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粥奶奶陈杏娣和丈夫王阿申
早在2012年春运期间,媒体报道了北仑新碶街道市民陈杏娣不顾严寒,骑着满载热粥的电动三轮车,向排队买票的回乡旅客送上一份热气腾腾的白粥。陈杏娣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作“送粥奶奶”,她的事迹也成为当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6年过去了,“送粥奶奶”最近又获得了一项新荣誉,她的家庭喜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昨日,“送粥奶奶”陈杏娣向记者讲述了家人三代全力支持其做公益的故事。
寒冷冬天,售票口长长的队伍
这里是她爱心的起点
15日,在北仑新碶街道贝碶村的一角,一座简朴的两层楼房敞开着大门,“送粥奶奶”陈杏娣的丈夫正准备午饭。
他叫王阿申,上海人,来甬建厂时认识了“送粥奶奶”陈杏娣,两人相濡以沫了三十多年。70多岁的“送粥奶奶”外向热情,而80多岁王阿申总是默默地做着家务。“几十年都是这样子,他话不多,还是我会讲。”见丈夫局促地坐在凳子上,陈杏娣有些心急,“说细一点,当年送粥还是丈夫先说出来的。”陈杏娣说完,思绪又回到了6年前那个冬天。
2011年的冬天奇冷无比,外面下着雪,陈杏娣与丈夫出门买菜。行至新大路时,附近一个售票点门口蜿蜒的长队勾起了他俩的心弦。“天这么冷,买票的人肯定又饿又冷,我能不能给他们送点茶水。”陈杏娣快人快语,将心里话告诉了丈夫。王阿申没有接话,想了一会,慢慢地说;“送茶不如送粥。”
“我当时一想,粥既解渴又能填饱肚子,送茶真不如送粥。”陈杏娣说干就干,采购了大米、榨菜,用大功率电饭锅煮粥。
从凌晨一点熬到三点,就在节骨眼上,家里的电路居然跳闸了。王阿申老人很警醒,他听到外间没有动静后,披了件大衣查看了线路,修好电闸。“幸亏老头子会修,不然粥都没法送。”面对老伴的夸奖,王阿申腼腆地笑了笑,双手在膝盖上搓了搓。
从此以后,王阿申帮着陈杏娣煮粥,洗锅,买材料,还一起将粥桶抬进三轮车里,然后默默地做着其他家务。
作为合格的勤务员
丈夫是她坚持公益事业的动力
6年过去,人们都用网络购票了,新大路上再也看不到买票的长队,但“送粥奶奶”的公益事业却没有停下来。陈杏娣不辞辛劳地在各个工地、敬老院等穿梭,向困难群众送温暖。
妻子在外奔波,家务事自然落到了王阿申肩上,他总是在家煮好饭菜,等着陈杏娣回来。“这个事情还是要支持的。”每每说起陈杏娣的公益事业,王阿申总是用上海话插一句,然后又默默地将双手放在膝盖上。
“没有老头子是做不成的。”陈杏娣觉得自己能够在爱心事业上坚持下去,离不开丈夫的各种支持。
看到妻子与记者聊得比较投缘,王阿申轻轻地起身离去,进入里屋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他就这样,话特别少,就是晓得做事。”陈杏娣说,“丈夫就像勤务员一样。”
旁人冷嘲热讽击倒不了
儿子的称赞让她没后顾之忧
陈杏娣一家很低调,每次做好事总怕让人知道。虽然一心想着低调,但暖心事迹还是吸引了不少人慕名来访,如今,以陈杏娣为首的玉兰社区“送粥奶奶”国际志愿服务队吸引了两百多人参加。
可是,公益事业的路总是艰难曲折,“送粥奶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冷嘲热讽。“有人说我做公益是‘博眼球’,经常听到一些讽刺话。”陈杏娣很爱惜如今的事业,说到这里有些激动。
“随人家怎么讲,走自家的路。”从里屋飘来一句淡淡的话语,老头子的支持让“送粥奶奶”有了底气。
光有丈夫支持还不够,陈杏娣还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理解,会反对自己去参加公益事业。“我担心孩子不理解支持,怕他们以‘年纪’大阻止我。”但陈杏娣的担心是多余的。
当听说母亲为买票旅客送粥时,儿子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称赞母亲:“妈,你这个事情做得好。你喜欢就去做。”听到儿子的称赞,让陈杏娣放了心。而女儿、儿媳及孙辈的支持让她有了更大的动力。
誓将公益事业进行到底
家人的支持让她觉得公益很快乐
陈杏娣和王阿申都是退休工人,每月退休工资除了用于生活外,不少都捐给了困难群体,但捐款数目两老没有记账。
“记着没什么用,能帮到有困难的人就好。”陈杏娣还把平时收到的一些奖金都捐了出去,“全部捐出去了,留着别人以为我做公益是赚钱,我不是这样的人。”虽然衣食无忧,但陈杏娣和丈夫仍然节俭,家中的生活用水总是循环利用,“用钱用在刀口上,要帮助有困难的人。”
看着老人从事公益事业,陈杏娣膝下子孙都没有怨言,反而逢年过节都会为两老添置衣物,购买物品。
“我已经很满足了,家庭美满,我现在就想着做好公益事业。”陈杏娣说,公益事业给全家带来了快乐,会将此进行到底。 通讯员陈红记者徐晨冰实习生陈晓南文/摄
原标题:北仑“送粥奶奶”一家获“全国最美”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