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咋回事?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 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
稿源: 光明日报   2018-08-20 10:26:00 报料热线:81850000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同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为何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只增不减?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近视率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

  暑假里,哪个地方孩子比较多?眼科医院,至少是一个备选答案。

  8月14日,在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二区前的视力检测处,排着十来个等待检测视力的患者,其中九成是孩子。在该区的8个诊室,唯独专设的“儿童屈光专台”门口人满为患。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儿童屈光专门诊室一天要接待病患100多人,到了假期,根本忙不过来。”

  在候诊室里,来自内蒙古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发现读一年级的孩子看电视时会往前凑,看远处物体时会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所以才到医院检查。“可一发现就晚了,近视200度加散光50度。”黄女士说,戴上眼镜不到半年,孩子的眼镜度数又上升了50度,达到300度,这让她心急如焚。

  “近视成因分为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由先天因素为主导致的高度近视,其患病率较为恒定。而后天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特别是户外活动不足、学业负担过重等引起的近视越来越明显。”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上海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周行涛表示,当前我国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特点,近视患病率仍在上升。

  不断升高的近视率让人担忧。2015年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李玲团队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近视患病率均超过70%,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多发的近视正呈低龄化和上升趋势。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近视10年翻一倍。

  河北邢台,小学生在做眼保健操。

  学业压力、电子产品是罪魁祸首

  中小学生群体中近视率不断升高的问题,并非近年才出现的,而课内外负担过重一直被当作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

  近日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户外锻炼不达标、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睡眠不足等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且随着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严重。

  “表面上,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的视力和学习成绩一样重要,但是实际中,他们更倾向于牺牲孩子的部分视力去换取成绩。”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公共卫生副主任医师、防治科副科长何鲜桂说。

  记者发现,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等减负措施,被写入了《征求意见稿》。

  在同仁医院,一位来自山西大同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每天除了定时完成学习任务,就是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几乎不出门活动,“天天提醒督促,也没有用”。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使孩子继续沉迷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对于降低近视发生的概率更是雪上加霜。一项对2017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9.5%的受访者称周围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多,长期使用电子产品被视为罪魁祸首。

  儿童青少年的视觉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善,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导致其用眼强度增大,眨眼频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视力减退。周行涛直言:“无节制地过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眼健康肯定是不利的,对近视的发展会产生影响。”

  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在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中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面对如此高的近视率,除了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和日常的口头督促,老师们常常束手无策。北京市一所中学的教师胡杰表示:“现在没有非常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孩子们时时刻刻能够科学用眼。”

  浙江杭州,暑假期间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人山人海,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做视力检查。

  前端筛查不可忽视

  记者在同仁医院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在发现孩子视力出现异样的时候才来医院就诊,而此时近视早已形成。

  “预防青少年近视前端筛查十分重要,却往往被忽视。”何鲜桂说,“直到孩子们出现用眼疲劳、视力明显下降时,一些家长才会发现端倪。而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及时掌握孩子视力屈光的实时发展情况,才能有效预防,对症下药。”

  何鲜桂曾作为执行人参与实施了上海市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和青少年近视户外活动干预等两项公共卫生项目,她告诉记者,屈光发育档案是如同学籍一样的视力监控数据,其中包括近视危险因素、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10多项与视力屈光发展相关的项目。

  2014年,上海已经将屈光发育档案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初级眼保健人员会入校筛查建档,有问题的转诊到定点医院,定点医院的结果也录入档案信息系统。

  “从疾病预防方面,事实上当前尚无控制青少年近视率的良方,因为对于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研究,还没有获得突破性的结果。”周行涛建议,家长要尽早为儿童和青少年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可建档,并做到每4~6个月复查,有的放矢进行医学干预。

  近视成因还未明确,但适当的户外活动能够降低近视发生率,这在学术领域已形成共识,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达到广泛认同的可以预防近视的因素。

  “户外时间越长,发生近视的风险就越低。”何鲜桂表示,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团队通过综合文献研究显示,每天额外增加76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降低50%的近视发生风险。“我们尝试采用行政力量和学校共建的方式,在学校每天增加40~80分钟户外活动时间;倡导家长和孩子走到户外预防近视;未来还可与社区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邀请户外活动专业人士与孩子们一块进行各种有益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和附加价值。”何鲜桂说。

  政府考核目标应更加实际

  事实上,早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曾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十几年过去了,相关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等指标仍在上升。

  本次《征求意见稿》提出“刚性”的数据指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防近视需要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以及有关部门多方联动。

  “本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与此前的规定相比,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厘清了相关部门、学校、卫生机构的职责,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眼睛和体质的导向非常正确。”赣东北某县教育副局长刘华告诉记者,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设立达标数据,还须考虑这个目标可行性,如果超出可实现的范围,很容易导致数据造假。

  “这种刚性的要求会起到一定作用,将体现国家层面对青少年近视率着手进行防控的决心。”作为眼科专家,周行涛对此表示认同。但是,面对所设立的目标,他依然保留个人意见,“近视成因在学术层面还有可供探讨的空间,以此为基础设立的防控方案和目标,应该更加符合科学精神。”(记者陈鹏)

  【链接】

  各国预防近视有妙招

  法国:建议多吃水果和蔬菜

  法国政府规定,婴幼儿必须做三次体检,分别在出生后的第8天、第9个月和第24个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视力检查。如果有问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矫正和治疗。

  法国眼保健操视力保护协会给孩子们的常规建议是,定期去专业眼科医生那里做检查,不要忽视自己视力的变化,避免阳光直射,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尽量戴上保护性墨镜;不要抽烟,不要喝酒,多吃水果、绿叶蔬菜和含有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在需要的时候考虑服用维生素。

  日本:严格限制玩电子游戏时间

  日本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重,但是日本游戏产业发达,很多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对视力的损害非常大。因此,近年来日本很多家长开始严格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

  日本的学校有定期的视力检查,没有眼保健操,但是学校会教导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很多学校的学生座椅可以调整高度,以保证学生保持眼睛和书本间的距离。家长们也非常注意纠正孩子的坐姿,很多家里都有专门的学习桌。日本电视里播放的儿童节目,在开始的时候都会告诫孩子们要保持房间的亮度,不能近距离观看。

原标题:咋回事?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 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咋回事?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 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

稿源: 光明日报 2018-08-20 10:26:00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同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为何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只增不减?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近视率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

  暑假里,哪个地方孩子比较多?眼科医院,至少是一个备选答案。

  8月14日,在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二区前的视力检测处,排着十来个等待检测视力的患者,其中九成是孩子。在该区的8个诊室,唯独专设的“儿童屈光专台”门口人满为患。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儿童屈光专门诊室一天要接待病患100多人,到了假期,根本忙不过来。”

  在候诊室里,来自内蒙古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发现读一年级的孩子看电视时会往前凑,看远处物体时会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所以才到医院检查。“可一发现就晚了,近视200度加散光50度。”黄女士说,戴上眼镜不到半年,孩子的眼镜度数又上升了50度,达到300度,这让她心急如焚。

  “近视成因分为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由先天因素为主导致的高度近视,其患病率较为恒定。而后天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特别是户外活动不足、学业负担过重等引起的近视越来越明显。”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上海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周行涛表示,当前我国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特点,近视患病率仍在上升。

  不断升高的近视率让人担忧。2015年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李玲团队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近视患病率均超过70%,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多发的近视正呈低龄化和上升趋势。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近视10年翻一倍。

  河北邢台,小学生在做眼保健操。

  学业压力、电子产品是罪魁祸首

  中小学生群体中近视率不断升高的问题,并非近年才出现的,而课内外负担过重一直被当作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

  近日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户外锻炼不达标、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睡眠不足等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且随着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严重。

  “表面上,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的视力和学习成绩一样重要,但是实际中,他们更倾向于牺牲孩子的部分视力去换取成绩。”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公共卫生副主任医师、防治科副科长何鲜桂说。

  记者发现,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等减负措施,被写入了《征求意见稿》。

  在同仁医院,一位来自山西大同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每天除了定时完成学习任务,就是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几乎不出门活动,“天天提醒督促,也没有用”。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使孩子继续沉迷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对于降低近视发生的概率更是雪上加霜。一项对2017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9.5%的受访者称周围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多,长期使用电子产品被视为罪魁祸首。

  儿童青少年的视觉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善,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导致其用眼强度增大,眨眼频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视力减退。周行涛直言:“无节制地过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眼健康肯定是不利的,对近视的发展会产生影响。”

  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在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中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面对如此高的近视率,除了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和日常的口头督促,老师们常常束手无策。北京市一所中学的教师胡杰表示:“现在没有非常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孩子们时时刻刻能够科学用眼。”

  浙江杭州,暑假期间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人山人海,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做视力检查。

  前端筛查不可忽视

  记者在同仁医院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在发现孩子视力出现异样的时候才来医院就诊,而此时近视早已形成。

  “预防青少年近视前端筛查十分重要,却往往被忽视。”何鲜桂说,“直到孩子们出现用眼疲劳、视力明显下降时,一些家长才会发现端倪。而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及时掌握孩子视力屈光的实时发展情况,才能有效预防,对症下药。”

  何鲜桂曾作为执行人参与实施了上海市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和青少年近视户外活动干预等两项公共卫生项目,她告诉记者,屈光发育档案是如同学籍一样的视力监控数据,其中包括近视危险因素、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10多项与视力屈光发展相关的项目。

  2014年,上海已经将屈光发育档案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初级眼保健人员会入校筛查建档,有问题的转诊到定点医院,定点医院的结果也录入档案信息系统。

  “从疾病预防方面,事实上当前尚无控制青少年近视率的良方,因为对于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研究,还没有获得突破性的结果。”周行涛建议,家长要尽早为儿童和青少年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可建档,并做到每4~6个月复查,有的放矢进行医学干预。

  近视成因还未明确,但适当的户外活动能够降低近视发生率,这在学术领域已形成共识,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达到广泛认同的可以预防近视的因素。

  “户外时间越长,发生近视的风险就越低。”何鲜桂表示,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团队通过综合文献研究显示,每天额外增加76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降低50%的近视发生风险。“我们尝试采用行政力量和学校共建的方式,在学校每天增加40~80分钟户外活动时间;倡导家长和孩子走到户外预防近视;未来还可与社区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邀请户外活动专业人士与孩子们一块进行各种有益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和附加价值。”何鲜桂说。

  政府考核目标应更加实际

  事实上,早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曾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十几年过去了,相关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等指标仍在上升。

  本次《征求意见稿》提出“刚性”的数据指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防近视需要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以及有关部门多方联动。

  “本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与此前的规定相比,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厘清了相关部门、学校、卫生机构的职责,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眼睛和体质的导向非常正确。”赣东北某县教育副局长刘华告诉记者,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设立达标数据,还须考虑这个目标可行性,如果超出可实现的范围,很容易导致数据造假。

  “这种刚性的要求会起到一定作用,将体现国家层面对青少年近视率着手进行防控的决心。”作为眼科专家,周行涛对此表示认同。但是,面对所设立的目标,他依然保留个人意见,“近视成因在学术层面还有可供探讨的空间,以此为基础设立的防控方案和目标,应该更加符合科学精神。”(记者陈鹏)

  【链接】

  各国预防近视有妙招

  法国:建议多吃水果和蔬菜

  法国政府规定,婴幼儿必须做三次体检,分别在出生后的第8天、第9个月和第24个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视力检查。如果有问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矫正和治疗。

  法国眼保健操视力保护协会给孩子们的常规建议是,定期去专业眼科医生那里做检查,不要忽视自己视力的变化,避免阳光直射,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尽量戴上保护性墨镜;不要抽烟,不要喝酒,多吃水果、绿叶蔬菜和含有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在需要的时候考虑服用维生素。

  日本:严格限制玩电子游戏时间

  日本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重,但是日本游戏产业发达,很多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对视力的损害非常大。因此,近年来日本很多家长开始严格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

  日本的学校有定期的视力检查,没有眼保健操,但是学校会教导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很多学校的学生座椅可以调整高度,以保证学生保持眼睛和书本间的距离。家长们也非常注意纠正孩子的坐姿,很多家里都有专门的学习桌。日本电视里播放的儿童节目,在开始的时候都会告诫孩子们要保持房间的亮度,不能近距离观看。

原标题:咋回事?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 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