辉煌和落寞。

  清代时,福州80%的关税由闽安的海关征收,船政局的顺利开办,正是由这里繁盛贸易带来了大量资金支持。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的部分缩影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位于福州市马尾区,是中国第一座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陈列大量资料和历史文物。据工作人员介绍,福州建城历史有2200多年,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展示的是中国近现代海军发展的历程,也是“洋务运动”的一部分缩影。

  19世纪60年代,清廷浙闽总督左宗棠奉命成立福州船政局,创办福州船政制造厂和船政学堂。“可以说,福州船政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也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启蒙。初期区别于旧式的福建水师,福州船政水师是一支新式水师。1866年,沈葆桢总理船政事物以后,聘请法国技术人员作培训,制定了一系列新式海军的规程。从北洋水师到南洋水师,都有福建人的身影。詹天佑、严复、萨镇冰等名人,都是出自福州船政学堂。”据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福建水师引进和自制的舰船一度达到26艘。很可惜的是,中法战争时,由于清廷的妥协政策,官员怕战,以及多方面内部原因积弊,驻扎在马尾港的福建水师在法国的坚船利炮下很快败下阵来。但不可否认的是,福州船政仍然是洋务派运动中的重要一步,中国传统重陆轻海的国防观念因此发生改变。 记者郑乔文/摄

原标题:宁波人张斯桂曾管理福州船政局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